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平台帮助
dvbbs

>>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李乙隆交流平台南山月沙龙『生活见解』 → [转帖]“吃剩饭族”是怎样的悲哀?

您是本帖的第 353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吃剩饭族”是怎样的悲哀?
本坛编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5130
积分:837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07-11
楼主
 用支付宝给本坛编辑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本坛编辑

发贴心情
[转帖]“吃剩饭族”是怎样的悲哀?

 
“吃剩饭族”是怎样的悲哀?
 


  他们常年穿梭于大排档的餐桌间,他们的眼神时刻盯着餐桌上的残羹剩饭。他们是隐藏于都市之中的“吃剩饭族”,每天靠吃别人的剩饭充饥。(《北京晨报》11月1日)

  从表面上看,“吃剩饭族”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悲哀———有那些剩下满桌饭菜就“潇洒”而走的食客,才能有“吃剩饭族”的生存空间,而同一天的另一则新闻则很容易强化大家的直观感受: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粮食浪费现象严重,不算早餐,平均1天1个食堂就有480公斤饭菜被倒掉。但外国留学生却从来不剩饭。(《北方新报》11月1日)

  中国餐饮文化中的“吃不完也不兜着走”陋习,我们可以视为在物质生活逐渐发达的同时,我们的精神与大脑却处于“前饥饿”状态。点上一堆菜显示自己的豪迈与阔气,吃不完或者稍觉不好吃就扔点饭菜,则是人们娇贵的胃产生了“贵族性排斥”,何况大学食堂的饭菜质量又一向不令人称道。

  从这个层面看,“吃剩饭族”的出现仿佛是必然。他们与食客之间达成某种“食物链”,原本已浪费的食物被二次利用,等同于经济学上常说的资源再分配,应该是食客与“吃剩饭族”皆大欢喜的事情。

  然而,如果我们简单地将“吃剩饭族”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新闻,而忽视背后的深层现象,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思维触觉已经钝化,无法察觉潜藏于生活激流下的日常苦难。

  报道透露了“吃剩饭族”的身份信息———家庭贫困者、外地流浪者和外来打工者,比如孩子上大学的下岗工人老刘、虽然有工作却还是要吃几顿剩饭改善生活的白建华,他们的“吃剩饭”动机基本趋同,处于社会底层,微薄收入无法支撑足够的生活开销,只能放弃尊严而去吃别人的剩饭。在面子与生存之间,他们虽然也常常感到内心的刺痛,却无法避免继续吃剩饭的命运。

  文学家矫情地说“生活就是一碗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饭”,而社会学家则看得更深邃。著名思想家加尔布雷斯曾专门探讨所谓“丰裕社会中的贫困”问题。按加尔布雷斯的说法,丰裕社会中的贫困,本来应该更好克服,极端的情况下,政府甚至都可能将穷人供养起来。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丰裕社会中的“少数人极端贫困”始终是一个顽症。其原因就在于,丰裕社会中,少数人的贫困“不再成为社会政策感兴趣的对象了”。当“贫困者成为少数人而且没有影响力后”,“为穷人说话的任何政治家与思想家,由于是代表少数而且没有影响力的人说话,使他们自己也成为少数派并且丧失了影响力。结果,政治家和学者都不再和这个社会为贫困所折磨的成员站在一起。”

  无论是从“吃剩饭族”的报道还是网友评论来看,充斥了不屑、调侃与蔑视的口吻,再联系到前两天某法官说“穷人就该去穷人医院”,持此论调者断定:穷人自己对贫困的形成和积累难辞其咎。贫困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穷人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包括知识水平、努力程度等等。因此他们强烈觉得穷人不配享有社会进步的成果,穷人最多只能获得保障其生存底线的一点点救济,并且应当对相关社会政策感激流涕,严格遵守等级划分,去“该去的地方”,否则就是越轨。

  “吃剩饭族”不仅仅是饮食文化的悲哀,它不露声色地向我们提出一个命题———我们是否还保持对贫穷弱势人群一贯的同情与关注,是否从被娱乐化的苦难新闻中剔出某些真实,进而直面社会给这些人带来的震荡,并共同寻找相应的解决之道,而不是以中产者的优雅姿态笑两声,让新闻背后的故事随风而逝。
 


本编辑在本论坛所发大多为转帖,转帖不代表本坛意见。本坛倡导尊重作者署名权。如难以查明作者,只能注明“作者不详”或注明稿件来源,请见谅。本坛对抄袭深恶痛绝,请大家转帖时学习本编辑做法,并且不要转帖那些声明不许转帖的。本坛特别欢迎原创。谢谢阅读和跟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1-02 11:09:49
本坛编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5130
积分:837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07-11
2
 用支付宝给本坛编辑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本坛编辑

