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博 客 |  交流平台 |  网站推荐 | 查看跟评 |
 
世界最长的信:我的甲申年及瞻前顾后(二十六)
  作者:李乙隆 发表日期:2005-08-31 21:19:53

“收容遣送制度”已被扫进历史,不必去说它了,就说乞丐吧,难道我们没有老弱病残的求乞者流落街头吗?我们广东省就有不少来自外省的乞丐,但在执政者眼里及他们手中的舆论工具上,中国的乞丐不是乞丐,不是走投无路的失业者,不是缺乏其它生存能力的老弱病残,而是骗取同情心的骗子,是想不劳而获的懒汉。有些地方正在实行或准备实行禁乞。据4月2日《南方都市报》第一版图片报道中称:羊城“禁乞”首日,共出动1800名城管人员进行“禁乞”。

《曼哈顿街头夜景》中还说:“曼哈顿是大亨们的天下,他们操纵着股票的升降。”针对此论,我们可以对将此文编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有关人士发问道:他们想灌输给学生怎样的“股票观”?

股市有风险,也有黑暗,但最黑暗的绝不是在美国。

据7月24日《南方都市报》社论《上市公司整体失信,股市危机难见转机》一文称,中国全部上市公司信任度平均值为35.6%,最高值为51.85%。上市公司为何整体失信?不管是中介机构还是上市公司,政府都一直实行严格地进入管制,结果管制成为一种权力寻租活动,证券监管机构成了金融业腐败最严重的部门。政府的管制、官僚的审批还总会产生逆向淘汰机制。申请上市的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公关”。那些真正具有赢利能力的遵纪守法的企业,不愿意从事这种公关活动,因而无法上市。

却说帖子“中学语文一进一出:《曼哈顿街头夜景》VS《包身工》”发在几个论坛上,很快被三个论坛的版主“收入精华”或“特别推荐”。在“天涯杂谈”上,在我自己跟帖之前,就已经有60多个跟帖和1800的访问量了,除一个跟帖说我这篇文是抄来的外,其余跟帖皆大表支持和赞赏。

那人为什么要说我这篇文是抄来的呢?是无意误会还是恶意诬蔑呢?我刚看到那个跟帖时很生气,但很快冷静下来。我在这篇文后面加上了这段话:“附记:此文后面评论《曼哈顿街头夜景》的大部分文字,摘自作者另一篇文章《2003年7月号〈杂文选刊〉摘评》。概括、提炼别人的观点,我总会说明出处;直接引用别人的文字,除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古诗、名言、熟语外,我总会加上引号。但引用自己以前发表过的文字和观点,有时没有做必要的说明,也可能会引起误会的。此文在网上发表后,就有人误会了,故附上这段文字。”还附上《2003年7月号〈杂文选刊〉摘评》一文的网址。“《曼哈顿街头夜景》VS《包身工》”所发的论坛,有给发帖人修改权的,我把附记直接加在文章后面,不能修改的,我则以跟帖的形式发上去。

摘引自己发表过的文章有时没有说明,会引起误会,要吸取教训。我把这封长信中的一些章节稍作整理,加上题目,就独立成篇发表了,今后也要说明为好。

克文,我有时也担心自己会不会偏激,但在我文章后面的跟帖中,支持者总是占绝大多数。我说过有些人并没有看完文章就跟帖漫骂作者,我也未能幸免,其实骂我的并不多。我不怕被反对,不怕被漫骂,只怕被诬蔑。看到支持率常常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很愉快的。

“《曼哈顿街头夜景》VS《包身工》”这个帖子在天涯社区上,至此刻访问量已达4000多,跟帖已达150条。在我的跟帖后面,网友仍然是支持我的观点或称赞我的文章,那个误会或诬蔑我的帖子及我对之所做出的回应却没有人理会,是大家不把抄袭当一回事呢,还是因为相信我而不屑置辩?我当然希望是后者。如果我真的抄袭,我也希望大家要当一回事对我加以抨击才好。我又把我的文章《关于“抄袭”这个陈旧而新鲜的话题》作为跟帖发上去,该文有理有据地阐明我对抄袭的态度。

昨天为这件事花费了不少时间。终于有个网友对这件事表示关注了。他说大家感兴趣的是你的文章,谈论的是你的观点,你怎么置大家于不顾却只在乎那个诬蔑你的帖子呢?他的话让我想起我的毛病。以前编企业报,好评如潮,偶尔有几个不同的声音,这本来是很正常的,我却很在乎,总要去回应别人的批评。当然,批评得有理的,我会很诚恳地接受。但一些不懂装懂的,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我总要写文回击。我对大量的表扬不作一点回应,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偏偏选择几个批评来回应,会让人以为我受到的只有批评,会让人认为我小家子气、不谦虚。回应批评,有时只是为了拿一些观点出来讨论,但也同样会引起误会。有些批评者总认为,你不对批评照单全收,就是不谦虚。现在我大概改掉回击批评这毛病,但抄袭与否,不是水平高低、观点对错的问题,在我看来是关乎人格的问题,诬蔑我抄袭就像诬蔑我偷东西,我能不在乎吗?

