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克文,我在上海XGC集团中交了一位好朋友,他叫小李,是老板的按摩师。他看出老板好像有什么把柄落在党委一帮人手里。我在哪儿工作时,也发现老板好像有点受制于党委一帮人。 不久前,也就是2004年12月,小李告诉我,这家我在那儿工作时员工人数一万多、号称资产25亿元人民币的企业,现在只剩下七八百名员工,许多厂房和机器闲置着,可能要破产了。 小李还说:“党委那帮人在这家企业得到很多好处。企业给他们买车买房子,他们平均每人至少在这家企业刮走两百万元。现在他们都快走光了,就留下老板一个人负担着企业天文数字的债务。” XGC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党委一帮人的工资不是他们党发的,而是企业发的,他们都是高工资,与企业副总裁差不多。这帮人根本不是搞企业经营管理的料,却精于权术,热衷于党同伐异、钩心斗角。我离开XGC时,他们正得势,我料定企业会败在他们手里,没想到败得这么快。 从上海回到汕头,我开了一个小书店,当时还打算办中小学生作文培训班等。8月停业。 时过境迁,现在我不想对那半年的情况做细致地介绍,尽管那半年,就像在上海XGC那一年和重回汕头ASL工作那25个月一样,都写了不少日记,但我可能已经说过了,写这封长信,我不想去翻那些日记的。有写日记时,一般我遇到不愉快的事就会写,平常的日子平和而愉悦,就少写了。如果别人看我的日记,可能会以为我经常不愉快。 2001年春节期间,除还母亲1万元外,我大概还拥有5万多元现金。那个春节出手比较阔绰,给这个几百元,给那个几百元。在汕头、上海往返一次,又花掉了2500元以上,仅飞机票,单程就800多元了,还有托运费、的士费等。在上海工作时就已谈妥的自费出书,是在汕头付的款,两部书共花掉17000元。如果不辞职,我是打算在XGC一万多名员工中售书的,因为常有工友写信给我,说要向我买书。 这样一来,能够投资在书店上仅有3万多元。做书架费用3500元、半年铺租6000元、因提前退租而被房东吃掉的押金3000元,还有那半年的各种日常开支。书店停业时,按批发价计,积存有一万元左右的书。因一时找不到买主,我把书架和书全部搬回家,占用了一间房,这事我可能说过了。 当时平均每月营业额约1700元,其中所“赚”的几百元大概可以应付我和辛贤在店里的伙食和水电。我说过了,当时辛贤十分节俭,两人伙食每天约10元,平均每人5元。 刚从上海回到汕头时,我整天被一股创业的雄心激励着,考虑问题不够沉着周全,而且选店也缺乏经验。就汕头当时以至现在行情,顾客都集中在几家大书店里面,看的多,买的少;小书店生意大都不好,能够勉强维持就不错了。 开书店之前,我买书总是按书价付款,觉得这是天经地义;开了书店,才知道书也是可以讨价还价的。有时不得不打至八折,才把一本书卖掉。 那时候苦了辛贤。他读书读到初三第二学期就不想再读了,被我叫来看店,他兴冲冲就来了。过不了多久,生意的冷清让他的兴致降了下来,可他仍坚持着,与我一起希望着出现转机。 克文,那时候你常到我店里来,夜里与我一起到处去漆写书店广告。生意冷清,叔侄相对无言,黯然神伤,你一来,就带来了欢乐,我们谈得很开心。 那时候秀贤在汕头教育学院读书,也常过来帮忙。后来秀贤去做家庭教师,她说被“家教中心”收去介绍费100元。我在秀贤的鼓动下,也做起“家教中心”来,在报纸上先后投了1600元广告,只收到三个学生。两个给秀贤,一个给她的同学。秀贤在学校当学生会干部,在她的介绍下,学生会请我去演讲,讲文学,我也想借机签名售书。我本来打算带去几十本则可,秀贤估计得过分乐观,在她的同学帮助下,搬去了几百本。后来只售出20本左右。现在想来,仍感尴尬。 书店邻近有位郑老师,也是潮阳人,可能是看到辛贤一个人看着冷冷清清的店,动了同情心。他是初三英语教师,向辛贤订购300本初三英语测试题。我找不到他拿来的版本,他让我重新找一本给他看看,我找来了,他便订了下来。每本5元,共1500元。我硬塞200元给他,还与他交上了朋友。他在我困难时这样扶我一把,曾给我很大鼓舞:如果多交上这样一些教师朋友,书店是可以维持下去的。其实在潮阳,我的教师朋友不少,屈指数来就有30多位。在计划开书店时我就打过这些朋友的主意: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购买一些学习资料的,有些为学生代购;有些为避嫌,让学生自己购买,反而让学生感到麻烦。如果我能说服他们为学生代购,那每学期30多位教师朋友会给我带来多大的营业额,何况朋友还有要好的同事,何况还有些朋友已当了校长。但真正帮得上我的,却是这位以往素昧平生的郑老师。那些教师朋友虽然大多知道我开了书店,但终究未能扶我一把。