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平台帮助
dvbbs

>>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李乙隆交流平台南山月沙龙『迷津寻渡』 → [转帖]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

您是本帖的第 1659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
晓风残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站长(替身)
等级:论坛大侠
文章:1372
积分:367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04-10
11
 用支付宝给晓风残月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风残月

发贴心情
五、心物不二的缘生观
  我们由五蕴世间说到万法因缘生,由万法因缘生说到万有因果律。归根结底的说起来,佛教的世界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佛教的世界观,在本质上既非唯心论,亦非唯物论,而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心物不二,一体圆融的五蕴世间;所谓“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识为名色中的识;名色为识中的名色。  
  在生成上说,既非机械论,亦非目的论,而是因果相续,主从相关,重重牵引,互相依存;自果上言是“因缘所生法”,自因上言是“万法因缘生”的因缘和合而有的世界观。
  在宇宙万有运行法则上说,既无上帝主宰,亦无天神支配。而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业因不灭,自业自受的万有因果律。
  最后归纳起来,佛教的世界观,可名之为心物不二,一体圆融,从认识论出发的缘生观。
六、三千大千世界
  在佛法上,把世界分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两种。有情世间,名为正报,是由业因所感得的正果。指有情——有情识的众生——的肉体和精神而言。器世间,又名依报,为有情所依。是指山河大地,衣服饮食的总称而言。
  有情世间有六道众生,六道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六道众生生存于欲、色、无色三界之中。
  所谓欲界,是此界众生有睡眠,饮食,男女之欲,故名欲界。色界则无此三欲,惟有殊胜的身形。无色界不独无三欲,且无任何身形,只有精神的存在。
  佛教上说,三界以须弥山中心,总名为一须弥界。这样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小世界并非一个,而是遍存虚空。集一千个这样的小世界,名为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大千世界。因为其中重叠了三个千数,所以称三千大千世界,但三千大千世界亦非一个,而是无量无数并存于宇宙空间。所以佛经中常说“十方微尘世界”,“十方恒沙世界”。由于近世天文学的发达,证明太空中星球多至不可胜计,由此可知佛教所说。并非是揣测之词了。
  世界,在空间上说,虚空无尽,世界无尽;在时间说,朔之无始,追之无终。但在因果法则上说,一是因前复有因,果后复有果,因果无始终,时间亦无始终。但另一方面说,有生即有灭,有成即有坏;因此,世界也有成、住、坏、空,四个时期。但成住坏空是循环连续的,所以在时间上依然是无始无终。
  成劫是世界组成的时期,住劫是有情众生安住的时期,坏劫是渐趋破坏的时期,空劫是完全崩溃的时期。崩溃之后,再入成劫,周而复始。延续无穷。
  劫是梵语,华译为长时。上述世界成住坏空一周是一大劫,大劫分为成住坏空四中劫,每一中劫含有二十小劫,一小劫的时间,是人寿由最高数——八万四千岁——减至最低数——十岁,再由最低数增至最高数,增减之量是每百年一岁,这样一增一减所需的时间,即为一小劫。
  这无边无际的空间,无始无终的时间,无量无数的众生,悉依因果法则而生而有,而变而灭,这就是佛经上所称的世界。
第六章 佛教的人生观
一、人生问题的意义
  人生观,是我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有人积极 进取,有人消极悲观。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呢?还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还是凭天由命,得过且过?   
  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生命的价值何在?意义又何在?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绝,一切断灭吗?生命如果当真如此,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仅只为了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且都还没有说出它的究竟来。
  进化论者说,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高级动物既是低级动物进化而来,故而唯物论者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因而导致人类互相斗争。
  某些宗教家说: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的生命若是上帝创造,人的穷达祸福若是由上帝或其他神祗主宰,则个人的行为意志尚有什么价值?
  早在释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时,印度的思想界有所谓外道六十二见——外道对人生问题的六十二种见解,我们来看看最著名的几位大师,他们对人生问题的看法:
  一、富阑那迦叶--他是一位怀疑论者;他以为人生的善恶,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不过因社会习惯而来。因此,社会习惯所谓善恶,未必就是真善恶,所以为善为恶不应有业报。   
  二、末伽梨拘舍罗--他是主张宿命论者;他以为人的行为及命运,皆受自然法则所支配,非人力所可如何。所以人若求解脱,只有听其自然,到了命中注定该解脱的时候,自然就会解脱。因此他主张一切听于命运。
  三、阿夷多翅舍钦婆罗——这是一位古代的唯物论者;他主张人生由四大——地水火风四种物质构成。物质之外,更无生命。人死之后,一切断灭。所以他主张人应追求目前的享受,而排斥一切伦理道德。
  四、浮陀迦旃延——他主张心物二元不灭论,他说人生由七种要素——地水火风苦乐生命——合成,生死仅为七要素集合离散现象,七要素本身并不因此而有生灭。
