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关于民智现状的随便谈谈
关于民智现状的随便谈谈
李乙隆
某群有人说,一些人把“民主、自由”当成毕生信念并甘冒风险去争取,另一些人把“民主、自由”当成生意来做了。李某笑道:时下,能被当成生意做的,还是“爱G”、“主旋律”、“扶清灭洋”、“正能量”,如果哪一天,真有人把“民主、自由”当生意来做并且能获大利,那说明民智已开,“民主、自由”大有市场。就这样展开话题,李某说了下面这些话,都只是随便说说,本来并不想整理成文,后来,觉得可以整理成一条“李乙隆语录”发至各群,可是整理后发现,作为“语录”太长了,且视之为文吧。不是出口成章(准确地说,不是口而是手指,因为李某不习惯于语音聊天),而是话糙理不糙吧。
许多习惯在同道者群中互相肯定、在现实生活中很世故的人,总是不了解真实的民智民心,总是高估大众觉悟。李某1989年23岁时因受到触动,开始观察并思考这个社会,写作上从风花雪月逐渐转向时评杂文,现实上也总想把思考中得到的东西告诉大家,其中有些其实仅属于公民社会的常识,这也许就是大家所说的启蒙、李某自谓的公民教育。30年来,因为公民教育,无意间得罪了不少人,有些人当面不说你什么,背后把你视为异类,致使李某举步维艰,牺牲了不少现实利益。在网上会遇到不少同道者,2004年曾依据自己文章发在各论坛上的跟帖情况,统计出自己在网上的支持率,竟然高达80%。为何现实与网上悬殊这么大?李某很快想明白了。
这片土地刚有互联网时给发言者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也是从那时起李某不再迎合报刊(时至今日这片土地上公开发行的报刊都是体制内的)写作,不再努力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尽管报刊有稿费,网上没有稿费。那时候网上发文者大多是同道者,所以,李某的支持率高。
到了全民上网的“朋友圈”时代,现实社会与网上社会趋于一致。李某从不满足于同道者群中的互相肯定,总会进入非同道者群中“播种”, 所以,比许多同道者对世态人心有更深刻的了解。如果你不喜欢或者不敢到非同道者群中被围攻,那么,你看“扶清灭洋”派文章的点击数动辄10万以上,赞赏数也很高,就知道了。客观地说,论可读性、文学性、思想性,“扶清灭洋”派的文章无法跟那些与李某有相同价值观的高手比。“扶清灭洋”派反智、反逻辑,但他们的读者弱智、无逻辑,只有立场,没有是非。其实,“扶清灭洋”派中有些人只是坏,并不蠢,他们高喊着“反洋”却早已移民出洋,他们中有些人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说得很坦然:移民出洋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回来是为了工作。他们的所谓工作,就是发表些“扶清灭洋”的言论而获大利,有没有什么机构给他们钱李某不知道,仅凭读者的赞赏,他们的收入就十分可观。
讲到这里,李某不得不透露一个无奈的事实,李某网上工作室的优质顾客(就生意而言他们很优质,厚道,大方,诚信)基本不属于李某的同道者,看他们朋友圈所发内容就知道,但这些人一般也不会是比较极端的“扶清灭洋”派,他们大多属于“岁月静好”派。遗憾的是,李某想循序渐进地在工作室朋友圈发些公民常识,发些批评类的文字,发后很快会发现,有些顾客把李某的工作室号删除或拉黑了,这些人本来对李某的工作十分满意,多次给李某业务。赞赏李某那些没有明显政治倾向的文学作品的,购买这些作品集的,往往也是“岁月静好”派、“正能量”派,极少是同道者。李某那些有明显政治倾向的文章,也极少会得到同道者的赞赏。这也是李某观察、研究世态人心的一个视角。只是观察和研究而已,不会改变李某30年如一日的公民教育精神。李某知道,如果不致力于公民教育,一味风花雪月、人生哲理或奇趣玄幻,不表达政治倾向,那么,支持李某工作室、购买李某书、赞赏李某文章的人会比现在多得多。
李某当然不认同“岁月静好”派,当他们与“歌功颂德”派一起发出“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而行”来歌颂官方所要宣传的一些人时,李某说:“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有的只是负重而行:高房价压得多少人步履蹒跚,医药费使多少人的所谓‘岁月静好’不堪一击。”但是,李某并不忍心用比较尖刻的话语来嘲讽这些人,因为他们中有些人很善良,他们在公民常识方面的欠缺,是他们从幼儿园到大学(不少人并没有上过大学)、从家庭到社会受到的教育所造成的。有互联网之后,信息比较多元,给公民教育以机会,但我们的声音毕竟是被压抑着的,稍不慎就被屏蔽、删除,不要说官办的传统媒体了,各网站、各APP,首页推荐的,不是歌功颂德,就是明星网红。批评的声音,在这样的氛围中,显得多么不招待见。
李某的社会体验让李某早就知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批评者是没有市场可言的,如果一心只想赚钱,就不要做批评者,且不说批评者会因官府不喜欢而充满风险,普通民众也不喜欢批评者。大家都不喜欢你,你怎么开展业务、做生意赚钱呢?
