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被“炒”得炙手可热的东西,比如畅销书、流行歌,我不敢存较高的期望值,当然我也不拒绝,为了表明自己凡俗,我也会追风,也会将其作为闲谈的材料。我往往还会对此类东西“买椟还珠”,想学习的是其包装艺术、炒作伎俩。 写此文的由头是朋友的公司买了几十本《谁动了我的奶酪》,送给管理人员看,我与其过从甚密,也分得一本,看到大家都在谈论此书,报纸也不惜版面推广,便花了两个多小时把它看完。准确地说,是一本小册子。剔掉大而无当的序言(将其视为广告便不致让胃不舒服),以及炒作这本书的《故事背后的故事》,还有可有可无的“同学会”(用于导入及讨论),这个故事本身也就一万字左右。将其硬撑为三印张、四万字的书,除了加上上面那些内容,美编也花了点“注水”工夫,不断地重复一个奶酪图形,改变的是图中一句标志式的“警句”,占去了不少篇幅。上面那些被我“删除”的内容,其实也是这本书畅销的主要因素。倘若把这个寓言故事收进一本寓言故事集放进文学类书中,能找到“卖点”吗?其畅销的因素当然离不开封面封底的“强力包装”:“全球第一畅销书”,“销量超过二千万册”,“一个在工作或生活上处理变化的绝妙办法”,罗列了八十多家“正在以本书中的理念指导员工”的著名机构。我不知道“全球第一畅销书”是如何评定的,反正我已在不下十本的书上看到这句话在其封皮上“爆炸”开来。对其所列机构,还有书中所举例的那个节目主持人,我还是喜欢粗浅地理解为“互动广告”。如果我或我所供职的企业够成功、够著名,如果我与本书的作者或出版商达成某项“共识”,我或我所供职的企业也可忝列其中,哪管此书是否曾经使我在山穷水尽之时柳暗花明,是否真的是我迷航时的灯塔、迷途时的北斗。 说了这么多,似乎还没扯到正题:此书究竟讲述什么理念?问题很简单,我把那些奶酪上的“警句”摘录如下就是了:1、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2、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3、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4、当你超越了恐惧,你会感到轻松自在;5、在找到奶酪之前,想像你正在享用奶酪;6、越早放弃旧的奶酪,就会越早发现新的奶酪;7、在迷宫中搜寻比呆在没有奶酪的地方安全;8、陈旧的信念不会帮助你找到新的奶酪;9、尽早注意细小的变化,有助于你适应即将来临的更大变化。 也可以这样表达,这本书想要告诉你的是: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迷宫时代,你不要害怕变化,要预见变化,追踪变化,适应变化,并在被动地适应变化的基础上,寻求变化,享受变化。 我对其不以为然,不是它说得不对,而是它的简单,它只是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把人人皆知的道理复述一遍。作者及其推广者“高明”之处在于,早已预见到“我这类读者”:“一开始,我被这个故事显而易见的简单给激怒了,它就像小时候听腻了的那些寓言一样。”并对“我这类人”嘲讽一番:也有人说他们没有从中得益,他们觉得自己懂得太多,不需要再学习什么,他们甚至假装看不到如此多的人正从中受益;一位呆板的从不愿意变化的主管说:“读这个故事只是浪费时间。” 书中所述:有个主持人,一直负责田径项目的报道,有一天老板安排他报道跳水,他对这种变化既吃惊又难过,而且忿忿不平,“他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一团糟”。就在这时,他听到这个故事,迅速调整自己,适应变化,走上不断成功之路。这个故事真的有如此巫咒般的魔力吗?那个主持人没有听到这个故事就真的会一直糟下去吗?我不相信!面对突而其来认为于己不利的变化,一开始吃惊、难过、难以接受都是正常反应吧,尤其是生活比较安稳的人。没有听到这个故事,他也会一步一步走过来并逐渐释放出适应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也许是潜能,在变化之前他并不清楚,为应付变化而焕发;也许是本能,比如在国营企业呆了几十年的下岗职工,安稳的工作环境使他产生了依赖、产生了懒性,刚一下岗,“伤心总是难免的”,但为了生计,总得去“揾食”;也许本来就有这种能力,应付变化只是使他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比如那位体育节日主持人本来就是体育节目主持人,其变化仅是体育项目的改变,与下岗职工面对的变化不可同日而语。 在我的朋友圈中,我是变化最多的人,而且这些变化不少是主动求变的,穷则思变,只是一种生存本能,用不着谁教我!说老实话,我羡慕安稳、富足的生活,我主动求变最多却最害怕变化。对变化的恐惧,也就是对失去奶酪的恐惧,使我对变化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因之我总能敏锐地预见变化。奶酪在我这里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也可以是一份财产,我希望我的奶酪越来越硕大越来越美味,能使我的家庭从温饱型过渡到小康型,因之我也从适应变化上升到寻求变化的阶段,当然还没有也许不可能达到享受变化的境界,因为动荡不安的变化对我而言主要是意志的磨练,享受无从谈起。变化破坏了我精神的安定,蚕食我求学的时间,还影响了我的健康(我的身体是需要静养的)。我寻求变化不是想享受变化本身,而是要享受变化的结果——更丰富更可口的奶酪——我的小康之家。当然,用不着这位美国佬(本书作者)教我,我也知道:生活还会发生变化,现在所拥有的奶酪有可能会消失。我也懂得做好应变的准备——提高自己应变的实力和技能,做好尽可能充足的“奶酪储备”,通过社会关系预备下几条“通向奶酷之路”:比如存了点钱,买了保险,万一自己失了业、自己或家人生了病能应付自如;比如在《汕头特区工商时报》工作时认识了银行的赵生,通过赵生认识了一位老板,并且为这位老板办了点事,显示出一点才干,报社倒闭,许多同事一时找不到工作,我却已在新单位里领到了工资。现在我十分忠诚十分卖力的供职于一家公司,忠诚与卖力并不妨碍我预备另一条“奶酪之路”,通过在广告公司风生水起的朋友陈生做了一些铺垫,我的一点能力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了在另一位老板面前表现的机会。如果要感谢,我就得感谢这些朋友。如果要说说什么故事对我上面这些举措有过影响,那便是我们的国产故事“狡兔三窟”。如果精心策划与包装,“狡兔三窟”也可以成为成功宝典、就业谋略、处世指南,成为一本畅销书的核心。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除了讲述上面那些我认为简单而正确的道理外,还有一些观点我不敢苟同,那就是处理问题的简单化,为了快捷行动而简单对待变化,否定对变化的分析。快捷行动是对的,一定的分析也是必要的。 在你失去或者还没有奶酪的时候,充满憧憬(想像正在享受奶酪)地去寻找奶酪。如果你已经在这样做了,你就不必为这本书花去9.8元和两三个小时,把钱和时间用在寻找奶酪的路上吧。 (2002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