  这些见解,或为无因论,或为断灭论,皆有所偏,而非中道。千古以来,能说出我人的生死由来,人生的价值意义的,只有释迦牟尼世尊。他以至高无上的智慧,洞见三界有情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像;把宇宙人生之迷,作了个圆满的解答。世尊对人生问题作何解释呢?这应先自我人的生死由来说起。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发表文章!本站求质不求量。希望所发文章能达到一定质量,要求遵守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本站尊重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文责自负!谢谢各位!感谢大家对文存的访问和指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03-02 20:00:06
晓风残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站长(替身)
等级:论坛大侠
文章:1372
积分:367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04-10
12
 用支付宝给晓风残月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风残月

发贴心情
二、佛性与妄心
  释迦牟尼世尊于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之际,世尊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世尊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智慧德相是什么呢?原来智慧德相,就是万德万能的佛性。
  佛性又称真如,自性,常住佛性,妙真如性,真如实相等。名称虽然不同,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它就是我们各人原真的本性。这种本性,本来就具足万德万能。它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与佛无二,但由于无始以来,被妄想执着掩蔽了本体,使具足的德性不能显现。这好比一面光明的镜子,蒙上了尘垢,盖没了镜体固有的光明。不过镜面虽蒙尘垢,而其原具的光明并没有损减,一旦揩去尘垢,光明依然可以显现。
  人的本性也是如此,本性原来灵明洞彻,万德万能,但因妄想执着,以致起惑造业,轮回六道。这种妄想执着又称无明,无明梵语尾尔,意思是指暗钝之心。暗钝之心并非指我人的肉团心,而是指我人感受,思惟,分别,认识,对境攀缘的妄心。
  事实上,佛性与妄心,智慧德相与妄想执着,原本不是两样东西,但因有了真妄,动静,明暗的不同,所以就有了佛性和妄心的分别。性譬如水。心譬如波,水是静态,水静则明朗;波是动相,波动则昏乱。水是体,体则真实不变;波是相,相则虚幻生灭。这其中虽有动静明暗真妄之别,但在本质上仍是不二的。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的本性,只因妄想执着,成为妄心。这妄心,就它的暗钝来说,叫做无明;就它的能障覆自性来说,叫做业障;就它的熏习缠缚来说,叫做习气;就它的动扰不安来说,叫做烦恼。总之,无明,业障,习气,烦恼,都是虚妄生灭幻化,不实的东西。
  关于妄心的作用,大乘义章中有一段说明:“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这就是说,我们万德万能,灵明洞彻的本性,因为妄想执着,而幻生起一种不明的幻觉——无明,这种无明与本来圆明朗照,湛然常住的本性和合起来,相续相牵,熏习不己,便成了阿赖耶识。因此,就使我们原始清静纯真的本性,变成了染净交参的识,这识再因妄想而起概念——佛法上称为阿赖耶识中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佛法上称为阿赖耶识中的相分。这样一来,使我们本来灵明洞彻的本性。就因无明而发生变化。好比澄清的水因微风而起了波纹——幻相,这时,本性已因无明的污染而成识,此识中又有了两种分别,一者是由心所生的境——幻相,又称相分;一者是缘其幻相的见照作用——见分。有了相分见分的幻觉后,接着又起了一种错觉——末那识的产生。末那识不知道相分见分同是本性的幻影,因而执着见分为我——我之能见;执着相分为我所——我之所见。如是执着不已,攀缘不息,由这个错觉的我而攀缘,分别,取舍我所有的一切事物——我所爱,我所憎,我所好,我所恶。于是由此中更产生了一种虚妄的想像——意识。意识出现之后,喧宾夺主,不但代有了本性的地位,并把阿赖耶识和末那识也置之脑后。它成了人生——其他有情亦然——的主宰,好其所好,恶其所恶,去胡作乱为。同时,意识尚有一批助手——眼、耳、鼻、舌、身,五识。藉着这批助手的力量,贪图五欲——财、色、名、食、睡的快乐,而有贪、嗔、痴、慢、疑诸烦恼。由此而造下无量善恶之业。但意识是妄想执着而有,本来幻化不实,当人生四大分离——死亡之际,意识随之散灭,只留下一个生死流转的根本——阿赖耶识,去承受那因善恶之业所招致的果报。
  阿赖耶识何以是因业受报的根本呢?我们且看下一节的说明。
三、阿赖耶识
  大乘佛法的法相宗中,把我人这一颗对境攀缘的妄心,分析为八个识,这八识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中的前六识,系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发生。六识中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只能了知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不能代表别种识发生作用。而第六意识,则是由前五识所引,助他们发生作用的。譬如眼之见色,只能了知是色。至于这色是黑是白,则有于意识的分别的计度。耳之听音,只能了知是因,音之含意也赖于意识的分别计度。所以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尚能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即研究到此前六识为止。但在大乘佛法上的分析,尚有七、八二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第七末那识,译为意,但因恐与意识相混,故保留末那的译音。末那识的作用,是执定阿赖耶识中的见分为我,而恒审思量之,所以它的特点,是“执我”和“思量”,因为执我,所以与我痴(因无明故,不自知我相的真理曰痴),我见(执五蕴假合的我为真我),我慢(因我见而有居傲自高的心理),我爱(于所执我而生之贪爱)这四种烦烦相应不离。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这一个念头,所以就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八识中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又名藏识,它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也是无私以来,生死流转的根本。此识含有生灭,及不生不灭二义;不生不灭者,是觉,是真如,是本性;生灭者是不觉,是妄心。
