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博 客 |  交流平台 |  网站推荐 | 查看跟评 |
 
世界最长的信:我的甲申年及瞻前顾后(九)
  作者:李乙隆 发表日期:2005-07-10 16:44:18

(九)

克文,如果你看到这里,还愿意接着看下去,那么,你的耐心和涵养真的让我肃然起敬。第一次写“长篇”就这样弄,败坏了大家的兴致,今后还会有谁对我所写的长篇感兴趣呢?也许我靠写作谋生之心早已经死了,现在,纯粹是凭着自己的性情写,“写作”于我,纯粹是发泄和排泄,发泄的是一些时评、杂文,排泄的就是这封长信之类的东西。

接下来我觉得不要谈太多的日常事务,琐琐碎碎的,还是接上以前的回忆说下去比较好。我可能已经说过,我到汕头某报社工作,是1994年,肯定是新学年开学之后,也就是在9月1日之后。记得我还教了一段时间的初一语文。这学年我被调为初一语文老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学年我也不用当班主任了。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学校对我的照顾,其实更可能是对我的教学能力和管理学生的能力的否定。我坦然接受学校的安排。那段日子我可能对人生产生了憧憬,觉得自己的苦日子快要熬到头了,因为要转正了。代课老师,名不正言不顺的,转了正,就有了身份,有了保障,工资也会增加不少。申请转正的各种事务,比如填表、笔试、业务评审、体检、送资料,等等,似乎都是在上半年已经做完了。暑假和下半年这一段时间就是等待,从一个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许多人还是看得很重的,视为人生一大转机。即使条件过关,好多人也不敢掉以轻心,怕被不够条件却有关系的人挤掉。许多人热衷于找关系,我也不敢例外。有人找关系行贿,我找关系却没有行贿,因为我行不起贿,只是送了一些水果和香烟,记得当时花费最多的一次送礼是送了两条中华,花去了一个月工资。

即使心里隐隐觉得转正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表面上也不敢高兴得太早,有过很多失败、挫折的我,在胜利没有完全到达之前,在没有把成功紧紧地握在手里之时,我就不敢预支胜利的欢乐,怕成功稍纵即逝,怕好运被欢乐的风吹跑,怕预支来的欢乐是一笔心情的高利贷,要用加倍的痛苦偿还。那时候,我的一位林姓文友被汕头一家报社聘用,县文联的一位作家,也就是介绍我到县城城郊风岗中学代课的作家,在与我谈起林姓文友被报社聘用时,睥睨着我说了一些对我有所触动的话,具体说了些什么话我已忘记,大意就是夸林姓文友的为人和本事,有拿我与他作对比而否定我的意思。我对这位我称为老师的作家一直是尊敬的,即使他对我说过一些势利的话,我也当成是十分正常的。我一点也不认为他当时那样说有什么不好。我在社会底层艰难谋生之时,再难听的话语、再轻蔑的眼神,我都领受过。但这位老师当时对我的轻蔑,不知为何激起了我再次到汕头一家新办报社求职的念头。这家我从1994年11月前后进入、至1997年4月前后因报纸停办而离开的报社,我在前面已经提到,是用某报社来指代的,其所办报纸则以某报代之,下文仍用这个代称。

其实,在文联的这位老师刺激我之前,我向汕头某报社求职也是很用心的。自从在报上看到某报筹备组的招聘广告之后,我先后寄了几次资料,资料中包括措辞恳切的求职信、发表过的文章的复印件、新闻专业大专学历证书的复印件等,因为没有收到回复,便一寄再寄,总认为有行动就有希望,多寄一份资料,就多一份被发现的可能,但所寄资料都如泥牛入海,便自己找上门去,被没有编过一期某报的总编赶了出来。

于我而言,好多时候,求职就是为了谋生,我一直是把求职看得很重的,我是以对待生存的态度来对待求职的。那时候我不知自己除了教书、编辑、写稿,还有什么谋生手段。把写稿作为谋生手段,是指进入一些单位当文书、秘书、资料员、报道员、记者、专业作家什么的。那时候出版业不像现在这样繁荣,如果没有一份工资,单靠稿费过日子是不容易的,那时候没有单纯靠写作过日子的自由撰稿人,业余写作的人则被称为业余作者。“业余作者”还似乎是一种荣誉,在地方上多少会有点名气。县文化馆,也有意在各个公社都培养几个业余作者。在我之前,红场公社就我父亲这样一位业余作者,所以他很自得过,以为红场就数他一支笔。其实我很快就发现,这个地方就你一位业余作者,并不是说你在这个地方写文最好,而是别人没有这个爱好。在父亲之后,在公社改为区公所之后,红场的业余作者就是我,不久又增加了李瑞林。我的朋友李瑞林读师范时就喜爱写作,但没有发表过作品,1985年我在红场区公所工作时,他找上门来,那时候爱好文学的人,很容易走在一起,成为好友。以发表作品论之,我比瑞林出道早,但他的写作水平,很快就超过了我。在我到曲江文化馆工作那段时间,我发现他的文学创作水平有了一个飞跃。这段时间他发表了不少作品,在我手上也发表了一些。那时候发表作品的地方也不多,不像现在。

