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叶挺将军的敬意始之他的《囚歌》,上中学时在语文课本上读到,那时对他的历史知之不多,这一首诗,便足以让我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随着了解的增多,对他的敬仰有增无减。也许我此生,永远会对理想主义者,对愿为理想而献身的人,对视人格重于生命的人,充满强烈好感。 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连续剧《新四军》,这是该台继《走向共和》之后又一个能吸引我眼球的节目。看了电视剧,就想找些相关的书来看,起到补充作用,于是新四军军长叶挺的传记《未被授衔的元帅》便被我搬回家。今天看了100多页。在写作方面,此书乏善可陈。它也像许多传记一样,只是搜集资料并汇编起来而已,书末也附上几十条主要参考书目。今人写前人,在别人同类的著述中找资料,这无可厚非,但要有一些自己的东西,有一些迥然于人、超越于人的东西,才有写作的必要,比如在叙述上,在历史观上,等等。缺乏比较,我不知此书比其它叶挺传记有何超越、迥异之处,但此书在我看来,其意义仅为资料汇编。我会把它看完,也仅想通过它了解与叶挺有关的历史事件。此书最令我不以为然的是,书中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摆脱不了“左”的观念,甚至对一些人物的描写有些脸谱化,这也许是从参考书中摘取资料时照搬过来的。此书条理也不够清晰,前后章节常有重复的内容。 评论此书不是本文写作的目的。让我作此文的,是此书中有一场对话引起我的思索。下面也仅是摘录而已,胆识所限,我不作任何评论。 1925年叶挺从苏联回国后,蒋介石接见了他。 “你参加了共产党?” “是的。” “你原来是国民党员,中山先生的信徒,现在还信仰三民主义吗? “信仰!” “那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 “周恩来原是共产党员,不是也参加了国民党?” “他是为了到国民党里工作的。” “我是为了能够到苏联红军学校学军事。” 接着,叶挺反守为攻,问起蒋介石来。 “有一个问题,我想向校长请教。” “请讲!” “1923年你曾去苏联考察三个月,请问你对苏联的印象如何?” “你在那里学习了一年多,印象应该比我深。” “我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参加了共产党。苏联,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难忘的印象?什么内容?最主要的是什么?” “苏联共产党人那种忘我的为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嗯……你可曾发现什么问题?可有什么疑问?” “没有!” “你要学会独立思考。应该有疑问。没有疑问,说明你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请问蒋校长,你曾发现什么疑问?” “你今天想考考我。” “我是诚心请教。” “你读过《四书》没有?” “读过。” “什么叫中庸之道?” “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世界上有许多偏激的东西,偏激的东西能够蛊惑人心,容易煽动群众。可是偏激的东西能长久吗?” (2003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