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谁敬礼》讲述的又是一个让人鼻子发酸的故事:在重庆的部分贫穷乡镇,背着柴挑着水、牵着牛赶着猪的孩子们,一见小汽车驶过,就会条件反射般立正、敬礼。孩子们为什么要向小车敬礼呢?罗雪了解到:“排危工程”实施以后,孩子们上学的学校有了一定的改善,拆掉危房建起教室。老师教育孩子说:是那些坐小车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给我们建教室的钱,以后你们看到小车就要敬礼。作者悲从中来,大声发问:中小学的“排危工程”不是财政拨款吗?即使其中有些是好心的有钱人捐赠的,就要孩子们向所有的小汽车敬礼吗?真正捐资助学的人会要求孩子们这样做吗?罗雪告诉孩子们:正是用公款买的小汽车太多了,用于教育的钱就少了;如果要敬礼,那些没有小车可坐的普通劳动者,更需敬礼,因为在国家拨出的教育经费中,有他们以税收形式做出的贡献。看完此文,笔者不禁想到,在电视、报纸上,不时可以看到某些大领导“送温暖”的“义举”。那些接受了几十斤米、几十块钱的人们总要说几句记者或陪同前去的小领导教他们说的话:“感谢党,感谢领导……”那些大领导也喜欢作救星状。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些救济物资如果不是来自国家财政,就是来自好心人的捐赠,由民政部门、工会或社会慈善机构送来更合适,只是有些领导总喜欢干这些“出风头”的事。 (2003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