发贴心情

民工的自由:“吃剩饭”与“没饭吃”
 
  北京海淀区某工地的11名民工在吃饭时,连续3顿都发现,饭菜中有包工头吃剩的鸡骨、鱼刺、鸡蛋等东西——这条曾引起较大关注的“民工吃剩饭”新闻又有了后续报道:登报当晚,民工们就接到了“下岗”通知。(4月20日《华夏时报》)

  其实,这样的结局完全是在预料之中的,因为海淀区卫生局已经第一时间表了态:我国食品卫生法里只明确规定不可以提供变质食品,没有规定不可以吃剩饭。所以,给民工吃的剩饭只要没变质就不能算违法,他们也就没有相应的执法权。“这只是个道德问题。”——民工向媒体自曝新闻,无非就是为了引起执法部门“疗救的注意”;既然执法部门已经明确表示不管,民工们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

  吃的最差,住的最差,干的最累,拿的最少,安全最没有保障,受到的歧视和剥削最多——这些词条拿来形容民工无疑都是十分恰当的。设若这些只是“转型时期”的短暂现象,我们至少还存了个美好的念想;真正可怕的是,麻木的心灵已经习惯这样来定位民工,而忘却了背后的不公和压迫,视之为无足轻重的理所当然,而丝毫没有意图改善的准备——“只是个道德问题”。

  执法部门的行政不作为,让民工向媒体自曝“吃剩饭”成了“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同样是因为执法部门的长期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力,让恶劣的生存环境成为民工们的生活常态,并得到了执法者的“一切正常”确认,而把责任和希望全部抛给了逐利资本天生就不具备的“完美道德”。

  执法者缺席,理论上的利益代言人工会同样缺席,媒体成了民工唯一可以依赖的对象。但是媒体的力量毕竟是有限而脆弱的,事实上,媒体的报道不但没能改变民工“吃剩饭”的命运,反而马上让他们“没饭吃”了。

  实话实说,“吃剩饭”除去人格侮辱意义外,与民工遭遇的其他悲辛相比,也许并不算最严重的。但是在伦理的意义上,在人格的层面上,在公正的基点上,“一个民工吃剩饭”,与“一个民工被活活累死”,“一个民工为讨薪而跳楼”,既是同等可悲、同等残忍的——它们都有资格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是互为表现、互为拓展的——它们的集合正是当下的“民工生存”素描。

  包括执法冷漠在内的社会集体冷漠,留给民工的自由,实际上只有做“鸵鸟先生”和“蚍蜉烈士”两种选择。对于被关在“国民待遇”大门外的民工来说,是安于现状用血汗和辛劳做资本接受别人的剥削与欺凌,还是冒着丢掉饭碗的风险争取一点可怜的人格和权利,这是一个问题。某种程度上,“吃剩饭”与“没饭吃”,既是民工的自由选择空间,也成了民工的生存宿命。这种生存宿命如果不能在沉默中解决,则只会在爆发中碎裂。
 


本编辑在本论坛所发大多为转帖,转帖不代表本坛意见。本坛倡导尊重作者署名权。如难以查明作者,只能注明“作者不详”或注明稿件来源,请见谅。本坛对抄袭深恶痛绝,请大家转帖时学习本编辑做法,并且不要转帖那些声明不许转帖的。本坛特别欢迎原创。谢谢阅读和跟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1-02 11:10:57
本坛编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5130
积分:837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07-11
3
 用支付宝给本坛编辑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本坛编辑

发贴心情

他们常年穿梭于大排档的餐桌间,他们的眼神时刻盯着餐桌上的残羹剩饭。他们并非大排档的服务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是隐藏于都市之中的“吃剩饭族”。“吃剩饭族”大都没有工作,甚至没有住所,每天靠吃别人的剩饭充饥。日前,记者对万通新世界小商品市场大排档中“吃剩饭族”的生活进行了暗访。

  现场直击

  用餐高峰来20多人

  “吃剩饭族”成员均为男性,穿着普通。

  10月29日上午11时许,记者第一次来到位于阜成门万通新世界小商品市场五层的“美食天地”。时值中午用餐的高峰,食客们在柜台前点好自己的饭菜后,都坐在大厅的餐桌上就餐。然而在众多食客当中,一些人的举动却与常人不一样,他们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些人都为男性,穿着普通,有的人手中拿着一个一次性饭盒,有的则背着手,在餐桌之间的过道上走来走去,在众多坐着的食客中间,他们看起来非常显眼。他们的眼睛一直盯着桌上的食物,并用眼光打量着周围食客的一举一动,看到有食客离开,他们立即上前,如果食物合乎自己的口味,就立即坐下来食用。他们正是活跃于这个大排档之中的“吃剩饭族”。他们把自己的这一行为称作“捡饭”。

