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林招村族谱并记录族亲示女儿
李乙隆
不知始自何时(大概是2004年,此时懒得去查证,日后若有查证,以之为准),乙隆行文“忘我”,总以“李某”自谓。在谈李族的文中再以“李某”自谓,不甚妥善,故此文自谓以名。
因在一文中慨叹林招村没有族谱,堂侄告诉乙隆,林招村有族谱了,是林招村一位贤人所编。甚喜,便撰一短文赞编族谱者功德。
特地回家乡借来一本,一口气看了几小时,越看越失望,原来是林招村创寨一世祖之前的祖宗世系,至进入林招以及其他地方各村为止。非林招村人所编。所谓“创寨”,是潮汕方言,意为“开村”。也有人称某村创寨一世祖为某村开基祖。
当然,林招村创寨一世祖之前的祖宗世系,也是乙隆所想了解的。之所以越看越失望,一是看不到林招村开基祖之后直到现在的族谱,一是此书差错百出,体系杂乱,版面粗陋,重复者太多。各地共同祖先排于一处,则可删去各地之重复。最悲催的是,族谱居然有大量毫无史料价值、艺术价值的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官样文章,尤其注重歌颂某dang的李姓烈士和官员。看那些地名,几乎是半个中国的李姓,竟编出这样的族谱。唉!就当是原始资料吧!能梳理出各地李姓创寨一世祖之前的祖宗世系,也是一种功德,勿以专业编辑水平视之。
林招村一世祖之前祖宗世系,几千年之久,却脉络清楚,到林招及各地各村创寨之后,再无下文,不无遗憾。
客观地说,并非厚古薄今,而是古人更注重这些,越到后面,越讲究现实,越罕有人去考究、记录这些,即使要编撰,也无从下笔。
但是,细看细思,所谓厚古,不无攀附之嫌。倘若真的是贵胄之后,乙隆绝不回避。倘若不是,乙隆绝不攀附。再说,这种攀附,对现代人也没有什么用的。但乙隆能力所限,无法考究其正谬,姑且听之。
世界李族均以皋陶为始祖。皋陶,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中国司法鼻祖。皋陶出生地一般传为山东曲阜。皋陶与尧、舜、禹齐名为“上古四圣”。接下来,全是高官贵族。直至商末理徵得罪纣王被赐死后,妻契和氏携幼子避难于伊侯之墟,食树上果子得以活命,便把“木子”合为“李”字,再加上父名的同音字,作为自己的化名,即李利贞。他便是世界李族的得姓始祖。
李利贞的后代,是周朝或诸侯国的高官贵族。其中还有一位比高官贵族甚至皇帝更厉害的人物,那就是老子李聃,又叫李耳。他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其传世作品《老子》,即《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以皋陶为一世,老子为第四十三世。
第八十七世,便是唐高祖李渊。没有悬念,接下来便是唐朝历代皇帝。唐哀帝被朱温毒死后,其幼子熙照被堂叔李开来救走。李族这一脉得以繁衍至今。
第一百零八世,便是南宋抗金名臣李纲。其子李贵,又叫李仪之,当过一些小官吧,迁居于河南德州。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燔。接下来,便是兵荒马乱时期。第一百一十世李燔从河南德州逃至江西赣州石城渡,开荒种田,有多个儿子,其中有个叫孟的。第一百一十一世李孟迁至福建宁化石壁,有两个儿子,次子叫珠。第一百一十二世李珠有五个儿子,便是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
第一百一十三世火德公从宁化石壁迁至上杭胜运里(今福建上杭稔田乡丰朗里村官田)。传说火德公娶伍氏一直没有生育,63岁时娶丰朗里陈梅山的19岁女儿,六年得三子,长子三一郎,次子三二郎,三子三三郎。这三个儿子繁衍迅猛,不仅闽、台、粤、桂的李族多出乎火德公一脉,海外李族也多源于此。
火德公次子三二郎,号乾培,族谱上称之为朝宗公。生于公元1271年,元至元八年,南宋咸淳七年,辛未年十月十九日卯时。1294年中武举,1296年任职于赣州于都象湖镇(今瑞金县)。1333年弃职带次子百十七郎隐居于广东程乡(今梅县松口)宝山。百十七郎有十五个儿子,其第三子为仁富公。仁富公有四个儿子,其第四子为十五郎公。十五郎公有一个儿子,百一郎公。百一郎公有一个儿子,千二郎公。千二郎公有两个儿子,次子叫崇山。
崇山公住福建平和,有六个儿子,第三子为均礼公。均礼公有一个儿子,文达公。文达公有四个儿子,最小的叫天麟。天麟公有三个儿子,次子叫日辉。日辉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时若。时若公有四个儿子,次子叫国柱,号九桓。九桓公有四个儿子,次子叫邦奉。邦奉公生于1630年,明崇祯三年,庚午年八月初十日辰时。1638年被悍匪绑架,幸得四叔国材赎回。为逃清兵,从漳州府平和县小岭角(今属云宵县)迁至广东省潮州府潮阳县林招村(今属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开基创寨,他便是林招村一世祖。公卒于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年十二月十二日午时。其子孙除在林招村外,还到周围、附近山谷里适宜创寨的地方,开荒种田,繁衍生息,又创出几个自然村。
