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时,中国实体经济正在咬牙度过严冬,是否能正确理解我们的危机与机遇,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在金融海啸的巨浪中力挽狂澜。在人心惶惶的泥沼中跋涉前行,我们需要振作信心。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传达温家宝重要讲话时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加剧和蔓延不仅影响虚拟经济,而且影响实体经济,中国经济也遭受了严重影响。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出台,货币总量限制放松,4万亿的财政投资蓄势待发,各种扶持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密集提出,无不表明有形之手已经握住颤抖的无形之手。当此时刻,作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中国制造必须客观审视自身,万不可自乱阵脚。
虽然在2007年乃至更早,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就已经难以为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实体经济走向穷途,恰恰相反,这不过是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时期的必经之路,应对得当,将为中国制造奠定根基。依靠低资源价格确立的出口拉动导致巨额贸易顺差和货币失衡,令中国陷入了“悲惨的增长”困境,美国的虚拟经济泡沫通过不断释放流动性稀释美元,购买中国通过不断压低成本补贴国民福利出口的产品。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虽然在账面上是顺差,但国民福利无日不在倒贴发达国家。加上收入分配结构扭曲,社会保障体系缺位,高储蓄率与低消费率令国民难以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因此,改变势在必行。从历史的经验看,日本上世纪在70到80年代,台湾地区和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都曾经面临出口拉动型经济战略难以维持的局面。这是参与国际化,承接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而出口导向型的模式向进口替代型及内需拉动型模式转变,也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回顾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产业升级之路,困境和危机往往是产业发生核聚变的触发点。
尽管从美国发端的金融危机仍然在进一步加深,但我们不应该小看在“悲惨的增长”中蓄积的庞大产能,也不应忽视质量优良,价格低廉的制造业,在虚拟经济泡沫破灭,全球货币体系濒临崩溃的时刻,所呈现出的强大防御性。今年8月《金融时报》引述美国经济研究机构GlobalInsight报告指出,全球明年制造业加值产能达11兆7830亿美元,中国将占17%,美国占16%.这将使中国在1000年后重新站上全球制造业龙头地位。虽然我们的竞争力中渗透着血泪,我们的强大透支着未来,但作为少数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产能力和价格上的优势是难以替代的。目前中国已有774种制成品出口量世界第一,玩具之类产品“中国制造”所占份额已经高达80%-90%.虽然金融海啸必将导致消费需求总量减少。但在收入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人们对需求弹性高的奢侈品的需求将大幅减少,而对需求弹性低的生活必需品和廉价消费品的需求将放大。最新的进出口数据显示,10月中国出口总额为1283.27亿美元,进口总额为930.88亿美元。外贸顺差达352.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0.3%.在当前全球经济大幅度下滑时,我国出口优势得以确认,无疑拜我国产品结构存在极大的需求刚性所赐。时至今日,我们不应忘记2007年,美国作家邦乔妮出版的《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家庭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真实经历》,正是在中美贸易顺差达到历史高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之时,美国作家用亲身经历证明中国制造带给发达国家家庭的好处,这充分证明“经济越是不景气,世界就越需要中国”。
诚然,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但他们已经充分经历了国际竞争的磨砺,正是这些微观经济个体的分散决策,令中国制造得以迅速把握商机,渗透到国际贸易的方方面面,正是这些千差万别的经济模式,为市场优胜劣汰提供了大量企业基因。他们是中国未来的战略性经济力量。
总之,情势虽然不容乐观,但中国经济未失大局,可以预见,随着财政、货币双扩张政策的铺陈,政策环境将全面转暖,我们将看到更多诸如出口退税、汇率下调、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利好因素。而收入分配改革的深入,也将为内需市场启动创造条件。当前,社会各界以及广大企业应重振信心,积极调整结构,为熬过严冬作好准备。
南都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