将食客吃剩的各种饭菜、饮料收集在一起,就成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耐心等待


与服务员争抢


 
满载而归

满载而归
  昨天(31日)中午,当记者再次来到“美食天地”时,发现“吃剩饭族”中的大多数人也都已经到来。他们穿梭于人群中,踅摸着自己的午饭。“吃剩饭族”大都对食物并不挑剔。据其中的一人讲,每天固定来此吃剩饭的人有七八人,周末人多时能有二十多人,有的已经吃了两三年。

  14时,随着食客减少,“吃剩饭族”也心满意足地离开,消失在商城之中。

  跟服务员抢夺剩饭

  吃剩饭有三部曲:待机、寻找、落座。

  记者跟踪了一名每天都来此吃剩饭的中年男子,记录了他“捡饭”的全过程。昨天上午11时20分,这名男子乘坐电梯来到“美食天地”,此时的上座率已经达到约70%.该男子径直走到大厅,环视了一下后,开始缓慢地在餐桌之间的通道上行走,边走边看两边食客面前的盘子。转了一圈,看到食客们都吃在兴头上并无离开的意思,他随即找了个座位,坐下休息,但眼睛还是不住地四处游移。

  该男子坐了5分钟后,见有食客陆续离开,他便立即起身,再次开始新一圈的寻找。一位女子剩了半盘宫保鸡丁盖饭,前脚刚离开,他就走过去把盘子端走,在离开的途中,还顺手拿了一个没人吃的馅饼。该男子随后来到电梯间的窗台前,在这里享用刚刚捡来的食物。不一会儿就吃完了,可能是没有吃饱,他再次来到大厅,寻找新的食物。不一会儿,一份麻辣烫被他端了回来。

  而另一名穿着红黑夹克的男子就显得有些“霸道”。食客前脚刚走,他一屁股就坐在座位上,拿起筷子开始狼吞虎咽起来。坐在他旁边的两位食客显然没搞明白发生了什么,面露诧异之色。而“红黑夹克”对此不以为然,吃完后换了一片区域,继续寻找。这时,“红黑夹克”突然发现了一份没怎么动过的套餐,但还没走过去,一名服务员已经抢先一步把餐盘拿起,准备倒进垃圾车。只见“红黑夹克”迅速冲上前去,拉住了服务员的胳膊,服务员明白了他的意思,将餐盘交给了他。

  记者调查

  午餐晚餐都来蹭饭

  他们每顿连吃带转两个小时,食量惊人,面色红润。

  一名负责清理餐桌的服务员告诉记者,“吃剩饭族”每天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上午“美食天地”一开门,“吃剩饭族”中就有人来,一直到晚上“美食天地”打烊,最后一个人才离去。记者发现,“吃剩饭族”的食量非常惊人,通常会在大厅里连吃带转两个小时,从他们离开时的表情来看,都很满足。每个“吃剩饭族”成员的面色都很红润,看起来很健康,有些人的肚子还隆起,大腹便便的样子让人想不到他们竟然是靠吃剩饭为生。

  18时,当晚间食客增多时,“吃剩饭族”再次出现。常年在此吃剩饭,他们已经成了这里的熟面孔。见到保安,他们甚至还和熟识的保安打招呼。当记者询问一位保安为何对“吃剩饭族”的行为不予以制止时,保安无奈地表示,对方没有影响到别人,他们也不好加以制止。

  吃剩饭族有三类人

  他们都认为吃剩饭避免了浪费,虽然丢人,但理直气壮。

  “吃剩饭族”互相之间并没有太多了解,见面也没有交流,只有在都吃饱肚子之后才会偶尔点头示意。记者通过与“吃剩饭族”接触后发现,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大都没有工作,而且都自称曾努力过,但就是找不到工作,迫于生计来此吃剩饭;都认为吃剩饭是避免了浪费,虽然觉得有些丢人,但也理直气壮。

  第一类:家庭贫困者

  每天来此吃饭的老刘(化名)并不愿意告诉记者他的真实姓名。老刘告诉记者,他是北京人,已在此吃了两年多了。“我没工作,家在附近,所以每天来这里都很方便。”老刘说,他家里有个上大学的孩子,为了能给孩子多攒点学费,他只得来这里吃饭,这件事也只有他爱人知道。