  梵语阿赖耶,意为无没,我国译为藏识,称无没者,是因它历劫生死流转,永远不天坏;译为藏识者,因它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业力——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一切众生,每有起心动念,或发为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结果受报之前,都熏习寄藏在此识中,所以有能藏义。前七识的心心所法,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的所熏所缘,故有所藏义。第七识恒执定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在八识生起的顺序上说,此识最先生起。为诸识之首;但若由末归本而言,则排居第八。此识为识之总体,亦为一切善恶业力之所寄托,故众生死亡后,前七识俱灭,惟有此识受善恶业力之所牵引,在六道中再去投生受报。众生死亡前七识虽灭,但它们的功能仍存在于第八识中,所以受生之后,依然又起惑造业,使业种继续积存,因此阿赖耶识常就在六道中生死流转,永无出头的一天了。
  阿赖耶识如何生死流转呢?这要从佛法上的十二缘起观说起。
四、十二缘起的生命观
  十二缘起,又称十二因缘,亦称十二有支,这是依因果法则,以开示有情生命三世相续的真相。
  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其中,无明是过去之惑,行是过去之业,由识至受五支是现在苦果:爱,取二支是现在之惑,有是现在之业,生和老死是未来的苦果。这样由惑造业,由业受苦,由苦而复惑,因惑复造业,复受苦,就是有情生命流转的恶性循环。在这循环中因业受苦的根本,就是上节所说阿赖耶识。
  生命的来源,由于无始以来本性因染成识,因妄想执着造作之业力寄托于识中,此识复受业力支配,在六道中轮回升沉。因此,我们可以在此说出生命的奥秘,那就是,生命的根本,是阿赖耶识——也就是俗称的灵魂。生命自六道而来,复往六道而去——事实上也无所来谓去,只是这个识,受着业力的牵引,在这六类众生的生命之流里,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一旦因缘会合,生入人道,那就是成了五蕴和合的我。
  其中,识与名色结合的生命,并不一定就是人,不过三界六道,以人为中心,所以我们在讨论生命问题时,亦假设以人为对象。假设说,神识以过去业力之因,生入人道,那么在十二因缘的现在果报上说,就是倒识入胎,与父精母卵结合而成生命,此生命发育至六根具备,出生人间,渐次成长,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感触,而有苦乐的感受。这便是十二因缘中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
  有了苦乐的感受,就会躲避痛苦,追求快乐,此不独于人,动物皆然,既然追求快乐,自然就有贪爱——贪财爱色,争夺名利。然而过分扩张自己,就难免不影响别人。少数人快乐,多数人难免痛苦,痛苦的人为了求得快乐,又不免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当然,人群中也有舍己为人的仁人志士,克己安份的善良人民。但人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起心动意,皆是业种。这业种印入藏识——阿赖耶识中,以业的善恶,支配未来的生命——善者超升,恶者沉沦,一切皆由自己造作,没有什么上帝和神祗支配。以上是十二缘起中现在三因的爱、取、有三支。
  未来之果呢?则由现在之业因,再去受生,再去受报,再作业,再受果,仍然在生命之流里,延续无尽。
  今将十二缘起的内容图示如下:
 
           
         ┍—无名—本性妄想执着而     ┐ 
   ┍─过去二因─┃     起之迷惑烦恼......  │— 过去惑业
   │   ┖—行—行为造作之业......—   ┙ 
   │ 
  │
  │ ┍—识—过去业力牵引,妄生—   ┐
十二│ │ 颠倒分别而入胎之识...  │
  │ │—名色—五蕴的总名,在母胎中发 │现
因缘│ │ 育的精神与物质之混合体... │在
  │  ┌—五果┝—六入—在母胎中发育至六根具备... │之
  │ │ ┝—触—出胎后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 │苦
  │ │ │ 六尘之感觉...  │
  │ │ ┕—受—由好恶刺激而有苦乐的感受... ┘
  │ │
  │ │
  │ │ ┍—爱—对五欲六尘的贪爱... ┐
  │ ┕—三因┝—取—因贪爱而生之执着心...     │现在惑业
  │ ┕—有—因贪爱而执着造作出善恶之业... ┙
  │
  │ ┍—生—因业力而致未来所生五蕴之身... ┐
  ┕─未来二果─ │ │未来之苦
          ┖—老死—诸根朽坏为老,诸蕴破坏名死... ┙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发表文章!本站求质不求量。希望所发文章能达到一定质量,要求遵守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本站尊重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文责自负!谢谢各位!感谢大家对文存的访问和指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03-02 20:00:26
晓风残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站长(替身)
等级:论坛大侠
文章:1372
积分:367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04-10
13
 用支付宝给晓风残月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风残月

发贴心情
五、业与轮回
  业的梵语是羯磨,为造作之义,我人在思想上,或因思想发之于身体语言的善恶诸造作俱名为业。佛教俱舍论中说:
  “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
  《中阿含经》中说:“思业与思已业”。思业即是意业,思已业即是思而发之于身语的动作。这三者,合称为身、语、意三业。
  业有善、恶、无记三性。善业能招致乐果,恶业能招致苦果,无记业既不是善又不是恶,故不感果。
