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这类游戏在中小学生中泛滥
李乙隆
也许你对这类游戏很不屑,本来连提也不想提一下。可并非你不理睬它,它就不来骚扰你。也许某天,你会在网上收到这类消息:你已被X买为奴隶,起个绰号为Y。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也许你轻蔑一笑:只是一个无聊的玩笑而已,别理它!但是,如果你不断地收到这类消息,所起的绰号越来越不像话,你会感到自己受到侮辱吗?
也许你很看得开:这只是个时兴的游戏,没什么大不了的,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也许有一天,你又被谁“买为奴隶”,起了个“阿猫”、“阿狗”之类的绰号,你皱了皱眉头,无奈之下,忽然想了解一下,便进入所谓“奴隶市场”一看:惊异地发现“折磨奴隶”、“安抚奴隶”、“讨好主人”等花招一个接一个。据说玩得越久,花样越多。虽说不上很黄很暴力,却也是很SM的。你只看到前面的“让奴隶跪在自己面前,骂奴隶”、“让奴隶到广场裸奔”、“丢给奴隶一根骨头”、“跪着给主人请安”、“给主人揉腿”之类,就已经反胃了。
此类游戏近几年来在各大小网站,尤其是交友网站,大行其道。昔年,在一些女性网站,也有类似游戏存在。当时那些游戏可能是男权社会的逆反心理使然,推崇女尊男卑,从称谓就可看出来:女王与男宠,公主与男仆,女主人与男奴,甚至有更“辱没人格”的所谓“宠物”。那些游戏并不像预料中那样受女性欢迎和男性抵制。参与者中男性更多。其游戏方式也很SM。当然,像所有网络游戏、网婚一样,都只是借助文字或图片进行。有没有一些人,从网上玩到现实,就像网婚玩出了感情,在现实上结了婚一样?可能有之吧。
近期一些大网站所开展的“主奴”游戏,却是“男女平等”的:不管男女,都可以成为“主人”或“奴隶”。
本来,“奴隶”和“主人”这些称谓,早已为人类文明所摒弃,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只有在虚伪的专制社会,才还有“公仆”与“主人”之谓,以前是在愚弄百姓,现在是一种习惯。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这一对称谓正在逐渐消失。在李某看来,时至今日,只有那些具有特殊性倾向的人,才会用所谓“主人”、“奴仆”这些称谓反复玩味。
中小学生显然更容易接受这类在他们看来十分新奇的游戏。由于工作关系,李某与不少学生在网上互为好友,因之了解到,不少学生玩上了这类游戏。李某认为,不能让这类游戏在中小学生中泛滥!这类游戏应限于成年人间私密进行。李某甚至认为,这类游戏如果不是在成年人间私密进行,而是在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大众中走俏,且公开化、常态化,可能有伤风化,不利于公民健康心理的培养。这类游戏显然更趋于塑造奴民心理及专制心理。
李某建议,如果要让这类游戏公开化、常态化、学生化,那么,要将“主人”改为“雇主”,把“奴隶”改为“雇员”。“雇主”与“雇员”可以双向选择:前者“招工”,通过良性竞争“抢工”;后者“求职”、“竞岗”。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懂得:雇主在让雇员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要尊重雇员权利;雇员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要知道如何坚持自己的权利。还可以搞议会游戏或选举游戏等。这才有益于公民社会的成长。
对在成年人间私密进行的特殊性游戏,李某也建议:游戏一定要让人能够选择,如果你选择不参与,别人就无法用这种游戏骚扰你;你选择参与时,还可以选择对手是男是女,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你还可以自定义内容,只要是私密的两愿的,就是SM也无损于他人及社会。现在各网站这类游戏,既让SM僻好者不过瘾,又让非此好者感到怪味。
作为一位曾经的“爱情诗人”,李某在激情支配下,也未能幸免于把对方“女神化”,把情欲升级为崇拜。被崇拜的一方会被无限拨高,而崇拜的一方自然会被压得很低,于是便有“灵魂的主宰”、“精神的囚徒”、“女王”、“奴隶”之类的话语。这些话语只有借助“诗”这一美丽的包装,才不致于肉麻。
也许你会说李某道貌岸然。李某告诉你吧,李某也许并不崇高,却绝不道貌岸然,如果要玩这个,一定是私密的。也许你会说李某小题大做,这只不过是一种游戏,是虚拟的。其实整个社会的一切行为都可称为游戏,法律、制度也只是游戏规则。发展到现在,网络早已是媒体和交流工具,与现实社会的媒体和交流工具一样,我们能总把它当成与现实隔绝的虚拟世界吗?一个人当面说你是他的一条狗,你会感到受辱;他在电话中这样说,你也会生气;他在QQ上这样说,你就不会感到受辱了吗?
顺便一提的是,李某不甘平庸,一直想在人文领域上有所作为,而至今成绩甚微,曾一度想剑走偏锋:因为发现一些人,被现实压抑着的各种非常态心理,在网上得以释放,并从中找到同好而得以交流,获得认同,获得满足,所以,李某想在“网络心理”研究方面有所建树。曾收集过两百万字的资料,几百张图片,包括令人看了很不舒服的SM图片和高跟鞋虐杀图片。李某对高跟鞋虐猫这类为人所不齿的举措及其背后的“产业链”,也有比现有纷纭的众说更深刻的感悟与更正确的见解。但是,在强烈的同情心与正义感逼迫下产生的那些抨击时弊的大量“敏感”文字,几乎耗尽了李某忙于生计之余的时间和精力,因之这方面的工作搁置了下来。然而,李某对一些游戏中的SM倾向比较敏感,可由此得以解释。这段题外话可能有益于你对此文的理解,应该不是蛇足。
(2009年6月)
李乙隆更多作品:http://my.tianya.cn/index/58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