不久前,华强电子网一位编辑上门向我约稿。据她说稿费不低,每千字200元以上。这位女编辑青春可爱,也是可以成为我答应为其写稿的一个原因的。我也想为自己供职的网站写一些有深度的行业评论。于是,前些日子就写了《电子垃圾,是一座“富矿”?》一稿。写得很难,在网上用“电子垃圾”四字,搜索到十几万字的资料,将这些资料粗读一遍,选一些出来精读。在精读那些资料的过程中,逐渐产生自己的观点。写得也很有耐心。每天约花掉两个小时,几乎花了一周时间,才将此稿精雕细琢出来。7000余字,分成六节,每节加上一个醒目的小标题。说是精雕细琢,看过的人可能会笑掉大牙。我对此稿,并没有多少自信。在华强电子网首发后,立即又发于自己所供职的网站和个人网站上,接着又发于天涯社区的IT视界及其它网站的相关论坛上,被三个论坛的版主“收入精华”。

在《电子垃圾》一文中,与我公司业务有关的两段话是:

——汕头市贵屿镇是广东省最大的电子垃圾、废旧电器集散地。在这里,十几万来自贫困地区的民工,每年处理逾百万吨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电子垃圾。由于处理手段极为原始,在危害民工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河岸沉积物的抽样化验显示,对生物体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钡的浓度10倍于土壤污染危险临界值,锡为152倍,铬1338倍,铅为危险污染标准的212倍,而水中的污染物超过饮用水标准数千倍。

——据笔者了解,广东几大电子市场上的一些元器件,就是拆机翻新的,是从洋垃圾中淘出来的“金”,许多来自汕头市贵屿镇。你也不能说卖方欺骗买方,买方也不是你想骗就骗得了的。卖方一般会如实告诉买方,这是拆机翻新的。有些元器件厂家已停产,你想找新的也不容易。

好多潮阳人在深圳开的经营电子元器件的公司,货源就在贵屿。

在这篇文中,比较有我个人风格的论述也就这几句:

——笔者一直认为,外国的一些对我国产品出口起限制作用的法规,迫使我国政府和企业,重视劳工福利,重视环境保护,并非坏事。有些问题,我们自身本来就应该重视的,该重视的我们不重视,却一味埋怨人家制造“壁垒”。

——也许制订相应的法规和措施并不难,关键在于实行,在于有没有与实行法规和措施相适应的体制环境。我国能否在完善的法律框架下,建立可以良性运转的废旧电器、电子垃圾回收体系,尽量减少以至避免电器、电子产品在造福人类的同时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我们拭目以待。

几天后我又写了一篇《手机牌照何时寿终正寝?》,该文5000余字,写得很顺手,觉得自己有许多话要说,发挥得太多,有些话可能疏离了主题。下面所摘录的,有些是自己的观点,有些是提炼别人的观点并加以发挥:

——到目前为止,信产部共发放了49张手机牌照,但销售的手机品牌却有近百家之多。这么多厂商,牌照的资源从哪里来?没有手机生产牌照的厂商只有借助购买牌照才能进入手机生产领域,于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牌照经济”。部分有牌照却没有实力的厂商,其主业变成了收取“牌照使用费”。手机牌照成了会下金蛋的鸡。在官员手里取得牌照之后,不再需要任何投入,就可获取十分丰厚的“利润”。

——有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就是牌照经济,不光是手机牌照,其它一些牌照,比如运营商的3G牌照,都一样。”笔者认为,中国“牌照经济”并非什么新生事物,它的前身,就是1980年代就已盛行的“批文经济”。手执官方一纸批文,一转手就腰缠万贯。举个例子来说,某人有位姐夫是某地第一把手,某人从他姐夫手里拿到了一块旺地的批文,卖给房地产商,就暴发了。

——手机牌照造成现在中国手机业什么样的局面呢?有些手机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品质控制流程都没有,还有部分厂商只是在国外公司的设计方案上,进行简单的“拧螺丝”。返修率高、维修周期长是贴牌手机的特点。此外,手机生产50%以上的利润来自研发和设计,因此,贴牌手机一半以上的利润给了国外企业,造成每年上百亿元的资金流向国外。

——笔者认为,取消手机牌照,粗略说来有以下四大好处:一、把本来就属于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让厂家优胜劣汰,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二、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自己的生产,而不必局限于牌照所规定的范围,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整个行业的研发水平,促进手机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四、给外资手机以平等的待遇,让外资手机给我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提高国内手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1 || 2 || 3 | [ 页次:2/3页 ]『上页』『下页
→本文共有评论0篇︱已阅读1894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关闭窗口
发 表 评 论
 姓名:  *         密码: *
 标题:
 内容: *
{ 注意:带“*”的地方一定要填写。}
Copyright © www.liyilong.com
Email:56090138@qq.com   李乙隆微信公众号:liyilong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