  身、口、意三业,能感果的是善恶二性,这三业善恶的内容如下:
      ┍身业:放生、布施、净行。  
  十善业─│语业: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  
      ┖意业: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 
 
      ┍身业:杀生、偷盗、邪淫。  
  十恶业─│语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意业:贪欲,嗔恚,邪见。  
  以上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主。身语二者,皆受意之支配。盖在意念上若无贪嗔痴之意念,行为上则不至有杀盗淫之恶行也。
  关于业,使人颇难于了解,它无形无相,无质无量;但起心动念,皆成业种,且又永不磨灭,恒久存在,遇缘则起现行。我们如果勉强作一个比方,不妨说是我人意识里的印象。我人每有起心动念,以及语言行为,不拘是善是恶,意识中必留一印象—这就是业种印入八识田中,八识田,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人身心行为给意识中留下的印象虽然有深有浅,但并不因时间的久暂而磨灭。对于某一事物,印象深刻者,固然终身难忘,且每因对此事之印象而影响及我人的心理及行为;但即是使印象至浅至微者,也将永久存留于意识中。现代心理学解释梦是潜意识的活动。在我人意识上已不复记忆存在之事物,而在潜意识中仍然存在,这固然证明印象不灭,同时也表示业力亦是不灭的。   
  我国大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一文中,对于“业”有一段颇为详尽的解释,今摘录如下,以助我们对业的了解。
  “业梵名Karma音译为“羯磨”。用现在话来解释,大约是各人凭自己的意志力不断的活动,活动反应的结果,造成自己的性格,这性格又成为将来活动的根底,支配自己的命运。仅就支配命运那一点说,名曰业果或业报。业是永远不灭的,除非业尽—意志停止活动。活动若转一个方向,业便也转个方向而存在。业果业报决非以一期生命之死亡而终了,死亡不过是“色身”(物质所构成的身体)循物理的法则而聚散。生命并不是纯物质的,所以各人造业,并不因物质身体之死亡而消灭。死亡之后,业力会自己驱引自己换一个别的方向别的形式,又形成一个新生命,这种转换状态名曰轮回。懂得轮回的道理,便可以证明业力不灭的原则。  
  “业的形相究竟怎么样呢?诸君听见过那些收藏宣兴茶壶的人的话吗?茶壶越旧越好,旧茶壶而向来所泡都是好茶则更好,为什么呢?每多泡一次茶,那壶的内容便发生一次变化,茶吃完了,茶叶倒了去,洗得干干净净,表面看来什么都没有,然而茶的“精”渍的壶内,第二次再泡新茶,前次渍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能令茶吵更好。如比泡过二次三次乃至几千次,每次渍一点,每次渍一点,久而久之,便不放茶叶,拿开水冲进去,不到一会,居然有色有味,可以当茶喝,吃鸦片烟的人亦然,他们最讲究用旧枪旧斗,非此不过瘾,因为旧枪旧斗渍有无穷的烟精。这种茶精烟精,用佛家语,便可说是茶业烟业……”
  业力并不因肉体的死亡而消灭,肉体死亡之后,业力寄托于阿赖耶识中,此识复受业力的支配,再与物质结合另形成一新生命。但另形成的新生命是人是畜,是飞禽是虫蚁,阿赖耶识本身不能自主,全受业力的牵引。佛经上说业力牵引阿赖耶识的情形是“譬如讨债,强者先牵。”那就是说那一方面的业力最重,就偏坠到那一方面去。
  三界有情,因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因受苦复迷惑,这惑、业、苦三者,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但因惑所造之业有善恶轻重之分,因之其获得的果报亦有六道中苦乐之别。业识在六道中生此死彼,生彼死此,就叫六道轮回。
  所谓六道,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前三者称三善道,后三者称三恶道。其中天道福报最厚,乐多苦少,系修上品十善所感之果。人道苦乐参半,系修中品十善所感之果。修罗道福报如天,而嗔恚心重,斗争不止,系修下品十善所感之果。下三道之畜生道,愚痴无知,吞噬虐杀,系造下品十恶所感之果。饿鬼道常受饥饿,故曰饿鬼,其痛苦甚于畜生,系造中品十恶所感之果。最下者为地狱道,系造上品十恶,召此极端痛苦的果报。
  然在此六道之中,各道中的苦乐福报亦繁殊万端。如人之有富贵贫贱,贫达寿夭:畜之有飞禽走畜,虫蚁鱼虾,鬼道中有无财,少财,多财诸类;天道中分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总之皆是业力之所召感,善升恶坠,理所固然也!
  三界六道之群生,如下图所示。  
                     ┍ 地狱道  
                     │ 饿鬼道  
                     │ 畜生道  
   ┍─欲界(具有男女饮食之欲的世界)三界 │ 修罗道  
   │ │ 人 道
 三界│ ┕ 天 道  
   ┝—色界(离男女饮食之欲的有形世界)   —天 道  
   ┕—无色界(无形色的心识世界)   —天 道  
六、佛教的人生观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识了生死流传的根本—阿赖耶识,和支配此识的力量—业力;了解了十二因缘,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后,再来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及我人立身处世的态度,这样就有了一个准则—那就是以佛性,以阿赖耶识,以业力,以因果诸立场,来衡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佛教的人生观。
  第一,我们自因果的立场来看人生;因果,具足应说是因缘果报。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异的基本法则,这法则的特点,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所造之因,必有所结之果;所结之果,亦必有所造之因。谚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何因,得何果,这在因果法则上是丝毫不爽的。
  人生的因果,有善恶两面,种善因获乐果,种恶因获苦果,因果通于三世,有因必将有果,所谓“欲问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问未来果,现在作者是。”我们现在的境遇美满,固不必踌躇满志;我们现在的境遇困苦,也无须怨天尤人。由于过去的善因使我们现在境遇美满,现在若不续种善因,未来必然困苦;由于过去的恶因使我们现在境遇困苦,现在若能努力向善,未来的境遇也必将改善。所谓鉴因知果,明乎此,对于我们立身处世的态度,就可以思过半矣!
