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本市电台晚间节目有一个叫“心情故事”的小版块,办得不错,很隽永的,试着听听,竟迷上了。有一晚就听到自己在晚报上发表的一篇千字文,倾诉几年前一段美丽的忧伤。在女主持人充满魅力的声音中,我的文字熠熠闪光,我的心情婉约动人,尤其是文章读完之后那意犹未尽的感觉,而在这时用心良苦的主持人播放了一首很抒情的感伤歌曲,与文章内容、格调十分贴切,仿佛电视剧中的片尾曲,如怨如诉,不绝如缕…… 从此,我记下了这个主持人的名字,并给她寄去一些合式的稿件,于是“心情故事”便以专栏的形式推出“李乙隆情感时空”,每周两篇。由于主持人的声情并茂,加上背景音乐的玲珑剔透,以及开头、结尾优美、感人的流行歌曲的烘托,居然颇受欢迎。有不少听众通过主持人转信给我,使我深受鼓舞。 后来我的文章结集出版,并将在市文联与新华书店联合主办的作家签名售书活动中叨陪末座。由于参加活动的作家大多颇具名气,只有我无名小卒一个,不免心怀忐忑,怕在热烈的场面中受到冷落,跌落尴尬的泥坑。于是我投稿给她时附信倾吐了自己的隐忧。她很快回信给我,为我鼓劲壮胆,于是我“豁出去了”。 在签名售书前的一段时间,她在“李乙隆情感时空”播完之后,预告了我将参加该活动的消息。 签名售书那天,整体气氛颇为热烈,有些党政机关领导前来看望外地来的知名作家,宣传、文化部门也组织了一些学校的文学社团前来捧场。我果然受到冷落。 就在这时,一个十分清秀的女孩径自向我走来,递上一份名单,说是一些外地朋友托她来买。我甚觉诧异,却也不容细想,埋头签起名来。周围常有镁光灯闪烁,我也不敢奢想有哪个镜头正对着我。 开了一个好头之后,我的局面打开了。有一个学生模样的挤到我的面前,拿起我的书一看,回头朝他的伙伴们唤:“李乙隆在这里!”一下子拥来了五六个人。 其他作家的前面都贴有一份作者简介,不知是主办单位故意冷落还是一时疏忽,我成了例外。想向我买书的读者,须看到我书上的署名才知道我在这儿。 我的前面拥挤起来了。 几天后,本市的广播电视周报上,登了我签名售书的照片,报道了我签名售书的情况。文中提到,“心情故事”的主持人,为外地的五十多位听众,购买我的书。 我立即想起那位十分清秀的女孩,心里漾起了阵阵暖意。 (1998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