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博 客 |  交流平台 |  网站推荐 | 查看跟评 |
 
吁鸥汀旅游开发暨咏同归所之亭
  作者:李乙隆 发表日期:2021-12-30 14:54:52

辛丑年冬漫步于鸥汀一带,吊同归所遗迹暨游腾辉塔抒怀,作拙诗二首,意犹未尽,因郑军屠寨暴行,让李某愤恨难平,再作拙诗以记之。并吁鸥汀大力发展旅游业,可开发为潮汕民俗村。

韩江入海聚沙汀

盖地群鸥贻美名

三百载生三铺地

一江水造一方城

宋将仕郎居此地

元至正间旺人丁

丁酉惨遭郑军灭

六个甲子到如今

丙子乙隆始居此

旧陌老街随兴行

残垣颓厝觅古意

破巷断墙发幽情

问禅有寺曰证果

礼佛寻庵称准清

讨海渔民妈祖旺

崇祖潮人祠堂兴

潮汕神明此皆有

还拜巡抚与将军

潮俗文化此皆有

潮汕缩影数鸥汀

辛丑兴来又访古

摄影赋诗步不停

旧屋拆除古迹毁

呼吁保护恐言轻

更楼寨门望修复

河池行舟须浚清

风俗工艺兼美食

旅游一旺百业兴

收集传说与寨史

王爷夫人泥鳅精

今日细表同归所

请君为我侧耳听

古寨鸥汀明代建

滨海长城逐日兴

寨墙绵延七八里

既厚且高庇乡亲

海盗烧杀奸掳掠

寨众一心抗匪侵

五姓共推一寨主

陈生君谔会用兵

朱氏无恩于吾土

吾民何必报明廷

朱朝腐败气数尽

垂死折腾只害民

劫掠潮汕方为实

可曾见其杀满清

潮民深陷郑军苦

鸥汀勠力抵贼兵

陈生仙去寨无主

辛李争雄众不凝

两虎斗威必有损

得利渔翁是贼兵

若言鸥汀人凶悍

何以万民至此行

引友呼朋亲带故

鸥汀实乃难民营

郑军屠寨恶难状

杀尽老残妇幼婴

可悯骨灰三百石

墓圹新朝令铲平

碑勒同归亦砸烂

空留一顶同归亭

郁郁古榕风过耳

疑是怨灵哭泣声

可恨今人隐大恶

趋时附势饰丹青

成王败寇奉圭臬

善恶是非不愿明

兴百姓苦亡亦苦

长使乙隆泪满襟

刚正一身弃浊世

经纶满腹钓韩滨

注解与补充:

“韩江入海聚沙汀/盖地群鸥贻美名/三百载生三铺地/一江水造一方城”:韩江入海口聚沙成汀,成片的海鸥栖息于此,故美其名曰“鸥汀”,三百年生出了三十里地,一江水造出了一座城市。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流域(第一是珠江流域),古称员水、鳄溪。唐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之后,潮人感念韩愈功绩,“潮州山水皆姓韩”,故有韩江之名。地方文人谈及鸥汀地名来由时,无一不说“海鸥翔集”(因著名的《岳阳楼记》有“海鸥翔集,锦鳞游泳”之句),李某不喜因循守旧,想像成片海鸥栖息于沙汀之上的景象,头脑闪过成语“铺天盖地”,于是,“盖地群鸥”信手拈来。此诗开篇14字道出了鸥汀这片土地的来源及地名的来由。古代驿道每十里设一驿站,驿站也叫“店铺”,所以“一铺路”就是十里路。潮汕口语至今仍以“铺”为路程的计量单位。李某此诗说,韩江以鸥汀为基,三百年生出了三十里地,海岸线退了三十里。诗不是科学论文,不一定与实际情况高度相符,但大致如此吧。建于1738年的腾辉塔虽是风水塔,却给当时的讨海人起到导航作用,可见离海不远。1738年距今283年。1657年郑森军屠杀鸥汀人,其战船停泊处,离现在鸥汀的金鸥园不足三百米。1657年距今364年。可见,李某诗云“三百载生三铺地”非妄语。由此可见,汕头是由韩江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即如李某诗云“一江水造一方城”。

“宋将仕郎居此地/元至正间旺人丁”: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宋将仕郎袁宏(字拓基)自揭阳渔湖都迁居鸥汀,到元末至正年间(约1341-1368),鸥汀人口初具规模。从此,鸥汀成了“鸥汀背寨”,宋代隶属广南东路揭阳县蓬洲都,元代隶属潮州路揭阳县蓬洲都,明洪武二年(1369)改路为府,鸥汀隶属潮州府揭阳县蓬洲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设置澄海县后,鸥汀隶属潮州府澄海县蓬洲都,1921年改都为区,鸥汀隶属澄海县下蓬区,1958年,隶属汕头市郊下蓬乡,1965年,隶属澄海县下蓬公社,1974年,隶属汕头市郊下蓬公社(1986年改公社为镇),1996年,设置鸥汀街道,隶属汕头市龙湖区。将仕郎,是文散官名,隋始置,唐文官有二十九阶,将仕郎为最低一阶,宋从九品下为将仕郎。宋将仕郎袁宏官很小,却常被鸥汀人提及,乃开基创寨之故。李某认为,其字“拓基”,或为后人谥之,以表其功。李某还认为,“背寨”应为“坝寨”,“坝”和“背”在当时此地可能同音,可释为“同音通假”,不然,“背”为何意?