  据老刘说,在这里吃剩饭的北京人,只有三个。在记者和老刘闲聊时,另一名经常穿“绿马甲”的中年人从记者面前走过了十多次,一会儿拿一个馅饼,一会儿拿一份炒面。记者发现,像老刘一样,“绿马甲”也都挑一些几乎没动过的食物,而且很少在座位上吃,都是拿到电梯间或者楼道人少的地方再吃。

  第二类:外地流浪者

  “吃剩饭族”中人数最多的就是外地来京的流浪人员,他们居无定所,每天都靠来此吃剩饭填饱肚子。来自陕西的老贾告诉记者,他来北京后一直找不到好工作,不得已来此吃剩饭。老贾每天在医院或者火车站借宿,早上有时顺便替病人排队挂号,挣一二十块的零花钱,“连衣服都是在医院的厕所里洗的,要是穿的不干净,没法来这里吃。”

  第三类:外来打工者

  42岁的白建华是“吃剩饭族”中的一个另类,虽然他有工作,但是每周还是要来这里吃几顿剩饭改善生活。白建华告诉记者,自己孤身一人来北京闯荡,他也不会做饭,大排档饭菜的种类丰富多样,正好满足了他的需求。“这儿的饭我买不起,一份饭怎么也要十多块钱,而吃剩饭一分钱都不用花。”

  但记者注意到,虽然白建华为了省钱吃剩饭,但他却还抽着香烟,“饭可以吃剩的,可是烟还是得抽自己的。”

  ●吃饭经验

  盯紧女食客

  吃剩饭也有经验。来自河北衡水的老韩悄悄告诉记者:“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多注意点女的。她们嘴比较刁,很多东西买来觉得不好吃就一口都不吃了,而且食量小。而男的一般吃完饭就剩不下什么了。”

  “吃剩饭不会生病吗?”记者问。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有些看着生病的人的剩饭,我一般也不吃。还有像面条、馄饨之类的,除非实在没的吃了,我一般不吃,汤干不干净不好说。”老韩自信地说。

  ●食客态度

  大多数认为不影响就餐

  “吃剩饭族”是否影响食客就餐?针对此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多数食客表示,只要“吃剩饭族”不影响他们正常就餐,他们除了表示惊奇和不理解外,就餐不会受到影响。但也有食客表示,老有人在旁边盯着自己吃饭,感觉很别扭,而且想想他们正在吃别人的剩饭,自己也会感到阵阵恶心。

  在市场内工作的郭先生每天都来此吃午饭,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他的同事感冒了,一不小心在他的炒饭上打了个喷嚏。郭先生只得重新再买一份,然而当他回来时,发现一个男子正在吃他的炒饭。“我当时还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喝止了他,没想到他知道不能吃的原因后,竟然全部吃掉了。”

  大排档的服务员小王也多次与“吃剩饭族”打交道,收拾餐桌时,经常会被他们半路拦下,要走剩饭。“看他们也挺可怜的,我也不跟他们计较。”

  ●商城说法

  无法去禁止

  管理难度大

  记者随后致电万通新世界小商品市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现象并非万通的大排档独有,在很多大排档里都有同样的状况,“尤其是在南方,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工作人员表示,这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产生的一种新现象,这些“吃剩饭族”其实也是乞丐,但是他们都衣着整洁,与普通顾客无异,商场也无法禁止他们入内。

  工作人员表示,吃剩饭者的行为实际上是不允许的,商城也加大人力对此现象进行管理,要求保安对吃剩饭者进行劝离,但是由于吃剩饭者的行为没有触犯任何法律,管理起来难度非常大。

  ●吃剩饭族·对话

  什么都好,就是太丢人

  老韩今年40岁,河北衡水人,未婚,两年前来京。昨天,记者在老韩吃饭时与他有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记者:您在这儿吃了多久了?

  老韩:两年。

  记者:当初怎么想到来这里吃饭?

  老韩:找不到工作,没吃没喝好几天,路过这里时,看到有人的饭剩了很多,饿得不行就吃了。

  记者:在这吃剩饭怎么样?

  老韩:挺好的,什么都有,营养很丰富。就是……

  记者:就是什么?

  老韩:吃剩饭什么都好,就是太丢人!(老韩开始沉默)

  记者:别的吃饭的人会烦你们吗?

  老韩:应该不会的,我穿得挺干净的,而且我不是要饭,是吃别人不要的饭,往好了说,我这样做避免了浪费。

  记者:觉得丢人,为什么还来吃?

  老韩:没办法,找不到工作。

  记者:找不到工作为什么不回老家?

  老韩:家里只有一亩地,回去也挣不到钱。

  记者:那你在北京不也挣不到钱吗?

  老韩:总比回家好,没混出样子,回老家没面子。

  记者:你会一直吃下去吗?

