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总给人一眼见底之感,不是因其水浅,而是因其纯净;有些人总让人捉摸不透,不是因其水深,而是因其浑浊。记不清在哪儿看到李乙隆老师这句话,说得好。李乙隆老师的文章我看得不多,但偶尔看到他一些自传色彩很浓的文字,给我的感觉正是这样,虽一眼见底,却很难估得出究竟有多少水。”有人这样评说李某。这段话开头所引用的李某的话,最初的版本是李某在所供职的企业的网站(该网站已不存在了)上发了一篇有自我介绍作用、让同事们对李某“一眼见底”的文字,有许多人评论此文,李某化名回应了其中一条评论。李某的话大意是:有些人很有料、“水”很深,但因为坦荡、纯净,让人一眼到底,便以为他无料、“水”很浅;有些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料,却喜欢云遮雾罩、装神弄鬼、故作高深,让人永远看不到他的底,人们便以为他很有料、高深莫测,他自己也会这样以为。这是李某真实的人生体验,因为李某总喜欢坦坦荡荡,让人“一眼见底”,而李某也自认为有料、“水”深。没有这种人生体验的人是写不出来的,有这种体验的人写这类话很简单。让李某想不到的是,这段随写随扔的话竟被当成“名言”般到处转发,当然没有署上李某的化名,也没有注明“转”,后来见一个曾经视李某为师、喜欢写点东西发在网上的渣货,把这段话当成他的原创发在朋友圈中(在这片土地上,绝大多数人发在朋友圈的东西都不是原创,但此人曾视李某为师,李某对他说过,所发表的东西如果不是原创,作者明确的请注明作者,作者不明确的请注明“转”,他接受了,可他发这段话却没有注明“转”也没有署上李某的化名),李某没有直接对他说“你抄袭我的了”,而是把自己化名发在那个网站上的这段话的链接发给他了。不知他有没有打开去看。如果他没有打开去看,却在李某的作品中看到这段话,会怎样想呢?后来李某把这段话改成“警句”:“有些人总给人一眼见底之感,不是因其水浅,而是因其纯净;有些人总让人捉摸不透,不是因其水深,而是因其浑浊。”希望没有人把这“警句”归在哪个名人名下,希望人家在转发或引用时能注明“李乙隆说的”,这样个人色彩强烈的人生感悟,这样的文字组合,李某不相信会“撞话”。 事实上,认识李某的人中,信任、善待、欣赏、敬重李某者,占的比例本不算低,李某在心里感恩他们、祝福他们。为什么不多讲多写这些人如何信任、善待、欣赏、敬重李某?多讲多写这些,与多讲多写相反的那些,都会产生示范效应的。不多讲多写这些,却多讲多写相反的那些,究其原因,是李某总认为得到人家的信任、善待、欣赏、敬重,是正常的,李某也会信任、善待、欣赏、敬重一切值得信任、善待、欣赏、敬重的人。对自己认为正常的,少写少讲,对自己认为不正常的,多写多讲,这本来也是正常的。问题是,在这个社会,许多正常的东西,反而不正常了,比如官员不腐败、社会公正;许多不正常的东西,反而正常了,比如官员腐败、社会不公。李某不适应这个社会。如果有人看到李某这类文章,从信任、善待、欣赏、敬重李某,变成不信任、不善待、不欣赏、不敬重李某,那李某倒乐意通过这类文章来过滤掉他们。 早年在澄海遇到一位自幼出家后来浪迹江湖的高人,他与李某交谈之后,恳切地说:“你说的总是对的,总是真的,但总有许多人不相信你,如果不学佛,你只能活活气死自己。”李某学佛后,把一些令人压抑的遭遇看淡些了,也就不会气死自己了。当时高人还送了李某四句偈,前三句,都已应验,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句了。 还有人这样说过李某:“李乙隆,高洁而生于浊世,君子而命犯小人;满腹才华遭人妒,一身正气惹鬼憎!胸怀着鸿鹄之志,身陷于燕雀之群;有经天纬地之才,缺建业树功之运!” 说到“遭人妒”,便有人不屑地说:“你有什么值得人家嫉妒的!”李某说:“乞丐不会嫉妒李嘉诚,却会嫉妒身边比他乞得多的乞丐。比如你,听到有人夸李某比你强,你肯定会嫉妒。”李某2005年边写边发的50万字的长篇自传中就有“乞丐不会嫉妒李嘉诚,却会嫉妒身边比他乞得多的乞丐”这句话,后来把“李嘉诚”改为“百万富翁”。再后来,看到有人把“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却会嫉妒比他乞得多的乞丐”归在罗素名下,如果罗素真的说过这句话,那李某又一次与名人“撞话”了。绝大多数人转发或引用别人的段子或警句时,不会像李某这样,作者明确的注明作者,作者不明确的注明“转”或“有人说”,他们什么也不注明,就像是他们的原创一样;还有人喜欢把这些段子或警句注明为某个名人所说,于是便成了“名言”,以讹传讹,不出名的原创者,便成了“抄袭者”。李某的话中,“身边”两字很重要,因为说出了嫉妒与距离相关。距离不止是空间距离。人们一般不会去嫉妒陌生人。当你命运糟糕时,认识你的人越少越好。当李某命运糟糕时,认识李某的人因为势利而看低李某,便不会相信李某(他们经常在李某口中听到高明的话也不会相信李某,一是他们不会认真听,二是他们听不懂或者因价值观不同而不认同,三是信服李某的话但不相信这些话是李某的话,他们传播李某的话时就像这些话是他们的话一样,常常有人把李某的话讲给李某听,好像李某不懂他们才懂),便不可能祝福李某,只希望李某比他们无势无利,李某命运的好转,会让他们嫉妒,诋毁是最常见的,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越低端的人群,越有可能这样。如果李某好转得很快,迅速把距离拉得远远的,他们心“酸”几天后,便会习惯于李某的成功,便会仰望李某,以认识李某为荣,不会嫉妒了。类似这样的感悟,都来自于李某真实的人生体验,由感悟写出来的段子、提炼出来的警句,在李某的自传中,在李某的作品中,俯拾皆是。李某相信,与李某有类似的人生体验、类似的性格人格和智商、同样喜欢写作且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人,便有可能写出类似的感悟段子和哲理警句,如果文字很少,就有可能“撞话”。有些人并不喜欢写作且写作能力很低,却喜欢在网上发出各种高明的文字,他们往往是卑鄙的剽窃者而不是“撞话”者。 李某从小多病,命途坎坷,加上多思多虑,在人生早期就烦恼不断,却莫名其妙地非常热爱人类,曾说,愿生生世世为人。佛书上说“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意思是说,蚂蚁和鸽子这些畜生道中的众生,非常执着于它们的身体,不管过了多少世,蚁还是蚁,鸽还是鸽。李某执着于人身,与蚁和鸽何异!在这人世上,耳闻目睹身历的种种荒谬,早已让李某产生了厌离之意,有了向佛之心。现在,李某对所处社会中的人这个物种,是俯视的,是悲悯的。若能出三界脱六道,也许会乘愿再来,但不管如何示现于人世,精神会超脱于人世之外。 有部美国电影讲的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女子格蕾丝,来到一个小镇,想用真、善、美的力量,把小镇变成人间乐土,结果,小镇所有的人都不相信她,都往她身上泼脏水……就在她彻底绝望、奄奄一息时,她原来所痛恨的力量,拯救了她,而小镇,只剩下一条狗。电影名为《狗镇》。 没有格蕾丝,看不出狗镇有多坏。格蕾丝是狗镇的试金石。 李某是这个社会的试金石。 (2021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