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相集,看到以前学生到我家乡林招或者来汕头我家看我时所拍的相片,我不禁要想,以前,去林招的路是岐岖的土路,来汕头还得过海,也没有手机,他们是怎样联系上我,然后约定时间,召集队伍,浩浩荡荡向我家进发。谁是召集人?他们彼此又是怎样联系上的?这些事也许并不是很难,但与现在比起来,简直不可思议。现在,来汕头有了跨海大桥,他们自己大多有了私家车,都有了手机,随时联系得上,但不管是谁,要召集一班人来我家,都是不可能的。其实,也不是我有什么不好,让他们不愿来了,“忙”也只能作为借口,不能当真。只能说,岁月悄悄地把当初那份只论情谊不谈其他的真诚与淳朴改变了。即使是我自己开口,请前学生们来我家做客,凭心而论我一片挚诚,但在社会上一些人听来,可能也含有杂质,因为社会上,老师请学生来家里,家长带孩子去老师家,都只是为了送礼。想起这些,难免有些惆怅。 许多变化是正常的,对人情、对岁月的感怀也是正常的。 大路两边,各自安好。 只要你们别来无恙,我也平安! 让我们彼此心存一份感念与祝福,各自走好自己的人生。如果能偶尔停下匆匆前行的脚步,找同一个城市的曾经情深义重的师友叙叙旧,谈谈心,或者给远方的他们打一个电话,致一声问候,苍凉的岁月将因此多一份温暖,沧桑的人生将因此多一份欣慰。 (2015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