  老韩:也许吧。我现在开始打点小工,也能挣些小钱了。

  医生提醒

  吃剩饭易得

  肝炎和肠炎

  “你们吃剩饭不怕得病?”面对记者的提问,所有的“吃剩饭族”都笑了,“没事,都是刚做出来的,干净着呢!”大排档的服务员也表示,没听说过“吃剩饭族”有生病的。

  记者就吃剩饭是否卫生的问题采访了医生。医生表示,“吃剩饭族”所吃的食物虽然不存在品质变质的问题,但是潜在着传染疾病的危险。像肝炎和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系统的疾病,都容易通过残留在食物和餐具上的唾液传播。所以,“吃剩饭族”不要以为没有得病就认为没有问题,最好还是不要再吃剩饭。

  记者手记

  剩饭让人

  越吃越懒

  “还有人吃剩饭?”在记者采访时,很多食客对隐藏在自己身旁的这些“吃剩饭族”还不了解。但亲眼目睹了他们吃剩饭后,食客们不得不接受眼前的这个事实。吃剩饭是否干净卫生放在一边姑且不谈,是什么让这些七尺男儿放下尊严去吃剩饭?

  在接触“吃剩饭族”之初,记者认为食客们所浪费的大量食物,甚至是没有怎么动过的食物给“吃剩饭族”提供了资源。如果没有人浪费,把饭吃得干干净净,“吃剩饭族”还会找到“丰盛”的饭菜吗?还会喝到各种啤酒、饮料吗?是食客们的浪费,给了“吃剩饭族”一个冠冕堂皇而又聊以自慰的借口:吃剩饭可以减少浪费,还能填饱他们的肚子,何乐而不为?“我们有这个需要,但最终还是浪费的食客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事情看起来是食客浪费粮食在先,才会产生“吃剩饭族”。然而,随着几天来记者与“吃剩饭族”接触的增多,发现“吃剩饭族”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记者接触的每个“吃剩饭族”都没有工作,但他们从没有谈到如何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而是在抱怨机遇不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下岗的老张见记者关注他吃剩饭,对记者产生了抵触情绪,“吃剩饭怎么了?这不挺好嘛!”“别问这么多,要不你赞助我点?”从老张的言语中可以听出,他已经非常适应这种吃剩饭的生活,并且不愿再去改变。这些一吃就是两三年的“吃剩饭族”,已经开始依赖于吃剩饭度日的生活。来自衡水的老韩宁肯在此吃剩饭,也不愿回家务农,理由竟是挣不到钱,虽然他也知道吃剩饭“太丢人”。来自于“吃剩饭族”内心的惰性,已经战胜了他们的尊严。

  如果有一天,大家都节约了,“吃剩饭族”该何去何从?劳动让人勤劳,这种让人越吃越懒的剩饭,还是少吃为妙。浪费的食客们也从自己做起,节约粮食,帮帮“吃剩饭族”“戒毒”。


本编辑在本论坛所发大多为转帖,转帖不代表本坛意见。本坛倡导尊重作者署名权。如难以查明作者,只能注明“作者不详”或注明稿件来源,请见谅。本坛对抄袭深恶痛绝,请大家转帖时学习本编辑做法,并且不要转帖那些声明不许转帖的。本坛特别欢迎原创。谢谢阅读和跟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1-02 11:12:43
本坛编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5130
积分:837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07-11
4
 用支付宝给本坛编辑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本坛编辑

发贴心情

让贫困者有尊严地生活
 
 光明网 李季平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民政局会同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总工会出台了《济南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明确规定:具有购买电脑、使用手机、子女择校、饲养宠物、出入娱乐场所、餐厅等12种行为的市民,不能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济南市还决定实行市、县(区)、街道、居民委员会4级管理体制,对此项工作予以管理,以确保这一措施的落实。(中国新闻网10月9日)

    对于城市低保群体的参加资格和条件,以前媒体也有不少报道,但像济南这么全面、系统、规范的做法,实属罕见!我看了这一消息后,最直接的感受是,这12种行为几乎涉及到一个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管理措施,在体现政府对低保群体关心、照顾的同时,又在其本已困难的物质需求之外,平添了一份精神困惑和人格的羞辱。

