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爱情亲情友情。柔情激情温情。 日子温馨而艰辛着。人生芬芳而苦涩着。情感忧伤而美丽着。 平实中有朦胧之美。纪实中有玄幻之奇。 一个普通人的人生线索,串起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心灵珍珠。 六道轮回,因果报应。 人文精神。宗教情怀。 朋友,请跟我来,走进36只小野猪的隔世情缘,走进这如诗似幻的情感之旅…… 序一 “每一次遇见都是久别重逢”,这部书的书名,这一句话,不是李某的原创,不知是哪位大德妙语。李某之所以称其为大德,是因为隐约觉得,能道此语者,一定是佛家人,但很可能不是出家人,至少他在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中,一定涉历颇深。 十年修得同舟渡。李某总相信世间一切皆由缘定。玄奥的道理往往十分简洁朴素。不用讲太多,如果大家都相信“缘”这个字,读懂这个字,悟透这个字,人世将变得单纯而美好,佛国就在人世中…… 然而,李某这部书,并非讲佛论道,而是谈情说爱。 众生情执难舍,如重病难愈。 我佛慈悲。 不因患者重病难愈而弃之,不因众生情执难舍而弃之。 李某多次说过,有些事,不因避而不见而消失,勇敢承担,才有真正放下的一天。 放下吧…… 放不下…… 放不下就拿起来…… 有位出家前视李某为老师的师傅,我常常去看望他。 不久前,他问李某:你记得你以前送给我的几本书吗? 李某答:记得。那是在他出家前送他的拙著。他出家后,李某不想拿这类俗书来送他了。 我以前一口气读完你的书,问你这些书所写是真的吗?你说,是虚构的。我说我不相信。你记得吗? 记得。 现在,我依然不相信,你所写的那些情那些爱,是虚构的。 李某无语。李某不知师傅为何要提起这些。那些拙著,那些青涩的文字,青涩的情感,现在,已不值一提。 “每一次遇见都是久别重逢”,你一定看过这句话。 看过。李某看到这句话时,有所感触,现在,听师傅提起,仿佛被电流不轻不重地击了一下。 李某在师傅出家前送给他的拙著,共四本:1996年出版的文集《梅雨时节的美丽》和诗集《邂逅一种心情》,2001年出版的文集《我为你北望中原》和《山村岁月》。其中有大量习作,都与爱情有关。现在,李某是羞于拿那些东西给人看了。那些习作,大多在报刊发表过,1997年李某开始上网,逐渐将其散发于网络。虽然李某当时发稿的一些网站已经消失,但还是能在网上遇见自己的那些习作。网络就这样奇妙,你的一篇作品,发在网上,只要有人喜欢,就可能被天女散花般复制到各处,只是有时会被漏掉署名。 师傅曾说李某这辈子命犯小人,是因为上辈子干过一些坏事,对不起一些人,当然也有些是人家这辈子对不起你,你不用恨他们,一切都有因果。 有朋友在“李乙隆贴吧”上这样说李某:“满腹才华必遭人妒,一身正气定受鬼嫌”,“高洁而生于浊世,君子而命犯小人,其内心之痛苦可想而知”。李某将朋友这些话视为鞭策与鼓励,绝不敢以此自得。拜佛之后,逐渐懂得师傅所讲的因果之道,虽远未彻底摆脱烦恼,但内心之痛苦已减轻了许多。不管遭遇什么,李某只想用佛教精神来关照自身,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究竟李某这辈子将会遇到多少“小人”,师傅没有说。但李某知道会有个数目,不可能无穷无尽。因此当李某遇到“小人”,在苦恼的同时,隐隐又有些开心:我命中的“小人”,又少了一个。李某给“小人”加上引号,是因为李某不想鄙夷他们、记恨他们,不把他们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小人,他们或许在其他方面,在其他人面前,还是个不错的人呢。他们只是李某命中所带的“小人”。 李某在网上发表那么多抨击腐败和丑恶的时评,也难免得罪人。如果持不同意见的人,在观点的层面上反驳李某,即使态度很不友善,只要不是漫骂、诋毁与诬蔑,李某绝不会视之为命中所带的“小人”。 话扯远了。下面,我们回到这部书的主题上。 谢谢你点击了这部书!这一点击,便是你与李某之间的缘,希望是善缘。 