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平台帮助
dvbbs

>>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李乙隆交流平台南山月沙龙『评论杂谈』 → [转帖]“贪官马戏”为什么大行其道

您是本帖的第 309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贪官马戏”为什么大行其道
阿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267
积分:541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6-06-08
楼主
 用支付宝给阿明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阿明

发贴心情
[转帖]“贪官马戏”为什么大行其道

“贪官马戏”为什么大行其道

2006-10-23 09:22:00 来源: 南方报业网  
  媒体思想之熊培云专栏

  湖南株洲市商业银行原副行长黄石山,几年前因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亿元,在2005年被判有期徒刑12年。最近他在狱中出了一本自传体长篇小说《红唇咒吻》,引起关注。

  然而,这只是本杜撰的小说,因为黄石山自辩“入狱后根本没写一个字!这个报道80%失实”。为此,黄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就自己名誉权提起民事诉讼。“贪官”打名誉权官司,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此前不久,湖北枣阳市原市长尹冬桂便打了这样一场名誉侵权官司并且被判胜诉。被告是一些对其私生活添油加醋的媒体,这些媒体抓住尹冬桂的“生活作风问题”,捕风捉影地声称她曾与100多个男人有染,甚至更有令人瞠目的“准确数字”:308个——仿佛该作者亲临了女市长“染生活”的所有现场。

  从权利的角度来说,谁也不能否认,即使是那些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罪犯,他们仍然享有自己最基本的民事权利,享有自己的名誉权与人格尊严。

  然而问题并不仅限于此。贪官娱乐化、马戏化的倾向,同样流露出大众对信息传播与舆论手段的种种态度。

  平心而论,当下许多关于落马贪官的桃色新闻更像是充满文字暴力的戏剧。种种想当然的、粗制滥造的情节,一方面暴露了公众对相关信息的饥不择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以吸引眼球为目标的大众媒体“娱乐至死”的偏好。无疑,丑闻细节的编造者与大众媒体一样,更多只是产品提供者,而受众对真相或“疑似真相”的需求同样会再次激发他们的斗志。

  不容忽视的是,“丑闻明星”在媒体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同样迎合两个政治上的原因。一方面,妖魔化与色情化腐败分子有助于公权力与其划清界线,撇清制度原罪,仿佛贪污腐化只是源于个体欲望;另一方面,大众需要“政治八卦”,而在报章上公开谈论落马贪官声色犬马的生活是民众惟一合法的“政治八卦”。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在专制国家里人们几乎不懂什么叫讽刺文字。在这种国家里,一面由于软弱,一面由于无知,人们既无才能,也不愿意去写讽刺文字……而在民主国家,讽刺文字通常是写来反对有权势的人的……”无疑,种种夸大与臆想使许多关于贪官的报道更具有“讽刺文字”的意味。它们的存在见证了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由于现阶段公权力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所谓“讽刺文字”,仍只局限于对落马者的讽刺。事实上,这也是人们对余秋雨在陈良宇倒台后开始批评陈良宇的道德勇气嗤之以鼻的原因所在。

  贪官落马前的神秘生活无疑会激起普罗大众的好奇心。当人们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这些信息时,那些夸大其辞的报道同样会给他们带来阅读快感,这无疑是一种文字或者审美上的报复。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政府与官员的事前监督得不到有效履行(举例说近日重庆又有不让上访者登飞机的丑闻发生),一旦有官员落马,这种“文字上的报复”同样会成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一种走向前台。尽管这是一种“马后炮”式的监督倒置,但是它会给民众带来心理补偿。

  当然,这种带有意淫成分的、被夸大的揭丑叙事与阅读同样伴生着另一种危险性。当人们心平气和地坐在沙发上品味同代贪官的那些风流韵事时,仿佛又将自己抛离了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并渐渐淡化自己对不道德政治的批判,而醉心于可以观赏的马戏,忘记社会的疼痛。显然,这种倾向已经愈演愈烈,有人甚至在网上排出了贪官情妇的吉尼斯榜。“贪官马戏”大行其道的背面真实,或许正是人们对层出不穷的腐败案采取了一种麻木不仁、听之任之的态度。

  (作者系资深时事评论员)

  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南方都市报)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6-10-23 11:01:31

 1   1   1/1页      1    



Copyright ©www.liyilong.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