我写稿的水平,现在我知道实在不怎么样了,这辈子可能写不出什么名堂了,但以前却没有这份自知。在上学的时候,作文成绩常常在班级中名列前茅,昔年没有见过世面,读书也少,很容易夜郎自大,曾为自己的写作水平自得过。可能是1983年,也就是我辍学那年,我在《汕头青少年报》的一次诗歌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其实我写的那首“诗歌”,应称为小快板比较合适,篇幅不长,过去了那么长的时间,我居然还能背下来,我能背下来的拙作很少。现录兹于下,就像人家保留一张自己光屁股的儿时相片,虽然丑,但可作纪念:

月儿挂树梢,四周静悄悄,电影映完弟未回,急得妈妈四处找。

忽闻熟耳歌声飘,瞧,弟弟回来了!妈妈惊喜细盘问,回答好像放鞭炮:

孙悟空除妖,我正看得兴致高,忽然邻座五保姆,又吐又泻病不小。

我招来小强和小宝,七手八脚忙开了。搀扶老姆返回家,又请医生又熬药。

服侍老姆转平安,再回剧院把脏物扫。折腾半天才回家,惹得妈妈多心焦。

妈妈听了微微笑,夸奖弟弟做得好。弟弟低头没吭声,天边朵朵红云烧。

可能是在1984年以后,我在广州出版的《中学生报》和《中学生之友》杂志各发表了一篇学生作文。从投稿到发表,好像隔了半年以上时间。文章是当中学生时写的,发表时,我已经不是学生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在1974年入学,在家乡的小学读了5年小学和1年初一,便到红场中学读初二和初三,1983年9月到两英中学读高中,只读了一学期,就辍学了。准确地说,我辍学时间是1984年年初,而不是履历中所写的1983年底。说是年底,是就农历而言的,我们在农村长大的人,往往习惯于用农历来记得事情。不久又在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木棉花》发表了几首民谣体的东西,在《潮阳文艺》发表了一篇小小说。也可能是在这些时候,我写稿十分勤奋,为伊销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但因先天不足,后天缺乏营养,缺乏高人指点,没能折腾出什么值得一提的东西。我那时候所看到的文学作品,也就是我所吸收的文学养料,就是父亲拿回家的《潮阳文艺》季刊,间或有《汕头日报》的文学副刊。那时候我以《潮阳文艺》中的文章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以《潮阳文艺》的水平作自己写作的目标,以为能在《潮阳文艺》上发表一些东西就很了不起了。父亲在《潮阳文艺》发表一些民谣体的东西,便十分自得,到处吹嘘,以大文人自居,这对我也会有些影响。具体记不起是什么时候,父亲带我到达濠去找他的一位文友,通过这位文友,找到《汕头日报》文学副刊的编辑陈老师,从此之后,我也偶尔能在《汕头日报》文学副刊上发表一些小小说。这在当时的潮阳业余作者群中,是令人瞩目的。那时候我所写的东西,以“小小说”为主,间或写些追求押韵的短“诗”。那时候我很看不惯没有押韵的诗。那时候没有押韵的诗也不像现在这样普遍。那时候我所写的所谓小小说,其实就是一个以“巧合”为主要手法的小故事,语言粗糙,也不懂得重视语言。看文学作品,也只是被故事情节牵着鼻子走,缺乏对语言的感觉。1995年2月到区公所工作,便写了大量的“短新闻”在潮阳广播站和汕头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那时候写得最多的是农民勤劳致富,也写春耕生产、计划生育、封山育林、推广经济作物、调整生产结构什么的。

如果不能从事写、编、教方面的工作,我也不致没有生路可走吧,还可以去打一份小工或回家乡去种田,但我这个人如果去打工和种田可能会活得很困难。因此,在当代课教师转正无望之时,只要一有机会,我便全力以付地向文化事业单位求职。

我艰难谋生、尴尬求职的经历,在1996年所写的一篇题为《三十岁祭》的短文中,有简单粗糙的记述,现摘录几段话如下:

……1987年我回家乡,到学校代课。由于那时公办教师离职者众,师资奇缺,我曾一个人任两个人的课,任教初二、初三两级三班的语文。工资是公办教师的一半。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一些自称是“为政府打工的廉价劳动力”的人,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却满腹牢骚,埋怨社会不公,就是不想想自己终日无所事事,究竟为社会做了些什么。

我一直坚持参加自学考试,用五年的业余时间,以较优秀的成绩取得新闻专业大专学历。文凭满天飞,已经贬值了。我这张姗姗来迟的大专文凭在一些人眼里也许一文不值了,但它却花费了我多少心血呀!不管考风如何,我从不作弊。有些人带薪读书,得到文凭就能得到不少好处。而我的自学是在忙于工作中挤出点滴时间,参加考试所需一切费用,都是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来的,取得了学历却得不到半点实惠。

那次在民办代课教师中考试转正一批公办教师,文化考核我成绩优异,交报名费、试卷费、考评费等,还顺应潮流到那些手握“生杀大权”的领导同志家里去串门。说来惭愧,我到领导家里去肯定是不受欢迎的人,因为别人多是一个“信封”放在兜里,我却是大包小包十分招摇,像探亲或看望病人似的。我转不了正,理由很充分:教龄不足十年。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要让我们这些教龄不足十年的人去参加考试,去凑这份热闹呢!原因很简单:参加考试的人越多,那些领导的门庭越热闹。

| 1 || 2 || 3 | [ 页次:1/3页 ]『上页』『下页
→本文共有评论1篇︱已阅读1363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关闭窗口
发 表 评 论
 姓名:  *         密码: *
 标题:
 内容: *
{ 注意:带“*”的地方一定要填写。}
Copyright © www.liyilong.com
Email:56090138@qq.com   李乙隆微信公众号:liyilong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