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寒饱受质疑之时就有一个顶头上司问李某:对韩寒有什么看法?李某知道他非常讨厌韩寒,但还是直截了当告诉他:我欣赏韩寒!后来也因其他事,李某与他闹翻。 这个顶头上司在韩寒大红大紫时说自己对韩寒的作品不屑一顾,在韩寒被质疑其父代笔时,立即跳出来铁板钉钉地说韩寒作品是其父代笔。在这场倒韩风波中,他在微博上表现得十分活跃,好像韩寒与他有什么大仇似的。李某笑道:“你既然没有看过韩寒作品,对他的为人及语言风格、作品质量一无所知,怎么现在就这么肯定地说其父代笔呢?”本来就价值观而言,他与李某、韩寒应该是一样的,都是倡导民主、抨击腐败的。后来,通过其他事情,李某了解到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因之可推断,他对韩寒的恨,是出乎嫉妒。阅人无数的李某还知道,有些人倡导民主是因为自己手里没有强权,抨击腐败是因为自己没有条件腐败,这些人一旦拥有一点权力,拥有腐败的条件,立即原形毕露。像李某这样在企业任要职时从不收取一分回扣、对上司不谄谀对下属不轻慢、伤官伤尽的伤官格者,像李某2000年在上海某企业集团负责文化宣传年收入七八万元却因D委说D管宣传要李某入D而宁可辞职不入D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毕竟凤毛麟角,李某一直尊重人性,不以自己的境界要求别人,只希望通过好的制度来制约人性的弱点。 在韩寒受质疑时,李某在网上反复与人争论:凭直感,李某是不相信韩寒作品是其父代笔的,且退一步不与你纠结这个问题,就算其父代笔,也是人家父子间的私事,哪怕是外人代笔,也是两愿的事,与你何干?一些所谓教授、所谓专家,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系统的一些官员,抄袭剽窃几乎成风,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查明抄袭剽窃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中国,这些才是祸国殃民的公共事件,即使是普通个体抄袭剽窃算不上公共事件,但假作真来真亦假,严重伤害了原创者,对这些,你不愿花费精力去较真,却花了这么多时间来纠结于韩家私事,有意思吗?能借此表达你的正义感吗? 李某欣赏韩寒,或许是因为认同心理。李某与他有诸多共同点。 最大的共同点当然是价值观。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李某与他相同。在追求民主自由、抨击强权丑恶、传播公民精神方面,李某所撰的文字比韩寒多得多,但远没有他的名气,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不能望其项背。李某的一些观点、文字,是脱离李某之名后,在网上被转来转去,才产生较大作用的。 韩寒高一辍学,李某也是。李某相信他是很聪明的,辍学是因为厌学,并不是因为读不好书。李某也是。有些毫无公民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粉红牌”“考试机”,对李某没有进过大学颇为轻蔑,李某对他们也不以为然。许多人以为李某可能偏于文科,其实在上学时,李某只要稍为用心,理科成绩便会很好。李某曾创造旷课最多而成绩最优的记录。就算不旷课,也身在教室心不在焉。李某上课时头脑在想些什么呢?说出来把你吓一跳,想的居然都是一些终极性问题。很小时候,李某就染上这些毛病:钻牛角尖、强迫症、神经衰弱。很小时候,就多次感觉自己到了正常人与疯子的临界点,再不悬崖勒马,就发疯了。现在,变得十分正常也十分平常的李某看到流落街头的疯子,总是十分悲悯:“说不定,他本来就是一个天才。”就算李某非常厌学,语文成绩总是最优,总成绩也总处于班里中上水平。高一只读了一学期,就辍学了。说来真的很不起老师,李某厌学主要是因为不喜欢学校及当年的教材,并非不喜欢知识,李某的求知欲十分旺盛。 韩寒的文凭坚定在初中毕业上,莫言也是,李某十分佩服他们。李某没有他们脱俗,没有他们坚定,惭愧! 为了求职,1986年开始,李某也未能免俗地参加自学考试。考的是新闻专业,当时是全省统考,后来是全国统考。