也许他们还没来得及扶我一把,我的书店就关门大吉了。 在我困难时扶我一把的还有一位陈校长,也是潮阳人,喜爱文学,与我称得上是文友。我给他送去我的两本散文集,他立即通知学校图书馆向我各买了20本,共40本。 一位姓林的文友,在某机关工作,为帮助我,舍近求远来到我书店订购一批奖状。 最值得一提的是几位网友。我把书店经营情况写成日记,发在汕头的E京论坛上,引起了一些网友的注意。有位版主叫朝颜,带来几位网友,其中一位叫布袋和尚,一位叫少年黄药师。他们都是开着小车来的,看来经济状况不错。他们说按我在网上所公布的店址,费尽周折才找到我的书店。布袋和尚一下子买了几百元书。后来布袋和尚自己又来了几次,他朝我笑笑,不跟我说话,只管埋头找书,一本一本从书架上抽下来,往柜台上放。每次他都会买上几百元书,从不要求打折。 ASL公司的行政部Y主任知道我回到汕头,动员老板Y总,邀请我重回ASL工作。开始时工资是每月2000元。有了这笔收入,我本来是想把书店坚持下去的。但我到ASL上班,店里便只有辛贤一个人看店,生意实在冷清,要雇一个人帮助看店会亏得更惨,我便到家乡带来二哥的小女儿照贤。我本来就疼爱侄子、侄女,看到6岁的照贤帮助辛贤看店,心里更加疼爱他们。有时在ASL下班回到店里,看到辛贤在里面做饭,照贤坐在店门口看儿童书,她不识字,看着那些图画,按照她的理解,自言自语,我凄清的心境,掠过一丝暖意。 那时候妻子和女儿住在岳母那边。妻子在商场促销,每月有600元收入。她也常常抽空过来帮助看店。 后来照贤哭着要回家。我和辛贤哄不住她,只好让辛贤带她回去。冷冷清清的店里又只剩下辛贤一个人了。看着他孤寂的样子,我过意不去,就在8月底把书店关了。本来9月就是新学期,书店生意会好些的。 重回ASL工作了25个月,《李乙隆履历》中的记载十分简单: ——2001年7月任汕头ASL公司企划部经理,后兼任助理总经理。复办《ASL》报。 几个月后,Y主任向老板提议把我的工资升至2180元,她没跟我说,我领了工资才知道。又过了几个月,财务部的L主任向老板提议把我的工资增加1000元。老板告知我时,我对老板和L主任深表感谢,但我以工作还没有取得可喜成绩为由,没有接受。后来,负责制工资表的Y主任知道了这回事,便把我的工资填写为3180元,使我的提薪从口头提议变成事实。这些事我可能已经跟你说过了。值得一提的还有,我的工资一下子增加了1000元,而Y主任和L主任的工资多年不变,是2100元吧。 重回ASL工作期间,同事们都能感到我对工作的投入。大家也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振兴企业。关于当时的工作情况和企业情况,说来话长,下面是我2004年2月1日所写的《关于请求暂时离开公司前往深圳的报告》,其中有对那段工作做一个小结。报告正文如下—— 根据企业目前实际情况,本人暂时离开公司,前往深圳协助经销商开发市场,是可行的。理由如下: 本人在公司任助理总经理期间,恰逢企业需要撰写大量文字资料。两三年来,本人为企业写了大量申请报告,致市区两级政府有关领导、农业局、技术监督局、环保局、税务局、科技局、海关、几家银行、牧场和乳品厂所在地街道和居委等,报告内容有请求政府扶持的,有申请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救灾款、修路款的,有关于妥善解决租地事宜和申请退租减租的,有申请减免若干税额的,有申请贷款的,有解决前任法人代表遗留债务的,有应付催讨欠款的,有要求以物抵债的,有申请保留小规模纳税人资格的,有解决前任法人代表在海关的遗留问题的,等等,还有各种合同、协议以及各种临时性通知,再加上我把公司的一切决策、方案、规定文件化,于是便显得有很多文字工作要做。关于本人所写的各种报告所起的作用,我一直认为,它们只是给人家一个帮助我们的借口,真正起作用的,还是Y总多年苦心经营的关系网以及行政办公室、财务部负责人建立起来的关系在起作用,公司为此也付出了一定资金。我写这些报告也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反复强调企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下岗职工就业、提供优质鲜奶满足市民需要等社会效益。我知道那些要帮助我们的部门、领导需要这些说法作为理由。我们在不同时间给他们的报告,都应看作是一份独立的报告,不能因为有些话以前说过了就认为可以不重复了。现在,我在公司电脑上分门别类地留下了大量的这类文字,可供以后撰写同类文字作参考。只要在以前的文字上稍作修改就完全可以应付的事,是用不着我的,一些同事完全能够胜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