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博 客 |  交流平台 |  网站推荐 | 查看跟评 |
 
哪些平台值得李某感恩?
  作者:李乙隆 发表日期:2025-03-08 21:31:05

李某小人物一个,难道上了传说中的黑名单?各平台对李某的账号长期限制,比如有个平台,李某在十多年前刚有此平台时就成为其用户并有点人气,半年内获得三万多粉丝,被限制后,只有几个铁粉能刷到并转、赞李某所发的东西,其他用户刷不到,于是十多年过去了,李某依然是三万多粉丝。李某也似乎习惯了自己在一些平台,坐在冷板凳上,看着自己的观点、文字被别人剽窃、“洗稿”(也可能是英雄同见)而大热。今年2月10日起,开始把文字制成视频去发,一段时间后,逐渐有了点人气,有的作品在某平台大热,曾一天获得三十万播放量、近一万个赞,眼看李某的账号就要热起来了,可平台发来个“三限”(限历史作品展示、限新发作品展示、限被搜索)通知,正在快速上升的人气霍然而止。此通知没有写上期限,便可能是“无期徒刑”。李某好沮丧,好绝望。李某不是已经习惯冷板凳了吗?其实不是习惯,是麻木。被某平台唤醒了希望,可某平台又扼杀了李某的希望。某平台坏吗?其他平台没有什么“三限”通知就把李某打进“冷宫”,李某起初还以为自己不热的原因在自己身上,后来虽心有不甘,却也习惯了。这些平台不坏吗?体谅地说,都不坏,只是环境使然。李某为什么会被这样对待?只因为李某自1989年以来,致力于宣扬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反对强权、特权。李某的希望,其实就是这片土地的美好未来。

2024年6月10日后所发几条视频作品在各平台大多能火,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这也验证了李某的一个自我估计:各平台只要不对李某进行限制,能像对待其他优质用户一样,给李某一点流量,李某的各号早火了。近期火了一些作品,李某却一点不敢高兴,总担心稍有人气就被删除被封号。活得好憋屈呀!自己不火,看着许多很平庸的号、很低质的内容大火,看着剽窃者大火,当然憋屈。自己所发的一些内容火了,粉丝数不再万年不变,有所上升,应该高兴才对。可以往的经历,让李某担忧。被删除被封号,多是“小人告密”所致。内容本非秘密,也不违法,可小人不断举报。反普世价值者约占成年人口九成,各平台处理举报的人中,反普世价值者可能占八成。看到多人举报,便删除、封号了。如果遇到个好人,不屏蔽,不删除,不封号,只对热起来而被不断举报的合法内容进行临时性限流,那是不错的,如果再精准些,只让举报者看不到了,让其他人照样能看到,那更好!李某以前总不拉黑小人,不删除他们跟在李某作品后面的恶评、谩骂(只删除那些“死全家”之类极恶毒的诅咒),一是把他们当成公民教育的对象,一是通过他们的言论能更全面了解民意,一是他们也能为李某带来人气。2024年李某开始拉黑小人,删除他们的评论、谩骂,李某认为这样做,能减少举报者,能让自己的作品后面有一个好的“场”。这样做最大的坏处是,让一些人误解了民意。一个号、一个作品长期很冷,但作品长期保留着,刷不到,进入主页还是能看到的,与一个号、一个作品大热,被封被删,烟消云散,哪种好呢?李某倒偏爱前一种。

与几位朋友闲聊时向他们推荐某平台,说某平台没有自阉,李某许多作品没被删除、屏蔽,人气颇旺。朋友们注册某平后找到李某账号,一看:李某吹牛,李某在某平台的作品很少,人气很低。李某用他们的账号来看李某的账号,差点气死,稍热起来的作品全被屏蔽了。平台也不通知李某,也没有在作品上显示已屏蔽,偷偷摸摸地把人家的作品屏蔽了。估计还有平台这样干,李某之所以没有发现,是因为平台对李某进行限流,人气极低,被小人举报而被屏蔽、删除的相应也少了。那些作品一点问题都没有,所谓“敏感”之类完全凭举报者及平台管理员的个人主观。因为热过,必定被剽窃了,剽窃者们用人工智能写作软件进行“洗稿”,发出来后,有的很热,李某总能刷到。整个社会,都是小人。小人举报,小人剽窃,平台总站在小人一边。李某多次说过,与其一热起来就被屏蔽、删除甚至封号,宁可没有人气而作品、账号一直存在,总有一天,会大热于天下(当然,还需要平台去解除限制),因为不可能永远是小人得势。写到这里,看向窗外:天快亮了!可临近天亮还尿床的人很多。

李某发现,任何有一定人气的平台,不管李某用实名号还是工作号、小号发作品,只要平台公正对待李某的作品,李某的作品必定大热。不管作品多么温和,只要属于普世价值而不是中国特色的,大热之后必定有大量小人谩骂并举报。李某感恩一些平台没有完全站在小人一边,没有屏蔽、删除、封号,没有给李某发来让人厌烦的违规通知(本来就没有违规),没有出现什么“账号异常”之类,只是压一压作品热度。最好的做法是让那些谩骂及举报李某者看不到李某作品,不知是否有平台这样做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技术上大多平台能达到精准推流,让用户只看到他们喜欢的东西。李某也自知能力所限,不可能启蒙所有人,佛度有缘人,李某从2024年2月起开始拉黑蠢坏者、删除恶意的评论。三人成虎,让大量蠢坏者不断恶评、举报,不管是平台的员工还是人工智能,都可能对李某的账号及作品做出严重不公的处理,甚至封号。李某感恩并祝愿比较公正对待李某账号及作品的平台及其员工前景光明!支持李某者,必定走向美好!