现在的自学考怎么样李某不知道,只知道自己所参加的自学考,是十分正规的,一列一桌,一桌一人,一室之内许多人不同专业或不同科目,两个监考老师颇为认真,除了验准考证,还有一个穿警服的人来验身份证,依稀记得穿警服的人还参与监考。作为考生,可能多数人希望监考不严格,但李某总是与众不同,总尊重认真、公正的人。监考不严格,对优秀的考生是不公正的。如果考风太烂,所取得的文凭政府也会承认,就像遍布全国各地的D校一样,但这类文凭口碑极差,倒贴钱给李某,李某也不要!也许你会以为李某希望监考严格是因为自恃成绩好,其实有些专业科李某考了几次才得以60分以上,取得单科合格证。但那些李某考不好的专业科一点作用也没有,纯属死记硬背一些无用的文字,考后就忘了。有些科目,对提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十分有用,比如现代汉语、形式逻辑、新闻写作、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这些李某认为有用的科目,都一次即过且成绩优秀,多为八九十分,古代文学九十多分。那时拥有300万人口的潮阳县未拆为汕头市两个区,县教育局负责自学考的人员,说李某这几科成绩在全县首屈一指。依稀记得古代文学比全省第一名差三分。让你猜不透的是,李某对公共科《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有兴趣,并非认同教材所写,而是有研究之欲望。考了五年才获得的毕业证书,有两个公章,第一个是主考学校暨南大学,第二个是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在填表填学历时,李某总是诚实地写明“自学考试”,但有时在网上填表,只能在系统中选校,没有“自学考”可选,李某只能选填暨南大学。 韩寒的作品被疑为不是韩寒所写,李某这辈子不知多少次被疑过。李某读初中时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习作,十多岁时写了一个一场戏的潮剧,题为《偷牛贼相亲》。李某那时读过父亲带来的《潮阳文艺》上的几个潮剧剧本,就掌握了潮剧剧本的写作规范。李某所写的那个潮剧,不但完全符合潮剧剧本写作规范,而且被潮阳县文化馆的老师称为“题材新颖,潮味十足,情节起伏有致,唱词流畅优美,充满生活气息”。文化馆的老师们见了李某之后,一致不相信是李某所写。那时的李某,是一个十分拘束的没见过世面的山沟里的孩子,也难怪那些老师不相信令他们交口称赞的那个剧本不是李某所写了。后来,在那时一年一度的业余文艺创作评比中,李某的潮剧,连三等奖都没有,因为老师们实在不相信那个剧本是李某所写。但他们也从不怀疑是李某父亲代笔,虽然父亲也是个业余作者,常在《潮阳文艺》发表几十字的歌谣,但自从李某在潮阳文化馆馆刊《潮阳文艺》发表第一篇文章起,文化馆的老师就认为,李某的父亲写不出李某的作品,所以,“其父代笔”在李某这里没有可能。韩寒之父也是一位作家,且比较有才,所以,才有人认为韩寒的作品是“其父代笔”。 后来,李某的其他作品也有好几次遇到这样的质问:“是你写的吗?”问完眼睛还直勾勾地瞪着李某,仿佛审问犯人,问得李某浑身不自在,表情肯定也不自然了,在质问者看来便是“心虚了”。李某曾几次在文章中提过这类情形,并心平气和地认为,并非李某的作品有多出色,而是因为即使作品不出色,还是有人不相信是李某所写。这或许是李某的学历或所处的环境或当时的状况容易让人看低吧。不怪人家!也正因为这样,很小的时候李某就知道直感的重要性,有些人就是缺乏准确的直感;也知道“做贼心虚”好多时候并不对,有些惯偷肯定做贼不心虚,而李某之流被怀疑时或者担心被怀疑便会不做贼却心虚;也知道总有些人怎么吹牛也有许多人相信,而有些人总讲实话仍有许多人不相信。十年前在澄海遇到一位自小出家后来浪迹江湖的高人,他与李某交谈之后,恳切地说:“你说的总是对的,总是真的,但总有许多人不信你,如果不学佛,你只能活活气死自己。”李某学佛后,把一些令人压抑的遭遇看淡些了,也就不那么压抑了。 不管是韩寒还是其他朋友,如果你被人误解而辩解可能“越描越黑”时,不妨不屑置辩。人世本属虚妄,何须事事较真! (2017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