  第二,自业力方面的立场来看人生:世界的美丑,人生的苦乐,皆由众生的业力所招致。前者是由于众生的共业,后者是由于个人的别业。所谓业力,也就是过去行为的结果。我人有身,口,意三业,这三业,可以为恶,亦可以为善。为恶者,意念上是的贪欲,嗔恚,邪见;行为上的杀生,偷盗,邪淫;语言上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善者,意念上的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行为上的放生,布施,净行;语言上的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而这些善恶之业,也就在我人一念之间的差别。所以,如何净化我们的意识,创造我们未来生命的环境,这是我们人生努力的目标。
  第三,自阿赖耶识的立场来看人生: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根本,万法的本源。它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含有净染两面。在无始以来,它在六道中生灭相续,永无止境。它的本体,虽因污染而长在六道,但若净化亦可超登圣域。由此观之使我们知道我们肉体的躯壳虽然短暂渺小,幻化不实,但我们生命的本体则是永恒存在。所以人生的价值,不在目前的肉体上感官上的享乐,而在永恒生命本体的净化。净化本体的方法,则是以佛法上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来除我们心识上的六弊—悭贪、毁犯、嗔恚、放逸、散乱、愚痴。这六弊净除了,我们生命的本体即可恢复本来的明朗,获得永恒的解脱。
  第四,自佛性的立场来看人生:我们各人所具的本性,原是万德万能,与佛无异,只因一念无明,为烦恼习气所缠缚,才轮回六道,沉沦苦海。虽然如此,但我们的佛姓终无损灭,人人皆可成佛。所以佛经上说:“众生是未觉的佛,佛是已觉的众生”。我们具有佛性,未来终当成佛,则生命的价值是何等的崇高?我们岂可自暴自弃,轻视自己?孟子说:?尧亦人也,舜亦人也,有志者当如是,佛经上说:“彼既丈夫我亦尔”。“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应当如何的努力为善,以清除本性上的无名烦恼,发扬本具的德能光辉,以期还我本来面目,达于觉者—佛—的境界。这是我们人生价值最高的目标。
  佛教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乐观的,创造的人生观。它要我们鉴因知果,避恶趣善,净化生命的本性,发扬人性的光辉。果能人人如此,则娑婆国土也就会转化成极乐世界了。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发表文章!本站求质不求量。希望所发文章能达到一定质量,要求遵守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本站尊重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文责自负!谢谢各位!感谢大家对文存的访问和指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03-02 20:00:44
晓风残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站长(替身)
等级:论坛大侠
文章:1372
积分:367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04-10
14
 用支付宝给晓风残月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风残月

发贴心情
第七章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
一、大小乘的区别
  佛法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以世间法为权假,以出世间法为究竟。出世间法有大小二乘,以小乘为权假,以大乘为究竟。世间法又称世谛,为迷情所见之世间事相,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男女老幼,色声香味等。然而这一切只有假名,而无实体,故又称为假谛。出世间法又称真谛,为圣者所见真实之理性,于假名之中,有不假者存在。不假曰真,故又称曰真谛。
  乘是运载的意思,乘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法,可以离苦的此岸,到达乐的彼岸,脱离烦恼的此岸,到达清凉的彼岸。至于所谓大小乘者,概略言之,小乘譬如脚踏车,用于自载,大乘譬如大汽车,自载兼以载人。小乘行者,为了自度(拔一己之苦)自利(得一己之乐),大乘行者,为了自度度人,自利利人。小乘修观无常行,对于宇宙万有,只说其生灭现象;大乘究竟观一切法,于生灭现象外,更说明不生不灭的平等真如的本体。小乘修四谛,十二因缘;大乘修六度。小乘但破我执,断烦恼障;大乘破我法二执,断烦恼障所知障。小乘证阿罗汉辟支佛果,大乘证大觉果——佛果。
  大小二乘,是出世间法的修持,若概括世间法来说,有所谓五乘佛法,五乘者、是人乘、天乘、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人天二乘是世间二乘,声闻、辟支闻、菩萨是出世三乘。出世三乘中声中闻辟支佛是小乘,菩萨是大乘、这五乘佛法,概括了佛法的全貌。
  我人要了解出世间法,不能不先自世间法说起。所以本文前二章,介绍了万法因缘生的佛教世界观,和十二缘起的佛教生命观、但是,如此解说宇宙和人生,并非佛法的究竟,佛经中说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由此可知所谓宇宙人生者,只是迷情所见,所以进一步要介绍出世法——觉的境界。  
  出世法有大小二乘,现在先自小乘说起。
  小乘佛教,是释迦牟尼佛的根本教法,所以又称为原始佛教。原始佛教的教理,是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这里先自小乘佛法的三法印说起。
二、三法印
  三法印,是释迦牟尼世尊,自人生现实的生老病死问题中,研究其果,推察其因,所观察出的现实上的真理,这真理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般寂静。”在小乘经典中,判断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去衡量。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生住异灭,刹那不住。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这一切,均属无常。
  释迦世尊于过去因中修行时,帝释化为罗刹,对释迦说半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释迦请说全偈,帝释曰:“我以人为食,汝能舍我食,我则为说。”释迦许之,帝释复言:“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释迦闻竟,乃攀登高树,自投于地。此时罗刹复现为帝释自下抱之,顶礼赞叹。
  何以释迦世尊为此半偈竟舍身以求?实因这十六字概括了世出世间的一切真理。前半偈是有漏的世间法;下半偈是无漏的出世间法。
  宇宙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既是因缘所生,自不免有迁流变化。因此,有情的生老病死,万物的生住异灭,世间的时序流转,宇宙的成住坏空,这一切都脱不出无常的范围。