什么平台最好,最值得李某感恩、祝愿呢?第一,公正对待李某作品,大热之后,李某被九成用户谩骂、举报,平台不理会,李某也不理会,因为那些作品只是宣扬普世价值,并不违规犯法,不可能毁了平台、毁了李某自己。但没有一个平台敢这样,李某也便不敢这样任人谩骂、举报而不拉黑小人了。第二,让李某的作品大热之后,不屏蔽,更不删除,不让李某的账号“状态异常”,更不封号,只是通过技术手段让成千上万的举报者看不到李某作品,李某自己也努力去删评、拉黑。这一类平台未出现。第三、让李某的作品稍热之后便压下来,不屏蔽不删除,未出现这样的平台;尽量不屏蔽不删除,偶尔会屏蔽删除,已有平台这样对待李某,属于较友善的平台。第四,让李某的账号极冷,从不屏蔽、删除,保全李某所有作品,未出现这样的平台;偶尔会屏蔽删除,已有平台这样对待李某。对待李某极坏的,它们的结局肯定不好。

作品稍热,删评拉黑的工作量便会很大。看到恶评也让李某看到想像不出来的说法,比如:李某谴责哈马斯恐袭、希望以色列精准反恐、斩首恐怖头目,便被他们视为势利小人,慕富嫌贫,欺软怕硬,他们认为邪恶的哈马斯是软的是贫的是正义的;李某呼吁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会被他们视为媚富,为富人说话,因为他们自己没有什么财产需要保护,他们不知道杀地主分田地的人最后连自己本来的一点田地都失去了;当李某反特权时,又被他们歪曲为仇富,因为特权者都是富人。删恶评也有好处,那就是防止物以类聚。

进入视频号,有“关注”、“朋友”、“推荐”三个赛道。自己把作品分享到“朋友圈”,便会出现在这里,只有“朋友”能刷到,他们一般不会点赞、评论,甚至没打开,所以,出现在这里的作品很冷。最好是被推荐。如果粉丝很多,也就是关注你的人很多,那么,出现在“关注”赛道中也会热。最没用的,就是“朋友”。所以有人不断说,作品发后别分享至朋友圈。但李某不相信这个。最近,真的只在“朋友”赛道中才能刷到李某作品,很冷。李某总以为是因为敏感才得不到推荐,甚至被限流。但有的并不敏感,且在其他平台大热。所以,李某觉得,因敏感被限流有可能,被平台人工智能划进“朋友”赛道中,也有可能。假如两千“朋友”点赞、评论,他们的“朋友”便会刷到,如此不断往外传,也会热。但李某的“朋友”是不会这样的。李某的作品获得推荐时,一个作品便可获得十几万播放量,几千个点赞,为账号带来上千粉丝,得不到推荐,只在“朋友”赛道出现,播放量几十,点赞的几个,往往是李某自己的小号在点赞。一个账号一旦被划进“朋友”赛道,就废了。

李某被某平台认证为“原创首发作者”,有稿费,为何申请注销这个认证?因为一些内容一热起来,就被平台以“内容不宜传播”为由或者谎称“未过审”(明明已过审并热起来了)删除了,而这些热起来的内容,百分之百已被小人抄袭,没有被认证为“原创首发作者”时,李某可以一稿多发,认证后,发后72小时后才能发于其他平台,有时忘了发,即使记得去发,发表时间也在抄袭者之后了。还有个原因,一热起来被小人抄袭去发于其他平台,平台很快会搜索到,有时会为李某维权,让抄袭者删除,有时会反过来指责李某违规,一稿多发,扣稿费,扣信用分,李某申诉,必须拿出有力证据,证明那些小人不是李某。这该如何证明?能让小人们自己站出来说他们是无耻的抄袭者,不是李某一稿多发吗?能去各平台查小人们的ip地址及注册资料吗?这要付出多少成本?对李某而言,有些内容一热起来就被删除,远不如不热不删除,这些内容本来就不违法不违规,只是暂时被定性为“不宜传播”,只要天理还在,总有一天会广为传播的。

以上文字,原为8则“李乙隆语录”。“李某”是李乙隆自称。继《李乙隆快语》《李乙隆微观天下》之后,《李乙隆语录》已发了2100则左右。

                                   (2024年9月)

→本文共有评论0篇︱已阅读32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关闭窗口
发 表 评 论
 姓名:  *         密码: *
 标题:
 内容: *
{ 注意:带“*”的地方一定要填写。}
Copyright © www.liyilong.com
Email:56090138@qq.com   李乙隆微信公众号:liyilong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