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擎:杨振宁就是中国教育的一只报喜鸟
杨振宁又吹起了报喜的号子。在一场针对东南大学师生的演讲中,他表示,从本科教育和社会贡献这两方面而言,即便是中国一般的高校都很成功。而且“我一直坚信,中国高校对中国发展作出的贡献远远要比美国最好的高校对美国作出的贡献大”。(10月31日《现代快报》)
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是从前年杨振宁为清华学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开始,以后的大大小小场合,他都要对中国教育报一次喜。一个诺奖获得者以独特的视角认可中国教育的成功,起初很能给人信心,这说明咱们的教育还是有奔头的。不过听得多了,耳朵也会觉得难受,甚至担心,这个人怎么尽说好话,难道在他眼里,中国教育就一点弊病都没有了吗?
没回归清华之前,杨振宁还是很令人敬佩的,不过现在想来杨振宁说话也蛮吓人。且看杨君语录。“我认为,清华的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的。清华本科生的平均程度比哈佛高。”杨振宁在第六届“21世纪的计算”国际学术会议中这样表示。“我相信十年内会有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比较有希望的两个人是简悦盛和徐立之。二十年内,中国大陆学者也有望问鼎诺贝尔奖。”上海交大演讲中,杨振宁也这样表示。到目前为止,记不清杨振宁已经报了多少喜了,不过他的本质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大学教育很成功。
普通民众并非都是“爱听好话的皇帝”,杨振宁给中国教育大唱赞歌其实早已行而不远。教育部早就承认中国的教育改革并不成功,中国教育的成功与否并不局限于横向的中西教育形式的对比上,而是涉及各种复杂的公平问题。杨振宁用简单的评价语言表达看法,这跟教育部门的宣传官员有何分别,一个物理学家的独立性何在,见解性又何在?
一个人半遮半掩地与公众保持一段距离,那种感觉是最好的。把媒体当作自己的传声筒,或者说媒体无意中充当了名人的传声筒,不仅其个人形象要大打折扣,就连其学术成就也可能遭人质疑。杨振宁为中国教育说了这么多好话,中国普通百姓也并没有领情,这几年,有这么多学生想往外校跑,恐怕不尽是见见世面的心理使然,中国教育的问题中国人有亲身感触。一个有着严谨思维方式的物理学家表达如此不符合实情的教育结论,只会遭到人们的普遍质疑,要知道如今在互联网上输入杨振宁的名字,各种质疑声浪可绝不像和风细雨般绵绵无力。
足球世界里有一个“贝大嘴”,众人皆知。我的意思是除了他早年足球所积累的声名外,人们现在对他的认识更加多元了,至少觉得他并不是一个只堪佩服的人。人们有时会愤怒地骂道“贝利这只乌鸦”,贝利就是一个“小丑预言家”。一个人过于忘情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招致的就是这种结局,这虽然说不上是一种人生悲哀,但因为自己的忘情而导致大众心理的抵触情绪,做的岂不是无用功?足球的归足球,小丑的归小丑,人们不再因足球而抬高贝利,也不因小丑而贬损贝利,这种综合的价值判断使得社会再也没有所谓的圣人。
杨振宁正在丧失他的学术神秘感和人文亲近感。如果把杨振宁与李政道作个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依照流行说法,杨振宁正在往“科学超男”的方向发展,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之外,重新开辟了一个叫作“中国教育成功学”的领域,如果有出专著的想法,大部分人会建议他将名字定为《杨振宁品教育》。李政道在干些什么,除了偶然看到他出席物理学领域的专业会议,几乎看不到他对中国教育发表看法,也看不到他对中国其他问题作的主观评论,一个严谨的物理学家追随了自己所忠于的信仰,不能不令人钦佩。同为诺奖得主,二人的差别至巨令人咋舌。
至少到目前为止,可以肯定地说杨振宁就是中国教育的一只报喜鸟。喜当然可以报,关键是报的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