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逐渐失去“扭曲”的低成本优势
《财经》实习记者 张翃 李聪 《财经网》
【《财经网》专稿/实习记者 张翃 李聪】今后,中国的生产企业将不会再享有以往“扭曲”的低成本优势——花旗银行在其最新一期《宏观中国》研究报告中作出这一判断。
花旗银行中国经济学家沈明高等提出,近来中国生产成本的蹿升,正是成本正常化(cost normalization)的开始。被扭曲的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成本,将逐步走向市场水平。这一过程将是不可逆转的,但可能要经历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据花旗测算,中国的生产成本扭曲规模约达3.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7年名义GDP的15.5%。这一规模是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利润总额的2倍。
这种扭曲主要体现在能源和原材料、环境、资金、劳动力、土地等五个方面。如,由于能源价格和资源税率被压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成本扭曲达到16320亿元,由于不考虑环境恢复,环境成本扭曲约达10800亿元。
报告分析,劳动力成本被压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城乡区别对待的户籍制度,这使得农民工在工资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受到歧视。而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无偿或低价转让土地使用权,并对投资者进行补贴,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土地使用成本。价格的严格管制,又使国内能源价格长期低于国际水平。同样,利率管制之下,也使得中国企业能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利率取得银行贷款。此外,长期以来对环境问题的忽视,也让企业省去了大笔环保费用。
以往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出口退税政策等是其他形式的成本扭曲。人民币币值低估也是对出口商的隐性补贴。
报告认为,这些扭曲成本的因素很可能在未来五至十年内逐渐弱化。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内,出口退税将进一步降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升至5-6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水平,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也可能取消,将加征资源税并更多地从价而非从量,新的劳动合同法将稳步实施。本轮通胀缓解后,能源价格改革也将启动。户籍制度也将向实现城乡人口社会经济平等方向改革。
此外,土地私有化、环境保护等,则是未来十多年内改革的目标。
报告中指出,面临价格与成本间利润空间的压缩,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生存之道,因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高价格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成本正常化的主要推动因素,是来自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收入重新分配和政府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报告认为,成本正常化意味着市场将在价格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对于生产者的“偏袒”将逐渐消失,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消息,也就意味着消费市场将会释放潜力。而内需的启动有赖于城市化的深入、内陆省份的开发,因此,与这两者有关的投资领域很可能是未来五至十年的热点。
报告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会由于成本正常化就消失殆尽。从制造业的成本结构看,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不到美国的70%。其中,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若不考虑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比美国远为密集的因素,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5%。这与韩国和台湾地区在1975年时相似。当时两地的劳动力成本也相当于美国的5%,人均GDP2000美元;2004年,两地的人均GDP都已达到1.5万美元,而劳动力成本分别升至美国的一半和四分之一左右。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规模,即使30年后人均GDP也达到类似水平,劳动力成本很可能还会保持优势。
报告认为,新的《劳动合同法》在改善劳动者福利的方向上是正确的,只是有点操之过急。今年内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可能因此上升10%-20%,但新法带来的新增成本将在五年内被消化。
此外,中国的生产企业现已覆盖中低端产品,规模效益已经显现。新产品模型一旦开发出来,企业将能够很便利地在国内找到代工厂家,这种时间效率的优势是其他国家难以超越的。
成本上升后,家庭收入也将相应有所提高,内需的提升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生产利润率下降的负面影响。内需扩大后的中国将可能从一个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报告认为,成本正常化将有助于中国的贸易平衡,减轻货币升值压力,减少中国经济对于数量投入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