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及其注音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dù yī qiē kǔ 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 ,kōng bù yì sè , sè jí shì kōng , kōng jí shì sè。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shòu xiǎng xíng shí,yì fù rú shì。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bù shēng bù miè, bù gòu bù jìng, bù zēng bù jiǎn ,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wú yǎn jiè,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wú wú míng , yì wú wú míng jìn,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lǎo sǐ jìn。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 yǐ wú suǒ dé gù。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 ài。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wú guà ài gù,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uò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néng chú yī qiē kǔ, zhēn shí bù xū。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jí shuō zhòu yuē: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jiē dì jiē dì, bō luó jiē dì,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pú tí sà pó hē。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别名,以字面来解释也相当好,意思是观察诸法实相本空后,对一切的外境外缘就随意而自在了。观自在是修行证果的境界,此时一切都如悠游的白云,任意浮游于万里天空,一切都不再是挂碍,所以才能对于万事万物产生随缘而自由自在的态度,这种生命感,多么值得我们身处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的众生羡慕啊!但是不只能羡慕而已,因为“众生皆有佛性”,我们应努力的修行,只要肯不断的自度度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与观自在菩萨一样自在啊!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般若波罗蜜多是解脱空慧的意思,也可以解释成“到彼岸的大智慧”。唯有证入圆满的涅槃,才能完全解脱三界轮回的生命困境。想证入圆满的空慧,必须“老实修行”,而且不只是行,还要“行深”,就是必须把这大智慧深化到生命的最深处,如此方能在面对任何外境时,保持如如不动的自性。如果没有念兹在兹、须臾不离的保持般若,便没有办法真正解脱三界、永断轮回。故一个修行人,如果真有出三界的“冲天志”,则必须戮力以赴,方能如愿以偿!
“照见五蕴皆空”
一个修行人经过因地努力的修行,通达了无常、无我的空慧之后,剎那明白了原来一切的本质皆空,连这个五蕴色身——一个与我们生命最密切的存在物,它的本质也是空。这时他彻头彻尾地照见了色、受、想、行、识的虚妄,而从这虚妄中彻底地觉醒了过来。于是他不再受这些外相、外境、外缘的束缚,他已经完全自由了,因为他仅从自身的五蕴,就已经完完全全地明白了宇宙至极的真理——空。
“度一切苦厄”
当一个修行人证入果地后,他自由解脱了。于是他才有真正的能力去救度一切的苦厄,因为唯有自己到达了彼岸,才真正能够正确无误地引领犹在苦海沉浮的三界众生也同样到达彼岸。故一个良好的修行人,他的知见如《法华经》所说“唯一佛乘”,因为只有究竟成就了,我们才能完全明白,什么是“本地风光”、什么是“本来面目”,否则都只是闻人说空亦鹦鹉学语罢了。所以,只有究竟成就,才能度尽一切苦厄,就如伟大的观世音菩萨,他其实是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化现与三界众生较接近的菩萨而方便度众。我们常听到人们虔诚地赞颂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那有求必应、无量无边、悲愿深切的胸襟,令人感激涕零。
“舍利子”
舍利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通达著称,心经便是佛陀应其问而应机说法。
“色不异空”
一切的色相,它的本质都是空。无论色相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例如无垠的天空,也许会刮风,也许会飘雨,也许会有几朵白云流浪,但是天空还是天空,并不会因为风、雨、云、雷、电等而改变。
“空不异色”
把角度调换一下,就是从空的本质来看,由于空的本质当然还是空,而色相的本质也是空,所以当然也是空不异有,空不异色。空是颠扑不破的宇宙真理,只有真正了解、明白、安住、巩固于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色即是空”
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宇宙中的森罗万象,从日月星辰到草木虫鱼,一切的一切,都是色相,而色相的背后所蕴含的真理就是空,所以有即是空,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可以解释成人身的“色蕴”,这是以自身的观点来观察,那么应用于此四句,即可还原成“色蕴不异空,空不异色蕴,色蕴即是空,空即是色蕴”。由此推演开来,便是万物的色相,也一样是空了。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前面已把五蕴之一的色蕴与空的关系说得清楚明白,所以此处就省略了重复说明的地方,把五蕴的其他四蕴即受、想、行、识,以一句“亦复如是”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