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博 客 |  交流平台 |  网站推荐 | 查看跟评 |
 
积肥的回忆
  作者:李乙隆 发表日期:2003-03-31 22:06:28

问现在的孩子,即使是乡村的孩子,也不一定懂得“积肥”的意思。我曾得到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积肥”就是“增肥”,与“减肥”相反。

70年代末以前,尿素是很贵重的东西,化肥除尿素外还有磷粉和氨水。穷困的生产队对尿素只能敬而远之,偶尔消费的是“牌价”的磷粉和氨水。即使当年称得上富裕的生产队,施用尿素也不多,还带有张扬的味道。那时的化肥,是庄稼的“高级营养品”,庄稼们的“家常便饭”是有机肥,有人畜粪便、草木灰、塘泥、河泥、巷沟土、火烧土、绿肥等。记得还有用鱼作肥料的,也许是海边渔民大丰收,鱼捕得太多,而市场又不繁荣,又没冷冻设备,鱼腐臭了,便运来农村作农肥。那时候这东西我们很难吃得上,一是无钱可买,一是大队不让卖鱼的进村。水稻们却要大啖鱼肉,岂不让人眼红嘴馋。有人偷鱼回家吃了,直吃得上吐下泻,苦不堪言。

那时候村头巷尾有不少厕池。厕池也成了衡量农户贫富的一个因素,农家女择婿,就有人问及厕池的。厕池呈圆形,深约五米,直径两米左右。池底池壁有灰沙夯实,偶尔还刷上水泥。厕池上面筑有约1米高的围墙,留一口供人进出,大多露天,偶有盖顶的,墙便一人多高。筑厕池与人方便,并非当今的收费公厕,是免费的,目的在于积肥。那时还把猪说成“造肥厂”。可见养猪的主要目的也是积肥。当然,倘用好端端的粮食养猪以造肥确不划算,那时养猪主要用番薯叶、猪菜、滤去淀粉的薯渣和米糠。猪圈外面挖一小厕池,俗称“沟坑”。猪这东西,大食多粪,冲洗猪圈时便把成堆的猪粪冲进“沟坑”中。“沟坑”无遮无挡,小孩无拘无束,便蹲在“沟坑”边上“放松肠胃”。常有小孩跌落“沟坑”的。好在“沟坑”不深,我们村未闻有溺死于“沟坑”者。七八岁的小孩每天早上还得去拾粪,拾来的粪便倒在厕池中。

那时候各家各户都有一大景观,床旁挂一帘子,掀开帘子,便是尿缸。一个尿缸可装一担尿,以三倍之水稀释,就可淋菜。

时至今日,不足20年吧,村里的小孩几乎不知厕池、“沟坑”、尿缸为何物了。家家户户建有卫生间,挖有化粪池。小孩懂得洗手间并非用来洗手,却不懂得人粪可作农肥。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呀!

我们村没有塘泥、河泥,但有“巷沟土”。村里的老屋依山而建,各家的屋后便有一条很深的巷沟。巷沟常积污水,沟底泥土便黑油油的,挖出来可作农肥。

故乡的炊烟,曾给晚归的游子多少温暖的感觉。看到炊烟,仿佛闻到饭菜的芳香。现在,家乡难得看见炊烟了,用电、用蜂窝煤,更多的是用煤气。那时候用柴草作燃料,便有草木灰。用草木灰给各种薯类施肥,效果极佳。

将些容易腐烂的树木枝叶、绿草之类沤在水田里,便是绿肥。

火烧土便是把泥土垒成窑状,中间用稻草、牛粪干之类来焚烧。也可作农肥。

那时候乡亲们实在忙,但却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究其原因,应是政治家经济学家的话题了。

现在农民们贪图简便,滥施化肥,不用有机肥,这也许不是好事吧?

                                 (2000年2月)

→本文共有评论2篇︱已阅读3040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关闭窗口
发 表 评 论
 姓名:  *         密码: *
 标题:
 内容: *
{ 注意:带“*”的地方一定要填写。}
Copyright © www.liyilong.com
Email:56090138@qq.com   李乙隆微信公众号:liyilong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