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费出书,我记得是花了6000元。关于当时的经济状况,我在前面的内容中是这样交代的:在某报社工作时交上损友,每月1200元却不能存下一点钱,直到分期付款买房才开始节俭。后来想起1996年自费出书的事,才知道记忆又出错了。与损友相处的时间不长,可能是半年或几个月。在损友进入某报之前,我可能有些积蓄了,在损友离开某报之后,我又开始积蓄了,反正在买房之前,我的存折上一定有几千元存款。装修房子时,父母投进两万元,我也付出了一二千元。买房子分期付款每月是1530元,在家乡开杂货店生意不错的父母,负责每月1000元,我每月1200元工资,负责530元房款。我余下670元应付伙食、电话、交通、水电、物业管理等日常费用,还逐渐购置些家用物品。 写到这里,我清晰地想起“进宅”那天的事。那天,我在家乡与母亲、大哥的两个儿子共四人,一起到汕头来按乡下习俗举行“进宅仪式”。大嫂、二哥各送我200元贺礼,放在我身上,却在公共汽车上被偷了。母亲很心疼这几百元,不停地怪责我,我也心疼的,但只能劝慰母亲。我那时很穷,却在公共汽车上先后被偷去两次钱,真是雪上加霜。吃一堑,长一智,后来我乘公共车,总是十分小心财物,但前年带女儿去玩,因为上车时乘客太挤,我只顾抱着女儿挤上车,汕头我供职的那家公司的老板送给我的一个1500多元、才用了两个月的手机被窃。 “进宅”那天,十分能干的母亲用1500元,买来了一张床、一张饭桌、一架铁铺、几把塑料椅、一套炊具、还有棉被,当然是挑最便宜的买,还有些东西是从家乡拿来的。母亲还从家乡拿来一个旧录音机,播放着吉祥的潮剧《八仙贺寿》。在母亲的布摆下,再加上我们四个人,一所空房子一下子便变成一个充满生气的家。当时是1995年底还是1996年初呢?我也记不清了。反正是寒冷时节,第一晚还没有买来床铺、床垫,我们睡地板,我被冻醒了几次,居然也没有感冒。当时我已经与我的女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婆同居了,但“进宅”那段时间,她却没有出现,我也记不起是什么原因了。可能是因为她那时还很排斥乡下人包括我的母亲吧,她不知如何与乡下人相处。当时那个旧录音机,是我唯一的家用电器。住进这所房子,尽管四壁萧然,但我心里仍被一种幸福感笼罩着:我终于有个家了!只要有个家,我什么也不怕了。即使暂时失业,也不致无处安身。有个家,只要一个月有几百元收入,就可以生存下去。我不用担心无路可走时回家乡去了。如果我无路可走时回到家乡,我的处境会十分艰难的,父亲的脸色会很难看、话语会很难听的,谁都会看不起我的。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没有退路的,我就像一个没有后方的战士。正因为这样,我非常害怕没有工作。 不久,家里又装了电话,当时装电话似乎费用不菲,可能是1000元左右吧,还要给安装工送红包,一人200元,两人共400元。据说,如果不送,线路会经常出故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