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平台帮助
dvbbs

>>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李乙隆交流平台南山月沙龙『新闻旧闻』 → [转帖]关怀留守孩子 及时抚慰心灵

您是本帖的第 2531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关怀留守孩子 及时抚慰心灵
本坛编辑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5145
积分:8417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07-11
楼主
 用支付宝给本坛编辑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本坛编辑

发贴心情
[转帖]关怀留守孩子 及时抚慰心灵

关怀留守孩子 及时抚慰心灵


稿源:南国早报(2011-05-30) 记者:孙妮


  每个周日的晚上,在铁路工作的老王和妻子都在重复同一件事——提上行李,离开家,踏上柳州开往南宁的列车。他和妻子的工作单位在南宁;他们的家在柳州,家里有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周一到周五,儿子将成为一名留守孩子。

  现在,留守孩子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农村。在都市里,有不少人因工作原因,让孩子留守。一方面是工作、生活压力加大;一方面是子女的教育跟不上。如何让留守的孩子健康成长,这引起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

  1

  送回老家的孩子疯了

  当小丁被父母带到12355柳州青少年维权与心理咨询志愿者谢静面前时,14岁的小丁已经动作迟钝,眼神迷离。父亲陈先生告诉谢静,儿子“疯了”,不得不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

  陈先生是浙江人,多年前和妻子到柳州闯荡,创下一份事业,育有一子一女。2009年,儿子小丁读初一,陈和妻子忙于生意,便把小丁送回了在乡下的浙江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

  小丁不愿。在他的心里,他生在柳州长在柳州,柳州,有爸爸妈妈的地方才是他的家。小丁也不喜欢寄宿制学校。十几个孩子住大通铺,夜里昆虫老鼠“爬来爬去”,这种生活让他恐惧。农村孩子调皮,小伙伴常常捉弄他,在他的书本里夹小虫子。他想打电话给父母,父母总说忙;讲给爷爷奶奶听,老人有心无力;而老师,在小丁看来,他们总是“偏袒”当地小伙伴。

  不到一年,老师发现,小丁“疯了”:上课情绪失控,大喊大叫,不敢坐座位,说座位会“咬人”。

  爷爷奶奶带他到当地的精神病院检查,确诊为轻型精神分裂。

  谢静开给陈先生的处方只有几个字:停药;把孩子接回身边。

  谢静告诉陈,孩子得的是境遇性精神障碍,是一种轻型的精神疾病,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对环境适应困难,并且,遭遇困难时,身边缺少有力量、可以帮他的人。病情控制后,只要环境改善,让他拥有安全感,便可不治而愈。

  最后,小丁结束“留守生活”,如愿回家。

  2

  留守女孩游荡“红灯区”

  小丁出现状况,父母会带他去看精神病科医生和心理医生,也能听从医生的劝告,选择对他有利的养育方式,从这一点上说,小丁还算是留守孩子中的幸运儿。而那些传统农村留守家庭,因为家长无力改变现状,一些孩子最后变成了牺牲品。

  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一个灯光暧昧的小发廊,防艾医生小朱看到小兰时,她身穿T恤、牛仔裤,全身包裹严实,满脸学生气地坐在小发廊的最里边,小朱医生很难把她和“三陪女”这个词联系起来。可“妈咪”告诉小朱,小兰16岁,“入行”已经两年了。

  多次接触之后,小兰哭着向朱医生吐露了自己的身世。

  小兰的家在融水一个小山村里,父母为了赚钱,远去广东打工,常年不归,将她寄养在舅舅家。13岁那年,舅舅将她侮辱了,并且不止一次。14岁那年,她逃出舅舅家,跑到县城,被一名“妈咪”收留,就入了行。后来,父母知道了她在舅舅家的经历,和舅舅断绝了关系,“可是这有什么用,自己已经是‘一块烂玉’……”

  朱医生告诉记者,在三江、融水、融安的县城里,有“留守”背景的“小姐”可不止一两个。小兰是因为受到过性侵犯,破罐破摔,有些被逼无奈的意思,但还有一些“留守孩子”,由于缺乏管教,遇上不良姐妹,一个接一个地被拉下水。

  他们曾碰到一个15岁的孩子,由于受到不良朋友的教唆,瞒着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辍学做了这一行,为了制造仍在学校读书的假象,女孩每周都给父母打电话,编些“今天考试不错”的谎言,工作日当“小姐”,周末则回到奶奶家装乖乖女。

  看到这些打扮成熟、内心稚气的孩子,朱医生心都快碎了。她感觉,“小姐”身体的疾病,医生可以治,可是,她们内心的“病”呢?还有那么多留守家庭“病”了,有谁来治?