    众所周知,城市低保群体大致由下岗、失业、病残、子女上学等因素构成。但是,在这些诸多因素中,主要还是社会因素、体制因素,如企业改制、看病贵、学费高等。另外,因工作关系,笔者曾于今年4月和有关部门一起,对河北省4个市的贫困群体进行调查,发现行业贫困是贫困群体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纺织、陶瓷、商贸流通领域等,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石油、金融、电力、通信、烟草等国家垄断行业的贫困现状却很少发生。这说明,目前的城市低保群体,是我国改革开放28年以来,“付出代价”最多的阶层。对于这一群体,政府对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是“责任”而不是“施舍”,更不能脱离开城市生活的社会背景,去要求这些人过另类生活,比如不准用电脑、不能用手机等。既然要用,作为政府部门,怎么能用行政方式对其使用的费用进行限制呢?这样不仅做不到,从法律层面讲,还是干涉公民的私有生活空间。

    另外,从公平、公正的角度讲,政府对低保人员的多项日常消费行为如出入餐厅、娱乐场所进行限制,无非是说你的这些行为已经超过了合法的低保生活标准,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请问那些低保人员以外的、经常出入高档餐厅大吃大喝、以及到娱乐场所高消费的费用来源,又有多少是靠自己合法收入呢?政府对这类司空见惯的现象怎么进行限制呢?

    早在2004年,我们的社会学家曾根据不同收入状况和社会地位,把人群划分为由高到低10多个阶层。毫无疑问,城市的低保群体属于社会的最底层。这样的现实,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但如何让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群体有尊严的生活,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考虑的。毕竟,在一个充分彰显人的个性时代,“贫困”是不光彩的,无论造成这种“贫困”的社会原因再多,这种不光彩最终都要有“贫困”者本人及家庭来承受。如何让贫困者有尊严的生活,除了落实相关政策以外,对传统的关爱方式也应当有所改变。比如,我们的节日慰问,能否少一些”“大张旗鼓”?对贫困学生的课本,能否在封面上不再印“免费”?我们对低保群体的条件能否人性化一点,在让他们享受政府规定的低保资金的同时,还鼓励其从事其他有收益的工作等。

    新华网10月7日报道,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只占全部居民家庭财产总额的不到4%,而10%的富裕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却占到居民家庭财产总额的40%以上。据国家民政部门的数据,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城市贫困人口达到2140,3万人,如此庞大的贫困者数量,是中国目前存在的最不和谐社会因素。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关于低保群体相关政策时,应当更多的从低保人员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使他们也能够像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有尊严地生活。这是考量一个地方社会是否和谐的标志之一。

 


本编辑在本论坛所发大多为转帖,转帖不代表本坛意见。本坛倡导尊重作者署名权。如难以查明作者,只能注明“作者不详”或注明稿件来源,请见谅。本坛对抄袭深恶痛绝,请大家转帖时学习本编辑做法,并且不要转帖那些声明不许转帖的。本坛特别欢迎原创。谢谢阅读和跟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1-02 11:14:20
本坛编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5130
积分:837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07-11
5
 用支付宝给本坛编辑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本坛编辑

发贴心情

我“吃剩饭”,我无罪
 
  国际在线 舒圣祥

 
 
 
  他们常年穿梭于大排档的餐桌间,他们的眼神时刻盯着餐桌上的残羹剩饭。他们并非大排档的服务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是隐藏于都市之中的“吃剩饭族”。“吃剩饭族”大都没有工作,甚至没有住所,每天靠吃别人的剩饭充饥——11月1日《北京晨报》为我们详细记录了“吃剩饭族”这样一个生活于城市边缘的特殊群体的悲辛生活。

  阅读新闻的时候,我的内心一直充满了同情,我愿意把“吃剩饭”看成这个群体“穷尽一切努力”之后的无奈之举,正如新闻所描述的那样,他们“大都没有工作,甚至没有住所”,对于这样一个贫困群体而言,吃他人的剩饭难道还不值得同情吗?不仅值得同情,甚至还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们在极度的贫穷中,依然能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选择做一个有自我尊严并且不伤害他人的自救者。

  只要我们愿意睁开眼,再繁华的所在也能找寻到贫穷的影子,再发达的国家也会有人沦为乞丐,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因此,面对都市之中的“吃剩饭族”这样一群“文明的乞讨者”,并不如新闻中形容的那样“令人难以置信”。真正“令人难以置信”的,反倒是新闻后的“记者手记”,标题是:“剩饭让人越吃越懒”。

  想不到,一个暗访了多天,与“吃剩饭族”有过多次亲密接触的记者,采访归来的感受竟然是这样的:记者接触的每个“吃剩饭族”都没有工作,但他们从没有谈到如何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而是在抱怨机遇不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来自于“吃剩饭族”内心的惰性,已经战胜了他们的尊严;劳动让人勤劳,这种让人越吃越懒的剩饭,还是少吃为妙。浪费的食客们也从自己做起,节约粮食,帮帮“吃剩饭族”“戒毒”。