  曹孟德短歌行云:“对酒当歌,人寿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朝露,是生灭无常;杜子美离乱诗云:“时难年饥世业空,兄弟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骨肉流离,是聚散无常。李太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由宫女如花到鹧鸪乱飞是世事无常;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花草,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燕子,入百姓家,是繁华无常。
  再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似雪。”是青春无常;“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人事无常。“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戎楼空。”是盛衰无常,“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是时序无常。总之,因缘所生法,生灭代谢,迁流不息,原是必然之理。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世间真相,本来如此。  
  无常,不仅只是诗词里的句子,以科学立场而言,由微尘至世界,由地球至银河系,都是不停的在流转变迁。拿人来说,在生理上,毛发爪甲的代谢,血液淋巴的循环,是无时或止的。时时刻刻有老的细胞死亡,时时刻刻有新的细胞产生,在这不停的生灭变化中,使一个人自幼小变的壮大,壮年者日见衰老,衰老者终至死亡。在心理上,前念甫灭,后念已生,刹那刹那,不得停止。这颗妄心,终日间因缘攀境,而所攀的境,却又转瞬即逝。人的一生像是一幕电影,放映机中的胶片不停的转,银幕上的影子也不停的动,前影将逝,后影即显,后影将逝,再后的影子又接上来。银幕上一旦出现空白,表示故事告终,心理活动一旦停止,这一期的生命也就即此结束。所以《金刚金》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但是,佛法上的无常,只是变灭,而不是断灭。这种变灭是前灭后生,相续不断。这种生灭代谢,相继不停的情况。就是人生和宇宙间,一切现象的真理。
  其次再说无我。世间万法,自时间上看,生住异灭。刹那不息,找不出永恒和常住;自空间上看,因缘所生法,赖众缘和合而有,无真实之万物,亦无真实之我。
  在佛法上说,所谓我,只是四大——地水火风,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和合体;自科学上说,人是由碳,氮,氢,氧,硫等十五种元素构成的。但不论是四大五蕴,或十五种元素的结合,大体来说,所谓我,不外精神肉体二部份。而我人所执着的,也就是以这个精神肉体结合的的假相为我。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在这个假相中,到底是精神是我呢,还是肉体是我?如果肉体是我,那么是头是我,还是脚是我?是肝是我,还是肺是我?若说人的主宰是心(生理学上告诉我们,心脏只是循环系统中压衡血液的器官),那么摘除了头颅四肢后还成不成为我?若说人的主宰是脑(医学上谓大脑司记忆,想像,思考,判断;神经司传导)。然自佛学眼光视之,肉体之脑与神经,有如灯泡电线,只是工具,若无生死根本流传的“识”为主宰,则犹如灯泡电线未通电源,是不能发生作用的。)那么截去四肢和躯干还成不成为我?   
  如果说肉体不是我,精神才是我。那么人的情绪喜怒哀乐,转变无常。究竟喜时是我?怒时是我?笑时是我?哭时是我?  
  在人体生理方面来说,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红血球的寿命只有数星期,一般细胞几个月,毛发爪甲的代谢更为明显。这样看来,三十岁的我,全然不是三岁时的我。在心理方面来说,年青时的我坦白诚恳,热情慷慨;年老时的我自私悭吝,冷漠保守。这样看来,究竟那个热情慷慨的青年是我?还是这个冷漠悭吝的老者是我?  
  真正的我,只是我们的真如佛性,但此真如佛性,为妄想执着所遮盖,就执着这个五蕴假合之相为我。而此五蕴假合之相,不能常住,没有自体,所以于四大五蕴之中求我。毕竟了不可得。
  最后说到涅盘寂静,涅盘,译为圆寂,译亦为灭。大乘义章云:“梵语涅盘,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
  众生以我执之故,起惑造业,因业受报,所以我执是生死流传的根本。若无我执,则惑业不起,当下能正觉诸法实相,一切即是寂静的涅盘。
  涅盘是从无常,无我的观察中,深悟法性寂灭,而获得的解脱。由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可知宇宙人生的现象,并无任何固定的实体存在,只是刹那生灭的连续状态。无常是空,无我也是空,因此,释尊的根本思想,就是以空为根据而有的缘起观。三法印也是以空为基础的。
  那么,空到底作何解释?我们再看下一节。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发表文章!本站求质不求量。希望所发文章能达到一定质量,要求遵守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本站尊重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文责自负!谢谢各位!感谢大家对文存的访问和指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03-02 20:00:59
晓风残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站长(替身)
等级:论坛大侠
文章:1372
积分:367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04-10
15
 用支付宝给晓风残月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风残月

发贴心情
三、空与苦
  社会上,许多人都会说几句“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等佛经上的术语,甚而有些人拿这些术语,当作讽嘲佛教的口头禅。但是你若问他什么是四大,什么是色,什么是空,恐怕多数人答覆不上来。
  在耶稣教的宣传品上,也常有些:“空,空,空。空,空,空。人生到头一场空。”一类的句子,玩味他们所说的空,约是指空无所有而言。因此、就难怪有些人说:“人生几十年,还不是一场空梦,何不看开一些,吃点儿,喝点儿,落得个眼前受用。”这话一传再传,人云亦云,结果使社会上产生了多少个落得眼前受用的“达观人士”,也增加了多少个觉得人生是“空无所有”的悲观份子。
  不错、佛教是讲空的,但佛教的空,决不是空无所有。佛法上说的空,是性空而非相空,是理空而非事空。何以见得?我们且看佛经所说。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关于五蕴,本文中曾屡屡谈及,就是色,受,想,行,识——色约相当于物质、受想行识则属于精神。这些前章中已有介绍,此处不再详述。此处要说明的,五蕴何以皆空,简单说来,所谓五蕴,也是因缘所生,而非实有。色从四大和合而有。受思行识由妄想分别而有,究竟皆无实体,故曰皆空。
  宇宙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既有因缘和合而生,其在未生之前本无此物,既灭之后亦无此物。即在其生后灭前,也不过是因是缘和合下一时所有的幻相,本无自性可言。比如以桌上的一册书而言,书是众缘和合——集著作者,出版者,制纸者,印刷者等若干人力物力而成。有一天,这册书破损散佚,或火焚成灰,水溺成浆,就叫缘尽而灭。在其生后灭前期间,亦不过是一时“假有”。何以说是假有呢?因为所谓书,无非是个印有字迹的纸本子,若没有了纸和装订线,还有书的实体可言吗?