序二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 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 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 再路过一人,走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僧人对一个失恋的人道: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已成过去的女朋友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这一衣之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了的人。 前世,究竟是谁小心翼翼地把你掩埋? 有人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延伸: 孟婆说:“行路的人,喝碗孟婆汤解解渴。” 大家都喝了。 于是,那个前世掩埋你的人,在你头脑中消失了。但他,并没有真的消失…… 于是,今生,你在茫茫人海中,众里寻他千百度…… 一息尚存,就别说找不到! 2005年3月李某写了很多短信小说,其中有篇《寻人》,把这种“寻找”写向极致: 烈马伤人,众议杀之,少女救之。 外族入侵,敌首欲占有少女,少女诱其喝醉,刺之,夜逃。敌追兵将至,月下忽见那匹烈马,少女上马,驰如电。此后女与马相依为命。 女逝,马绝食而亡。 女转世为盲女,马转世为犬,终生守卫盲女,为其带路衔物。 经五百年轮回磨难,马得以转世为人,苦寻女孩。 那位出家前称李某为老师、现在李某视他为师傅的和尚,问李某:我以前一口气读完你的书,问你这些书所写是真的吗?你说,是虚构的。我说我不相信。你记得吗? 稍后又说:“每一次遇见都是久别重逢”,你一定看过这句话。 接下来,师傅仿佛忘记了李某的存在,自说自话般,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一个小乞丐,从小父母双亡,四处流浪,天生有悲悯之心,常常照顾老弱病残的乞丐,看到有情众生身陷困苦,总会感同身受,努力去帮其解脱。有一次,看到两头野猪被关在两个铁笼里。那是两头即将生崽的母野猪。那时那地有个邪恶的说法,野猪崽一生下来连洗也不用洗就烤来吃很滋补。小乞丐看着它们饱涨的腹下,隐隐有胎儿的蠕动,又看了看它们无比悲戚的眼睛……在那儿转了许久,终于找到了下手的机会,忙上前,悄悄打开了铁笼……那两头母野猪逃脱了,而小乞丐却被捉住,被打死……那两头母野猪,共产下三十六只小野猪。因为有过被捕的教训,母野猪带着它们的孩子们,走进深山,远离人类。 三十六只小野猪在深山中快快乐乐地成长,过完属于它们畜牲道的一辈子……人身难得,也不知经过多少轮回,终于脱胎换骨,转世成人……有几个是男子,但更多的是女子。而那个小乞丐,转世成了一名将军,本质上不是坏蛋,但由于政治性过强,却不幸跟上了不人性的政治,当然造了一些恶业。某个战役,敌人武器、位置都处上风,他硬逼士兵强攻,死伤无数。敌人打到手软,举白旗投降……命令投降的指挥官后来寿终正寝,成了初地菩萨。将军死后,又转世成人,虽是好人,然宿业未消,故命犯小人,人生坎坷。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有些缘,有些业,是回避不了的,只有去承担,等到缘尽了,业消了,就自然放下了,摆脱了…… 师傅在出家前看我掌纹,就说我这辈子有好多情缘,不是花心,想逃也逃不掉。 也许你会对师傅所讲,嗤之以鼻:荒诞!但如果你能悟出看似正常的世事的种种荒诞,你便不会轻易把看似荒诞的故事视为无稽之谈。 下面要讲的便是,李某命中那三十六只可爱的小野猪。 一篇一篇写时,并没有想过要把它们串起来,更没有想过把它们当成情感自传来展示。文中也确实有虚构的成份,比如,文中的男主角,如果李某在写时,就视之为真实的自我,那未免太自恋、太自以为是了。所以,尽管被师傅点破后,李某用自己的人生线索,把这些情感碎片串起来,但请读者朋友,还是把这些文字当成小说来看吧。请多包涵!谢谢! (2011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