  3

  城市“隐形留守”不容忽视

  有资料显示,广西有留守儿童近百万人,这些孩子主要集中在农村。2008年以来,广西各市政府举办“会亲节”、开展“共享蓝天”活动,并开设“亲情电话”,组织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曾掀起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热潮。而另一个群体——城市留守,因为群体“不那么大”,问题“不那么突出”,情况“不那么惨”,一直躲在关注视野的背后。而事实上,现代城市人口流动性大,父母经常出差、出国或是到外地工作,已经形成一部分城市“隐形留守”的孩子。

  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心理医生吴歆曾接触过这样一个男孩子,父母为了事业发展选择出国,把他留在南宁的叔叔家。孩子的生活物质丰厚,叔叔待他很好,可是,没多久,孩子还是出现了问题。

  叔叔发现,孩子虽然只有10岁,却学会了吸烟,平时不完成作业,还有个同龄人少有的习惯——喜欢自己一个人自言自语,嘟嘟囔囔。

  吴歆对孩子的诊断很简单:孤独,需要父母的爱。他开出的药方也很简单:父母多和孩子交流,哪怕是电话——父母的爱具有不可替代性。

  父母的爱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少教育工作者都深切地体味到这一点,可是,有些家长为生计奔忙,却常常会忘记这一点。南宁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定点学校共南小学的宋校长说,学校有不少孩子的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或是做生意的本地人,父母和孩子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成天不见面。孩子的晚饭去外面吃,或者在父母的小店解决;晚上孩子睡了,父母可能没回来;第二天孩子上学早,父母可能还没起床。至于作业,孩子自制力强一点,做了就做了,自制力差一点的,不做也没人管……宋说,这些孩子普遍独立能力很强,但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自我约束力较差,很多事“想做就做”,少有规矩感。

  4

  多向孩子表达爱

  “并不是所有的留守都会导致问题,也不是所有留守孩子的问题都由留守导致。”作为主攻青少年神经心理基本诊治研究的副主任医师,吴歆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吴说,调查显示,南宁有9万12岁以下儿童,约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留守儿童之中,这个比例只是“稍高”。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有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因素。有些孩子,不论是否被留守,还是会出现问题;也有的留守孩子,因为父母与他们保持了合适的顺畅的沟通,心理成长得很好。

  吴歆举了个例子,他接触过一个钟点工,孩子留在河南老家,丈夫又在广东打工,但孩子无论是心理还是学习成绩,很少出现问题。最后,孩子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歆说,这对在社会底层工作的夫妇并没有多少文化,平时也很少回家,他们唯一能做的,是经常给孩子打电话,了解孩子正在关注什么,为什么问题苦恼,即使什么都解决不了,他们至少让孩子觉得,他们在关心着孩子,孩子烦恼时,他们在倾听。

  吴歆还有一名朋友,夫妻离异后,孩子判给了妈妈。但妈妈来到南宁工作,孩子独自留在湖北,由老人代养。虽然经历了家庭变故,但吴歆发现孩子的心理却比很多同龄人健康,原因在于孩子的妈妈。这名妈妈有个很好的习惯,每天会在固定的时间给孩子打电话,这不仅保证了规律和频繁的沟通,还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到了那个时间,妈妈一定会出现,即使她不在身边。此外,妈妈非常守信,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办到。妈妈曾答应孩子,“五一”放假会带他出去玩,可是“五一”恰遇加班,这名妈妈想尽办法,回到孩子身边,陪着他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假期。这名“留守”孩子个性舒展,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在吴歆看来,孩子的这些优点,都和妈妈的努力分不开。

  吴歆说,做父母就是“做学问”,需要花费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在国外,有专门的家长学校,教给家长各个阶段养育孩子的技巧。在我国,这样的学校几乎没有。其实,没有专门学校的教授,只要有爱子之心、学习之心,我们的父母仍然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学习些亲子、育儿的技巧,在工作之余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表达一些爱给孩子,这样,无论是否留守,都可以尽量让孩子避免发生问题。
 


本编辑在本论坛所发大多为转帖,转帖不代表本坛意见。本坛倡导尊重作者署名权。如难以查明作者,只能注明“作者不详”或注明稿件来源,请见谅。本坛对抄袭深恶痛绝,请大家转帖时学习本编辑做法,并且不要转帖那些声明不许转帖的。本坛特别欢迎原创。谢谢阅读和跟评!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1-05-30 19:13:59

 1   1   1/1页      1    



Copyright ©www.liyilong.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