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博 客 |  交流平台 |  网站推荐 | 查看跟评 |
 
佛教小故事五百则(1-25)
  作者:李乙隆 发表日期:2018-03-23 19:25:29

李乙隆 搜集整理

说明:此类文字肯定不是原创,但也不是转载、编辑、摘录,而是搜集整理。发在网上,“作者”栏上的署名,不是作者,而是搜集整理者。

(001)弟子问:“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相信呢?”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看不见,只好说:“我看不见。”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弟子发现,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002)佛陀一进房门,只见一尊佛像离座起身,前来迎接。佛陀用法眼观这佛像来历,心中释然,便恭敬地对佛像说:“请您坐回原来的座位吧。” 随即,佛陀对众弟子道:“我涅檠后,此佛像可以为弟子们做法事。”

(003)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时,有位比丘常在树林中诵经。有只鸟儿非常喜欢听,着了迷,以至于失去警惕性被猎人射杀。由于常听佛经累积善根,它投生天宫,成为一位相貌庄严的天人。

(004)有一个人问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想成佛,一定要立下志愿普渡众生呢?”佛回答:“就拿一棵树来说,众生是树根,菩萨是树的花,佛是树的果,要想开花结果,一定要努力灌溉树的根,爱护它、照顾它,否则,根部一受损害,树就要枯萎了,又怎能开花结果呢?”

(005)一人去寺庙参拜观世音菩萨,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那人与供台上的观世音菩萨塑像一模一样。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世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006)一高僧静坐入定,见一徒弟再过七天就要死了,便打发他回家看看父母。十天后,小和尚竟然回来了。高僧感到奇怪,再次入定,观察是何缘故。只见小和尚在回家路上,看见一个将要被雨水淹没的蚁洞,忙脱下衣服,挡住雨水,避免蚂蚁遭灾。

(007)“等我有钱以后一定广为布施。”“等你有钱以后再行布施,那你永远不会有钱,也不会布施。”“为什么呢?”“因为富有从布施中来呀!”“我很穷,该怎么布施呢?”禅师从那人碗里夹起一粒米说:“以一颗爱心,从施舍一粒米做起。”

(008)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禅师问:“你到这儿来干什么?”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你修自己去吧。”

(009)一位法国大学生在火车上见一老人手执念珠念念有词,便对老人说:“你还信这过时的东西?请留下地址,我寄些书给你看,去了解科学吧。”于是,老人递上一张名片,学生接过一看,名片上写着“路易士.巴斯德,巴黎科学研究院院长”。科学的终极是哲学,而哲学的终极是佛法。

(010)一人路过海滩看见一尊被人丢弃的佛像,他很恭敬地把佛像供在石头上,他成就了。第二个人看到佛像放在石头上,怕被雨水淋湿,就把自己的鞋脱下来罩在佛像上,他成就了。第三个人看到鞋子罩着佛像,觉得不恭敬,赶紧把鞋扔了,他成就了。我们学佛最重要的是发心。修行也是修心。

(011)高僧与师弟正要趟水过河,看到一年轻姑娘也要过河又不愿被水湿了衣裳。高僧说:“过来吧,我抱你过河。”于是高僧就抱着姑娘过河。晚上,师弟忍不住问高僧:“师兄,咱们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么抱着姑娘过河?” 高僧问:“过了河我就把她放下了,你为什么还抱着她呢?”

(012)百丈禅师跟僧众一起在田头劳作。忽然有个和尚,听到了寺中鼓鸣,扛起钁头大笑便归。百丈禅师说:“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百丈禅师回寺院后,就问那和尚:“你刚才悟到什么道理了?”和尚说:“刚才肚子饥,听到鼓声就回来吃饭。”师乃笑。

(013)山上住着老和尚和喜欢抱怨的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煮了一顿好菜,小和尚边吃边抱怨,说下山路不好走,寺院香火不旺。小和尚说完,老和尚问:“菜味道如何? ”小和尚答:“光顾说话没留意。”老和尚让他再品味,小和尚说味道真好。老和尚微微一笑说:“当你在不停抱怨时,就会忘了享受当下的乐趣。”

(014)弟子问:“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候对人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师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等人用隐喻,讲分寸,他受不了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只配用世俗礼节待他。”

(015)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心境似湖,抱怨全无。”

(016)有人问僧:“您总是在修行,通过修行,您得到了什么?”僧答:“什么都没有得到。”他再问:“那您还修行做什么呢?”僧微笑着说:“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失去的东西。我慢慢地失去了埋怨、依赖、纠结、狭隘、挑剔。”修行的真谛不是加法,而是减法,提升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知道惭愧、放下!