当然,随着启蒙者的增多,觉悟者越来越多,觉悟者有些也会成为启蒙者(发出或传播正义之声,不会原创就转发,作者不明确时请注明“转”,引用也请注明,不要抄袭),所以,有些良知写手的文章赞赏数也很高了,但总体上支持率仍比“扶清灭洋”派要低得多,不要过分乐观。
李某隐隐觉得,在同一社会阶层中,同道者比非同道者要穷、要失意,这其实很容易分析原因,主要是社会原因,当然也有个人性格上的原因,比如李某会为了道义而牺牲利益。上面其实也已说到这些原因了。另一方面,李某深知,时至今日,非同道者仍占总人口中的大多数,其中许多穷人,才是真正的穷人,他们中的一些人,便是李某代好朋友丹桂的模特工作室写的“丹桂说”中经常提到的集穷、蠢、渣、坏于一身的极龌龊的垃圾。试举一例:
“有一条极渣极坏的狗,看见我发一条工作通告,便大骂,理由是现在只能关心疫情不能发广告。电视上、各平台上不是也发广告吗?你怎么不去骂电视台和各平台?发与疫情有关的消息,其中有一条说的是日本援助,它又大骂了,理由是中国人不能说日本好话。畜生,人家好心援助我们,为什么不能说!你这畜生,一见日本天灾就拍手叫好,还说什么‘是中国人就要转,不转死全家’,你这猪狗不如的畜生!正是这个畜生,连10元咨询费都付不起却总要咨询,不付中介费便要我介绍模特我不肯,便威胁说要举报。模特中介不违法,举报什么!它便诬告!这类垃圾无钱却有大把时间,它们会用多个小号不断举报,虽然我们不违法,但多号举报多次,有些模特号和中介号还是会被封。它们还会在各群咬我们。现在少见了,不是它们变好了,而是好多群主明白善恶,把它们踢了!好笑的是,这些垃圾在举报时在骂人时总是自我感觉极好,自以为它们很正义。如果穿越到日本侵华时期,这些畜生不会抗日,倒会残害同胞,就像现在诬赖同在模特群的人一样!”
(2020年2月)
报刊转载,请与作者联系;网友转载,请保留作者署名;引用请注明出处。
作者介绍:李乙隆,原名李乙农,1966年秋末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林招村。读初中时开始以“李乙隆”为署名在学生报刊发表诗文。曾在基层政府部门从事文化工作。后教了八年书,教过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和历史。离开讲台后,当过报刊编辑、记者、企业策划部经理、副总经理、网站总编、民办学校副校长等。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有汕头、韶关、上海、深圳、南宁、北京、广州、天津等。1995年11月出版个人作品集《梅雨时节的美丽》,1996年7月出版个人作品集《邂逅一种心情》,2001年4月出版个人作品集《我为你北望中原》,2001年5月出版个人作品集《山村岁月》,2019年12月出版个人作品集《你永远在我心中一个郁郁的角落》。
已完成的主要著作有:情感文集《不见当初的夜晚》,乡土文集《姐,回家吧》,散文随笔集《劝善》,微型小说集《雨中的背影》,中短篇小说集《破祠堂的那一夜》,歌词集《古道西风瘦马》,短文集《短笛无腔信口吹》、短信文学作品选《打开尘封的日记》,爱情诗集《短信时代的365封情书》,小品文集《战俘》,时评杂文集《只为那千年一脉的进退忧伤》、《为何我的眼睛总是满含泪水》、《李乙隆快语》, 五十万字自传《世界最长的信:我的甲申年及瞻前顾后》(又名《世界最长的信:一个普通人的自传》), 系列小说集《每一次遇见都是久别重逢》、《畸情》,百万字玄幻小说《万年孤独》。
在全国各地书店及其网店可找到李乙隆部分著作。
在淘宝上搜索店铺“春笋作文书屋”(记得点击“店铺”)可找到李乙隆部分著作。
在淘宝上搜索商品“你永远在我心中一个郁郁的角落”可找到李乙隆这部著作。
如果没有淘宝账号,可找周围的人代购(许多人都有淘宝账号);如果一时找不到别人代购,请添加微信号cswbgzs(说明“买李乙隆的书”会通过,没有说明可能不会通过),从微信上购买。
欢迎点击下面链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1-11-15 21:27:2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