“问禅有寺曰证果,礼佛寻庵称准清,讨海渔民妈祖旺,崇祖潮人祠堂兴,潮汕神明此皆有,还拜巡抚与将军”:鸥汀不但有寺、有尼姑庵,还有教堂,均历史悠久;讨海人的守护神妈祖在这里香火甚旺,其庙为天后宫,今为鸥汀一景;潮汕人有祖宗崇拜之俗,祠堂为祭祖之所,潮人重之,鸥汀尤甚,鸥汀祠堂建筑之精美,是潮汕民间建筑艺术的集中表现;潮汕的民俗民艺、各种神明庙,鸥汀几乎都有,还比别处多了将军庙,还在一个神庙中供奉着清朝的一位巡抚和一位总督。为何供奉着巡抚和总督?这得从清初的“迁界禁海”说起。为了阻击活跃于海上的郑军,清初沿袭明朝海禁制度,而且较明代更为严厉,强令东南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百姓苦不堪言。康熙七年(1668年),郑氏已退守台湾,广东先行松弛海禁。鸥汀供奉的巡抚和总督,应该是当时反对海禁主政广东的巡抚和总督。福建总督范承谟和姚启圣、江苏巡抚慕天颜、福建巡抚吴兴祚、广东巡抚李士祯等,都曾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将军庙供奉的是一位未知名将军,据传,古时该将军在汕头埠附近剿海寇而亡。还有双忠庙供奉着张巡、许远两位唐朝将军。安史之乱时,安庆绪攻打唐朝的财赋重地淮南,睢阳为入淮要道,睢阳太守许远拼命死守,叛军势大,唐军逐渐不支。张巡带着三千多雍丘守军驰援睢阳。许远和张巡会合后,许远自认才能不及张巡,推张巡为主帅,而自己负责筹集军粮等。此后,他们以七千兵歼敌(李某疑为“抵敌”)十二万,坚守孤城十个月,最后城破,张、许战死。由于粮尽,张巡杀妾犒军,并让守军杀民吃肉。据说,睢阳原有居民四万人,城破时仅存四百人。守军与壮丁,先吃老弱妇孺伤残,后来,吃人者也逐渐被吃。这是多么可怖的情形!作为壮丁,肯定要参与守城,如果自己的妻子、孩子被活活杀死、吃掉,守城何用!李某每读到此类记载,总是痛苦不堪。粮尽之时,能突围就突围,突围不了,主帅不愿降敌可自杀,放守城军民一条生路有何不可?像郑军这样破寨屠寨者,毕竟罕有。为张巡建庙设祭,应该最符合帝王们的“圣意”。张巡、许远坚守睢阳,使唐朝许多百姓免陷战乱,百姓祭拜他们也合常理。潮汕地区到处有专门供奉张、许的双忠庙,庙联为“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誉极高。李某的与众不同在于,看到香火甚旺的双忠庙时,感情复杂而沉重,总会去想起那些被当作军粮的睢阳百姓,深为悲悯。为解民于倒悬的巡抚、总督及剿海寇的将军建庙设祭,则被李某视为鸥汀人知恩报恩而点赞。

“更楼寨门望修复/河池行舟须浚清”:希望鸥汀修复部分寨门、寨墙、更楼、护城河、旧宅、古巷,并将所有河、池打通,美化堤岸,想方设法让水变清,放进大量观赏鱼,将桥筑高,使桥下能行小船,这样就可让游客乘小船畅游鸥汀,在浓郁的古风与潮风中又增添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

“王爷夫人泥鳅精”:鸥汀的地方掌故很多,民间传说不少,比如“王爷夫人”和“泥鳅精”这两个传说。这些掌故和传说,能给游客增添很多乐趣。喜欢写游记的人就知道,在景物描写和景点介绍中,插入一两个掌故、传说,会使文章意趣盎然。“泥鳅精”的故事,李某在《吊同归所遗迹暨游腾辉塔抒怀》的注解中略有所述。“王爷夫人”的传说是,邻村重修王爷庙时,从泥塑匠处抬来王爷夫人塑像,经过鸥汀的王爷庙时,下起了大雨,抬像的人就把塑像放在鸥汀的王爷庙里避雨,第二天,他们把塑像抬到他们村的王爷庙后,一放到龛上,就倒了下来,三番两次皆如此,无奈之下,他们就把王爷夫人塑像抬回鸥汀的王爷庙,放到王爷塑像旁边,便再也没有倒下来,他们只好请泥塑匠重作一个夫人塑像,从此,鸥汀的王爷庙里便有两个王爷夫人塑像。

| 1 || 2 | [ 页次:1/2页 ]『上页』『下页
→本文共有评论0篇︱已阅读485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关闭窗口
发 表 评 论
 姓名:  *         密码: *
 标题:
 内容: *
{ 注意:带“*”的地方一定要填写。}
Copyright © www.liyilong.com
Email:56090138@qq.com   李乙隆微信公众号:liyilong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