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博 客 |  交流平台 |  网站推荐 | 查看跟评 |
 
中学语文一进一出:《曼哈顿街头夜景》VS《包身工》
  作者:李乙隆 发表日期:2004-08-12 13:16:53

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不再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了,我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因为这篇文不合时宜了。

时时刻刻不忘意识形态灌输,是大陆学校的惯技,牵强附会在所不惜,像《包身工》这样的文章,当然是控诉“万恶的旧社会”、“忆苦思甜”的好教材,“通过了解包身工们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今天没有剥削和压迫、自由而富足的幸福生活”。

那么,为什么说它不合时宜呢?

因为强加在它上面的教学目的,经不起这样的一个质问:拿现在的农民工与夏衍笔下的包身工就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薪酬福利等各方面来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会怎么样呢?现在,在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中累死的民工已屡见不鲜,我就不说了。这里只引用8月4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来说明广东一些工厂中工人的劳动生活状况:“每天工作13至14个小时。吃到的菜只有南瓜和胡萝卜,油水很少。有时候还在餐具里发现上一餐的剩饭。”“每天工作到夜里11点多,回到12至16个人一间的宿舍,宿舍里只有一个风扇。”“每周工作六天,底薪450元,但要扣除伙食、住宿费230元,加上加班费,每月能领到的钱是400至500元。”再举今年在报纸看到的两个例子:民工向雇主要工钱,被雇主打断了腿,千里迢迢沿路乞讨爬回家;一帮民工受不了非人的劳动强度和监工的打骂,不要工钱了,只想离开,却被资方派人追赶进了沙漠,九死一生。

丁玲的《曼哈顿街头夜景》却编入中学语文课本。

在《曼哈顿街头夜景》中,丁玲笔下的美国给人的印象只是“一个瑟缩街角、伛偻着腰的老乞丐”,“人家繁荣的经济、发达的科技、民众的高素质,丁作家视而不见或将其处理成一片隐约而狰狞的背景”。有论者认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独立寒秋、孤苦伶仃,是值得同情的,但这种同情从来只指向个人,与他所处的社会制度无涉;而在丁大作家独特的逻辑中,这两者紧密联结在一起,即把一位老人街头求乞“这笔债”算到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头上。

将个案、偶然事件政治化,不是丁作家“独特的逻辑”,是大陆宣传工具的普遍逻辑。偶然出了个好官,就将其作为政治符号大树特树,而忘了他仅是个敬业、尽职、有良心的优秀工作者;出了个烈士,不是党员,就追认为党员,然后称颂其坚定的政治信仰。另一方面,不管出了多少个贪官,都是个案,都是偶然事件,都与政治无关。资本主义社会的乞丐和罪犯,就可以用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里我不太认同“这种同情从来只指向个人,与他所处的社会制度无涉”这个观点,我认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孤苦伶仃”与社会制度多少有点关系。我一直希望有一个福利社会,能够在这些老弱病残的求乞者自愿的情况下将他们统统收容起来,让他们无温饱之忧。

我们国家本来就有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许多“收容救助站”,我们的收容救助站有财政拨款,有社会捐赠,用来收容救助需要帮助的人,当然包括乞丐。但我们的收容救助站真正干的是什么呀?警察将没有暂住证或工作证(人家刚从家乡来到城市,还没找到工作,到哪儿去办暂住证和工作证呀?)的人抓起来,关进有铁门铁窗与监狱差不多的收容站,遣回老家,通知家属交钱放人。农民苦呀,背井离乡到城市去,还没打到工,就被遣回,来回路费,加上“赎金”,对农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怪不得有人要借高利贷才能到收容站“赎人”。2003年6月26日《南方周末》载,在我们的首都,流动人口最害怕的一句话就是“送你去昌平筛沙子”,昌平是北京收容站所在地,筛沙子的目的是让你挣够路费遣你回家,而什么时候才能挣够,无从知道。据被收容过的人向记者介绍说,向警察、护工(收容站工作人员)下跪求饶是常事。你不服是不是?“关进某号房,往死里整”(孙志刚案中某护工语)。在孙志刚之前,不知有过多少“孙志刚”,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就读过一篇报道:《湖南一收容所骇人内幕 不交钱竟被活活打死》。6月26日《南方周末》载,安徽潜山县梅城镇冯彩云的儿子徐英东1999年在北京被收容后下落不明,4年来70多岁的老母亲多次上北京寻找儿子,希望交钱领人,一直未能找到,“奔波和伤心使老人变得迟缓了”。

“收容遣送制度”已被扫进历史,不必去说它了,就说乞丐吧,难道我们没有老弱病残的求乞者流落街头吗?我们广东省就有不少来自外省的乞丐,但在执政者眼里及他们手中的舆论工具上,中国的乞丐不是乞丐,不是走投无路的失业者,不是缺乏其它生存能力的老弱病残,而是骗取同情心的骗子,是想不劳而获的懒汉。有些地方正在实行或准备实行禁乞。据4月2日《南方都市报》第一版图片报道中称:羊城“禁乞”首日,共出动1800名城管人员进行“禁乞”。

《曼哈顿街头夜景》中还说:“曼哈顿是大亨们的天下,他们操纵着股票的升降。” 针对此论,我们可以对将此文编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有关人士发问道:他们想灌输给学生怎样的“股票观”?

股市有风险,也有黑暗,但最黑暗的绝不是在美国。

据7月24日《南方都市报》社论《上市公司整体失信,股市危机难见转机》一文称,中国全部上市公司信任度平均值为35.6%,最高值为51.85%。上市公司为何整体失信?不管是中介机构还是上市公司,政府都一直实行严格地进入管制,结果管制成为一种权力寻租活动,证券监管机构成了金融业腐败最严重的部门。政府的管制、官僚的审批还总会产生逆向淘汰机制。申请上市的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公关”。那些真正具有赢利能力的遵纪守法的企业,不愿意从事这种公关活动,因而无法上市。

                                (2004年8月)

附记:此文后面评论《曼哈顿街头夜景》的大部分文字,摘自作者另一篇文章《2003年7月号〈杂文选刊〉摘评》。概括、提炼别人的观点,我总会说明出处;直接引用别人的文字,除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古诗、名言、熟语外,我总会加上引号。但引用自己以前发表过的文字和观点,有时没有做必要的说明,也可能会引起误会的。此文在网上发表后,就有人误会了,故附上这段文字。

                               (2004年8月)

→本文共有评论16篇︱已阅读1560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关闭窗口
发 表 评 论
 姓名:  *         密码: *
 标题:
 内容: *
{ 注意:带“*”的地方一定要填写。}
Copyright © www.liyilong.com
Email:56090138@qq.com   李乙隆微信公众号:liyilong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