现在,比较注重这些东西的乙隆,也只知林招村一世祖有五个儿子,乙隆是其第五子之后,第五子有七个儿子,乙隆是其第七子之后。对林招四世、五世、六世祖宗情况,便无所知了。
乙隆的林招七世祖便是乙隆的高祖父,有两个儿子,乙隆是其长子之后。高祖父时期所建的“四点金”,多次被乙隆写进文章中。乙隆便是在那座“四点金”出生并度过童年、少年的,记忆甚深。
曾祖父的弟弟,也就是高祖父的另一子,有一个儿子,也就是乙隆的祖父的堂弟,即乙隆的堂老叔,到了泰国,在那里娶妻生子,颇为兴旺。尽管这样,堂老叔还常回来,在物资奇缺的年代,他在海外带来的一些旧衣服,也成了这边的宝贝。乙隆曾被老人叫去任选一件衣服,虽然选上的衣服破了个洞,仍然十分高兴。至今仍记得老人白白净净、慢声细语的。虽然他在泰国子孙兴旺,在这边并无血亲,但老人叶落归根,在林招村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乙隆的堂老婶收了一个养子,从惠来来的,他便是乙隆的堂伯。堂伯当过生产队干部,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现在孙辈颇为兴旺,在深圳办公司、购房。
乙隆的曾祖父有两个儿子,乙隆是其长子之后。祖父的弟弟,也就是乙隆的老叔,去了香港。他不像堂老叔,没有在香港娶妻生子,却从不回来。乙隆的亲老婶也收了一个养子,同村的,他便是乙隆的堂叔。堂叔有三个儿子、几个女儿,其长子早逝,次子在家乡公路边开汽车维修站,在汕头购房,第三子在家乡制作拜神用品,生意不错。他们都有多个子女了。
值得一提的是,乙隆的堂伯及堂叔虽非两位老婶亲生子,但对老人都不错。他们都是很善良的人。
乙隆的祖父,是老实农民,乙隆的祖母张氏,是惠来县城富家女,因逃避海陆丰农民军而来到林招,被乙隆的曾祖父收留,嫁与乙隆的祖父。祖父卒于1985年,祖母卒于1989年。他们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一个养女。乙隆是其长子之后。二叔当过兵,后转业在曲江县民政局工作,有两个儿子,长子早逝,次子在曲江县某镇当镇委书记或者镇长,乙隆对官职不敏感,弄不清。三叔过继给祖母的娘家,张姓家族,在惠来县城。后来三叔去了海南。三叔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三叔去世后,三婶及其儿女们在二叔的帮助下,到曲江县定居。其三个儿子中,有人承接张家香火,有人回归李姓。不管姓张姓李,都是乙隆的堂弟。四叔、细叔、细姑比三婶一家更早到曲江县定居,原来在一个村当农民,后来在二叔的帮助下,当了国营农场员工和国营厂工人。四叔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细叔有一个女儿。大姑嫁在两英禾皋,二姑嫁在胪岗后安,细姑嫁在曲江县周田镇,她们都有多个子女。
乙隆的父亲生于1938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一生勤俭,聪明喜读书报,只读过四年私塾便被公认为有文化的人,当村干部后被借调至公社当农场场长、水利所长,后来又回到林招村当干部,为村里建桥建学校,颇有民望,卒于2014年农历十月廿十。乙隆的母亲是胪岗镇五丰村叶家女,生于1938年农历三月初九。他们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第三子夭折。乙隆是其第四子。
乙隆的母亲有两个兄弟,两个妹妹,他们都有多个子女。
乙隆的大兄住在林招,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其长子考取公务员后,住在峡山,其次子在深圳做生意并购房定居,其女儿在两英教书。他们都已有多个子女。乙隆的二兄购房住于峡山,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有三个已婚,已有多个子女。乙隆的小妹嫁在香港,有两个儿子。
乙隆住于汕头,有一个女儿,现为硕士研究生。乙隆告诉女儿,林招村是同一个一世祖的,林招村人不止是乡亲,也是族亲。倘若你将来有什么能力,可为林招村做些公益,也可多与族亲、表亲来往。倘若你没有什么能力,“穷不走亲”,大家各自安好就是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019年9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9-9-26 12:28:0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