  在这位记者看来,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懒惰,吃剩饭也是因为懒惰,并且越吃剩饭人越懒惰,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毒瘾”,于是要大力呼吁食客“不要给他们任何机会”。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经典的骂人话来:倒掉喂狗也不给你吃。“倒掉喂垃圾筒也比给这些人吃好”,记者仁兄大概正是这样想的,因为这样做就是帮“吃剩饭族”“戒毒”,功德无量啊。“贫穷等于懒惰”,该记者仁兄所使用的全部叙述逻辑,就是如此。其中的荒诞与残忍,哪怕只写一个字来反驳都是多余的。

  我想不明白的是,“吃剩饭族”究竟做错了什么,既然连食客都认为“除了表示惊奇和不理解外,就餐不会受到影响”,连服务员都说“看他们也挺可怜的,我也不跟他们计较”,连商家都说“吃剩饭者的行为没有触犯任何法律”,记者先生又凭什么给他们打上懒惰的“标签”,并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呢?他们只不过是吃了一点别人不吃的剩饭而已,剩饭吃到他们的肚子里,难道不比倒进垃圾筒更有价值吗?他们只不过是迫于穷困才这样做,但他们依然有不容侵犯的人格和尊严。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穷困者吃剩饭以自救对社会都是影响最小的,社会无须承担任何成本,而且根本没有危害。人总是要吃饭的,剩饭都不让人吃,结果会怎么样?这不是逼迫良民往犯罪的道路上走吗?最后,我想说的是,所有人对弱者的最大底线是冷漠:你可以没有同情心,但你无权讥笑,更无权恣意践踏他人的尊严。
 


本编辑在本论坛所发大多为转帖,转帖不代表本坛意见。本坛倡导尊重作者署名权。如难以查明作者,只能注明“作者不详”或注明稿件来源,请见谅。本坛对抄袭深恶痛绝,请大家转帖时学习本编辑做法,并且不要转帖那些声明不许转帖的。本坛特别欢迎原创。谢谢阅读和跟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1-02 11:15:28
本坛编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5130
积分:837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07-11
6
 用支付宝给本坛编辑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本坛编辑

发贴心情

吃剩饭族到底丢了谁的面子?
 成都晚报网络版 司欣


 
 
  他们常年穿梭于大排档的餐桌间,他们的眼神时刻盯着餐桌上的残羹剩饭——这就是隐藏于都市之中的“吃剩饭族” 。他们告诉记者,因为没有工作,迫于生计才来吃剩饭。他们认为吃剩饭“避免了浪费”,虽然觉得有些丢人,但也理直气壮。(11月1日《北京晨报》)

  有网友指出,“不偷不抢,是一种文明的解决生存之法,总比见血的要好。”还有网友很关切地提醒“吃剩饭族”注意卫生。显然,这样的理解和同情,比报道本身更温暖,更富有人文情怀。面对一群生存无着,受社会福利关照度最小,却又不愿危害社会,只求吃饱肚子的人;面对在基本生存遭到威胁时,却仍然守住了最后的文明与道德底线的人,谁有资格蔑视他们?

  如果说吃剩饭是个尊严问题,也应该首先是社会尊严的问题。吃剩饭的如果只是几个人,这很正常,但成为一族,就不只是个人尊严的小问题。从“吃剩饭族”的生存状态来看,只要放得下身份,不太讲究饮食卫生,剩饭的供应是没有问题的,有许多饭菜甚至基本未动过。因此,这里面所反映出的浪费和贫富分化现象更值得注意。

  显然,先有“剩饭族”,而后才有“吃剩饭族”:一方面有那么多人为了面子不愿意打包,另一方面也有人为了肚子而不要面子。现实的情况是,浪费不仅不被指责,反而成为饮食场所默认的惯例,而消灭浪费的行为却被视为可耻。这说明,虚荣的思想不仅在民间大有市场,还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行为和公共管理行为。

  我不想过多地苛责公共救济,事实上,“吃剩饭族”默默无闻的乞食行为,说明他们绝不是一些愤世嫉俗的极端分子。他们在填饱肚子的同时,其实已经竭尽了一个权利受损的公民所为政府分担的最大责任,已经在消弭了一份潜在的社会风险,已经在为和谐社会输送一份看不见的安全感。如果说他们是乞讨者,他们也是一群文明化的城市乞讨者。在公共救济和社会福利的阳光没有笼罩所有公民之前,在浪费现象没有杜绝之前,“吃剩饭族”是一个具有嘲弄意味的城市符号。
 