(017)和尚和屠夫是好朋友。和尚天天早起念经,屠夫早起杀猪。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们约定早上互相叫对方起床。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上天道,和尚下地狱。为什么?因为屠夫叫和尚起来念经,和尚叫屠夫起来杀生。

(018)有一个非常丑陋的夜叉,别人每骂她一句,她的相貌就漂亮一分,别人不断骂她,她竟然越变越好看。有人骂你,要感谢他来帮你消除业障,告诉自己,你正像那个丑陋的夜叉一样不断在变美。生命中促使人进步的,往往是你的敌人和苦难。

(019)战乱中,士兵正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僧。老僧问:“可以等一下吗?”说罢腾空而起,落地时盘腿而坐,瞬间他已坐化了,眼角还挂着一滴泪。他为什么如此呢?原来,佛经中记载,杀圣者要堕入地狱,老僧悲悯这位士兵,为免他造下恶业,宁可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那眼角的泪正是对众生的大悲。

(020)方丈救了轻生者,那人说:“不必费心救我,我不想再活了。”方丈:“我制止不了你,可你的债还了吗?”那人说:“我没借债。”方丈:“你的生命借自父母,你的吃穿借自天地,你的知识借自老师,你都偿还他们了吗?”那人说:“如何才能偿还?”方丈:“两字足够:珍惜。”唯有珍惜,才能感知生命的厚重。

(021)净尘问:“请问师父何为观心如镜?为何人要学镜?”禅师笑:“镜有三优,你却做不到。”净尘说:“请师父开示!”禅师答:“镜能映相,过不留影,你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镜映真实不分贵贱,你能做到面对乞丐与国王同样恭敬吗?镜映红绿自不变色,你能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吗?”

(022)禅院草枯,小和尚央师撒籽。师:“天凉再说,随时。”仲秋撒种,被风卷去不少,小和尚急。师:“没事,吹走多空壳,随性。”撒完种,鸟来啄,小和尚打鸟。师:“钻得深鸟吃不到,随遇。”夜半秋雨,小和尚忧。师:“冲哪哪发芽,随缘。”一周后满园青嫩,小和尚喜。师:“该有的跑不掉,随喜。”

(023)有人见李乙隆居士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劝道:“先生乃学佛之人,何不放下!”李居士笑道:“执着与放下本相对而言,勿执于一端;我们不放下衣服,是因为穿着衣服让我们更自在;放不下时,且拿着吧!”

(024)同游者见鱼篮观音塑像,甚为不解:“难道菩萨也打鱼?”李乙隆居士笑道:“因实相妙理极深极妙,众生水平太低,无法相信与接受,所以需要方便诱导。这个‘诱’字,最善巧的莫过于观世音菩萨‘先以欲勾牵,后令入正道’。众生所需的是欲,以此为钩来牵引众生,就是方便。而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他们入正道。”

(025)某位前学生见李乙隆居士的文章后面,多了一个“赏”字按钮,点之可施钱,认为有辱斯文。李居士笑道:“年轻时,李某曾梦想背一把吉他浪迹天涯,扛一肩明月四海为家,卖艺为生。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很羡慕佛陀这种境界。君子不取非义之财,不吃嗟来之食,职场上倒有诸多非义之财嗟来之食,李某弃之。但人家若以欢喜心布施,何不给人布施的机会!”

(2016年3月整理)

→本文共有评论0篇︱已阅读742次 查看本文的评论』 『关闭窗口
发 表 评 论
 姓名:  *         密码: *
 标题:
 内容: *
{ 注意:带“*”的地方一定要填写。}
Copyright © www.liyilong.com
Email:56090138@qq.com   李乙隆微信公众号:liyilongzuo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