  进一步说,纸和线亦无实体,若除去了纸和线中的植物纤维,何尝还有纸和线的实体,由此看来,所谓书,纸,线,甚至于纤维者,无非都是假名而已。大智度论上有关于假名的比喻说:“诸法性空但名字,因缘和合故有,如山河草木土地州郡城邑名之为国,巷里市陌处馆宫殿名之为都……离此因缘名字则无有法,今除山河土地因缘名字更无国名,除庐车道陌因缘名字晚无都名……”
  因此看来,所谓国者都者,亦系假名,何有实体?佛经上有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偈中,指出了佛法上对万物的假、空、中,三观。所谓国,所谓都,所谓书,所谓纸,都是假名,称为假观。国、都、书、纸,皆以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故皆曰空,这是空观。但国、都、书、纸,性虽然空,相却是有,我们不妨称它为国、都、书、纸。这是中观。
  领会了佛法上的假,空、中,三观的意义,就可知道佛法上说的空,不是没有,而是叫我们不要执着。能破除了我执和法执,自然就可以达到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境界。  
  佛经中,除了说空外,还常说到苦。那么,世界上到底有那些苦呢?原来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名娑婆世界,娑婆义为堪忍,意思是我们这个世界里,充满了众苦和烦恼,生活于这个世界的里众生,必须安于十恶,忍受三毒及诸痛苦烦恼,才可生存下去。  
  事实上,三界众生,所受无非是苦,但因习以为常,不被察觉。有时反以苦为乐,生趣盎然。  
  苦的种类甚多,《大智度论》上说:“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悉嫉妒为心苦,合此二者,谓之内苦。外苦亦有二种,一为恶贼虎狼之害,二为风雨寒热之灾,合此二者,谓之外苦”。
  说人生之苦说得最具体的,是《涅盘经》上说的八苦,八苦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类苦,分述如下:   
  一、生活: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阴道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旱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老之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道家方士的烧汞炼丹,也到底仙道无凭。耶稣教在逻辑学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永生的问题。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六、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七、求不得苦: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在工厂或化验室里实验研究,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办公桌上画等因奉此。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然,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总之,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然苦只是果,并非因,苦之因何在?这在“四圣谛”中有详尽的解答。
四、四圣谛
  释尊在鹿野苑初转**,为五比丘说四圣谛。之后在游行说法期间,屡屡阐发其义,至涅盘之际,犹殷殷以已否了解四圣谛而询问弟子。由此看来,四圣谛实是佛教的基础,也是佛法的中心思想。
  四圣谛,是苦、集、灭、道、四法。谛是真实不虚之意,而为圣者所知,故名四圣谛。
  四圣谛括尽世间出世间两重因果——集为因,苦为果,是迷界的因果;道为因,灭为果,是悟界的因果。释尊说法,先说苦后说集者,乃欲使众生,先厌于诸苦的逼迫,追溯诸苦的由来,乃系集所招感,使众生知苦而断集;先说灭后说道者,乃欲使众生,先厌于诸苦的逼迫,追溯诸苦的由来,及系集所招感,使众生知苦而断集;先说灭后说道者,及欲使众生,先欣于清净安乐的灭,追溯灭的原因,及出于道的修习,使众生修道而证灭。所谓“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是也”?
  关于苦谛,已如前节所述,然世间之苦,并非偶然而有,致此苦之原因,皆由集之招感。
  集是招聚的意思,旧译作习,有修习,熏习之意。集以业为因,以烦恼为缘,业有身语意三业,烦恼有贪、嗔、痴、慢、疑、见,六大烦恼,其中见又分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合称十种烦恼,这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因烦恼而迷于事迷于理,叫做迷事惑迷理惑,有了惑,就使身语意作不善之业,有惑与业,故有三界轮回的苦果。这苦集二谛,是迷界的因果,即是对现实宇宙人生的评判与观察。
  灭是苦灭无余的意思。灭以已离轮转生死为相,这是说人们所有的贪爱,永断无余,无染无著,寂静安稳,也就是涅盘。涅盘不是断灭,而是舍离种种积集,灭却一切痛苦,解脱三界生死苦恼的胜妙功德的圣者所证的究竟境界。
  涅盘的境界,是由修道而证得——道是通告的意思,以顺此道而修,能离轮转生死而入于涅盘。这种道,以履中庸而求解脱,故名中道,亦日正道。
  佛转**时,说八正道,至入涅盘之际,又增为三十七道品,但这只是广略之分,内义无别。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内容如下。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发表文章!本站求质不求量。希望所发文章能达到一定质量,要求遵守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本站尊重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文责自负!谢谢各位!感谢大家对文存的访问和指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03-02 20:01:14
晓风残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站长(替身)
等级:论坛大侠
文章:1372
积分:367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04-10
16
 用支付宝给晓风残月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风残月

发贴心情
五、八正道
  不邪谓之正,通达无阻谓之道。正道者,能令众生苦集永尽,达于涅盘寂静的圣贤境界,故八正道亦称八圣道。
  一、正见,是正当的见解,世间正见如布施持戒,出世正见谓明达苦集灭道四谛理,不为俗见惑见所惑。
  二、正思维:一般人所发的思维,多由妄念而起,若修道既见四谛理。即以无漏智慧发动思维,而使真智增长,断除迷惑,而证真性。
  三、正语:以正当的言语而修口业,离诸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得正语,则口业自净。
  四、正业:梵行清净,不染三毒,谓之正业。我人起心动念,无非造业。修道须身不造杀盗淫,口不作欺妄语,意不起贪嗔痴,即谓正业。
  五、正命:命谓赖以生活的生计,修道者当离五邪命——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而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
  六、正精进:向出世之方,涅盘之道 ,努力前进,称正精进。得正精进者,不从事于徒苦身心的苦行,或世俗迷信,及外道不究竟之法。
  七、正念:念从心起,心不离道,惟念真如实相,或功德相好,故称正念。得正念,则与菩提相应,心无动失。
