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某反对占总人口不足一成、与李某一样追求自由的人只敢或只会攻击传统文化,便有人骂李某“犬儒”。李某知道,这些无知者以为“犬儒”是骂儒者的,其实它源自古希腊“犬儒学派”,主要是指玩世不恭、没有担当的人,尤其是指得过且过、缺乏风骨的知识分子。它与“大儒”字形上差别仅一点,但价值观截然不同。大儒以天下为己任,讲气节,轻物欲,如果仅以此来看,李某称得上大儒一个了。 李某一直认为,刘彻的御用文人董仲舒不是大儒。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政治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等主张,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其学说以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李某认为董仲舒的所谓儒术,被皇权用来包装商鞅秦制,便成了帝王术,即外儒内法,其“儒”已非先秦之儒,是术而非道。也正是从刘彻开始,所谓“儒”才为皇权所重。 李某所推崇之儒: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而不是顾国忘家、大义灭亲、把国家置于家庭与人伦之上,在现代便是讲究法律回避;是“子产不毁乡校”的言论自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社稷指国家,李某认为“君”在现代指政权);是武王代纣非弑君,乃“诛一夫”;是宁可与虎为邻也不当国民的“苛政猛于虎”,等等。反儒者大批特批的“君君臣臣”(这是董仲舒提出的)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孔子说的),并非你们所理解的“君要臣死臣必死”及“只让百姓去做,不让百姓知道为什么”这样愚蠢,李某认为:从“君君臣臣”很自然就推出“君不君则臣不臣”,正人先正己;对于孔子那句话,李某根据其一贯思想及“有教无类”的主张,选择“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断句。 下面来说“犬儒”。如果有人声称自己为崇高理想而努力,犬儒者会认为这个人要么在装,要么是蠢,没活明白。“犬儒”者,不以“犬”耻,反以“犬”荣,他们那一套“心灵鸡汤”,是对自己“苟且”的自我安慰:“结果也爽不到哪里去,现在能爽就爽”,“随波逐流有什么不好?自己开心就行”。时下这片土地上,犬儒者是年轻人所追捧的“活得明白”的人。李某当然不会沦入其中,但李某觉得,他们起码比“正能量满满”的脑残粉红可爱些,更比那些动辄对李某之类剑拔弩张的义和团好得多。 (2023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