本编辑在本论坛所发大多为转帖,转帖不代表本坛意见。本坛倡导尊重作者署名权。如难以查明作者,只能注明“作者不详”或注明稿件来源,请见谅。本坛对抄袭深恶痛绝,请大家转帖时学习本编辑做法,并且不要转帖那些声明不许转帖的。本坛特别欢迎原创。谢谢阅读和跟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1-02 11:17:24
晓风残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站长(替身)
等级:论坛大侠
文章:1372
积分:367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04-10
7
 用支付宝给晓风残月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风残月

发贴心情

众议“吃剩饭族”
 
    2006-11-02 10:03:44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他们常年穿梭于大排档的餐桌间,他们的眼神时刻盯着餐桌上的残羹剩饭,他们大都没有工作,甚至没有住所,每天靠吃别人的剩饭充饥,他们并非大排档的服务员,他们是隐藏于都市之中的“吃剩饭族”。日前,记者对北京万通新世界小商品市场大排档中“吃剩饭族”的生活进行了暗访。(北京晨报)
  
  吃剩饭族吃出了什么?

  其一是部分人的懒病。越吃越谗、越歇越懒,有的人于是什么也不干,剩饭一吃就是好几年。其二是某些食客的浪费病。既然吃不了何苦要那么多,看着好好的饭菜被浪费掉难道就不心疼?其三是相关部门的管理病。对那些确实无饭可吃又实在找不到工作的人,为什么没有救助和帮扶,让他们活出尊严?对那些好逸恶劳的人,为什么没有教育和帮带,让他们自食其力?对“吃剩饭族”可能带来的一些隐患,比如传染性疾病,为什么没有预防和干预?(乔志峰)
  
  充饥保命是天理

  吃剩饭有可能会传染某些疾病,吃剩饭也可能将助长个别人的惰性。可当这些人必须借此充饥保命时,任何再冠冕堂皇的“拒吃”理由,都显得苍白无聊。如北京市民老刘,家里有个孩子在上大学,为能给孩子多攒点学费,就只得加入到吃剩饭行列;如进京打工的白建华,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没饭吃。“吃剩饭族”中的很多人,不仅穿着整洁,而且自己也感到吃人家剩饭有些“丢人”。这些迹象表明,吃剩饭也非他们有惰性,而是贫困逼迫下的无奈。(马樵)
  
  谁丢人了,谁不思进取

  记者在报道中批评他们“丢人”、“不思进取”。饿了能不吃啊?找工作就那么容易啊?多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伙都是40来岁的,读书时碰到“文革”,工作时碰到下岗。

  我以前也吃过剩饭,小时候呆在妈妈单位,我妈是局里面饭堂的小头目,有接待任务就开小灶,等人家吃完了我们一伙小孩就继续吃,我们吃完以后饭堂的大人才吃。那时候国家困难,什么都要用票买,我们没觉得怎么丢人啊!至于不思进取,在我妈单位饭堂吃剩饭的小孩,现在都过得挺好啊,基本上都是中收入阶级吧,没见有谁作奸犯科的。

  总结一下,以前大部分人困难的时候吃剩饭,就是理所当然。现在还有少部分困难的人吃剩饭,就是按律当斩了?

  你是记者,你应该多问问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伙人只能这样生活,想想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网易网友)
  
  “吃剩饭族”快去高校蹲点

  同日,还有一则关于剩菜的新闻。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食堂每天都有480公斤饭菜被倒掉。比起大排档来,高校食堂做的菜肯定要卫生许多,而且大学生们倒掉的饭菜营养搭配还蛮不错——米饭、土豆、白菜、排骨、糖醋鱼,可谓应有尽有,色香味全啊!“吃剩饭族”们,快快召集来高校食堂蹲点吧。现在的大学生在饭菜上丝毫不吝啬,真是太富有爱心了。你们可千万别辜负了他们,在面对剩饭菜时一定要来者不拒。

  只是,笔者担心哪天会出现这样一幕: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一个民工中午舍不得买4块钱的盒饭,来到高校等剩饭吃。这时一名大学生将吃了一半的红烧肉倒进垃圾桶,民工飞扑过去,把剩菜抓在手中,准备给大学生报以感激,两人目光相触:爸爸?儿子……(小妮子)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发表文章!本站求质不求量。希望所发文章能达到一定质量,要求遵守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本站尊重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文责自负!谢谢各位!感谢大家对文存的访问和指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1-03 13:46:48
陈君海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91
积分:22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06-06
8
 用支付宝给陈君海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QQ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陈君海

发贴心情
我也见过这些人,我不会看不起他们,心里只有一种愧疚的感觉,也更加感到生命的可贵.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1-09 14:10:09

 8   8   1/1页      1    



Copyright ©www.liyilong.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