  八、正定:远离不定,邪定,及有漏禅,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谓之正定。得正定,则能正住于理,决定不移。
  八正道,又可归纳于戒定慧三无漏学。即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为戒学;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修八正道,为灭谛之因,可达于涅盘。
六、十二因缘观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除了《三法印》和《四圣谛》外,尚有十二缘起论。十二缘起论就是十二因缘观,在第六章第四节中已有过介绍。但前面介绍的只是十二缘起的流转门,尚有后一半还灭门未介绍出来。
  所谓十二缘起的流转门,已如前章所述,谓我人生死流转,皆不出这十二有支,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支,皆由因缘果,因生故果生。一切有情,三界轮回,皆不出这十二有支。
  十二有支,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欲断绝生死流转,须于还灭门中觉悟。既知十二因缘,三世因果,皆起于一念无明,然无明性空,无常无我,如是观之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是修道者出三界的因缘。
  十二因缘和四圣谛,皆是以三法印为基础,以说明宇宙人生的缘起,和世出世间双重因果。十二因缘亦可摄入四圣谛中,即过去的无明、行二因,和现在的爱、取、有三因,皆是集谛,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和未来的生、老死二果,皆是苦谛。若行者感于苦集而修道,因修道而无明灭而至老死灭,便是灭、道二谛了。
第八章 人天乘与大乘佛法
一、五乘佛法的组织
  释迦世尊成道之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普度众生。惟以众生根器不同,如果只说一乘法,将使小根小智之流,不能获得法益。故说种种权巧方便法门,适应种种根基,佛如大医生,对众生种种不同之病源,使以种种不同之法药而医治之。这就是佛法中有了世间出世间种种不同的法门,这种种不同的法门,综略言之,可以五乘佛法概括之。
  所谓五乘佛法,是人乘,天乘,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乘,这五乘的修持和所证的果位如下表所示:
      ┍ 人乘:乘五戒以生人中。  
      ┝ 天乘:乘十善以升天道。  
 五乘佛法─┝ 声闻乘:乘四谛而证声闻四果。  
      ┝ 辟支佛乘:乘十二因缘而证辟支佛果。  
      ┕ 菩萨乘:乘六度而证佛果。
  以上五乘佛法,人天二乘是世间法;声闻,辟支佛,菩萨三乘是出世间法,出世三乘中声闻,辟支佛是小乘,菩萨是大乘。
  关于声闻和辟支佛所修持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在本文第七章中已有介绍,声闻乘修四谛,证声闻四果。声闻是亲闻佛之声教,彻悟四谛真理,渐次断见思二惑,因而脱出世间生死苦海者,谓之声闻。声闻四果是须陀涅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辟支佛修《十二因缘》,证辟支佛果。辟支佛译为缘觉或独觉,众生闻佛说十二因缘之理,因而觉悟者,名曰缘觉。若于无佛之世,众生无从闻法,但因宿世福德因缘故,能于诸法生灭的演变中,悟世间无常,或睹飞花落叶而感悟无常之相,因而豁破无明者,皆名独觉。
  声闻和缘觉为出世二乘,此外,释迦世尊为因机说教,广摄众生,尚说有人天二乘。人天二乘非究竟法,本不是世尊说法的本怀,但为怜悯众生,使不堕恶道去受剧苦,才说此保持人身和超升天道的权巧法门。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发表文章!本站求质不求量。希望所发文章能达到一定质量,要求遵守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本站尊重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文责自负!谢谢各位!感谢大家对文存的访问和指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03-02 20:01:53
晓风残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站长(替身)
等级:论坛大侠
文章:1372
积分:367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04-10
17
 用支付宝给晓风残月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风残月

发贴心情
二、乘五戒以生人中
  六道众生,生死轮回,六道者,天、人、修罗、畜、鬼、地狱。畜、鬼、地狱为三恶道。恶道有苦无乐。天道乐多苦少。修罗多嗔恚,人道苦多乐少,思求出离,所以六道中适于修行者,惟有人道。故佛经中常说:“人身难得”,意思是,今生以过去的善根福德,获得人身,但来生是否仍然获得人身,则以今生的善恶业刀以为决定。学佛修道的人,倘能保持人身,纵今生修道无有成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倘一失人身,何时才能脱离恶道,就很难预料了,所以佛说此守五戒以保人身的方便法门。  
  欲来生保持人身,今生要遵守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就是佛门五戒。
  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
  一、杀生戒: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佛说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之属皆包括在内。因此杀生戒不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进而亦不得伤害畜生虫蚁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杀害,并戒杀因杀缘;如渔猎者为直接杀害,而贩卖猎具鱼网风者亦为间接的助杀。
  佛于《十善业道经》中说,不杀生有十种利益,那是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悲,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  
  或有人说佛门戒杀,若暴乱入侵,岂不是要伸长脖子等死?其实不然,佛戒以一己私欲而伤害生命,至于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现。《大法鼓经》载:“譬如波斯匿王,与敌国战,时彼诸战士,食丈夫禄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门戒杀无碍于保卫国家。
  二、偷盗戒: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如小偷巧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的盗。总之,不与而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物,都叫做盗。
  佛说不偷盗也有十种利益;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受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
  三、邪淫戒。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谓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时,非处的交合,此外凡足以为邪淫因缘的如舞门歌场,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佛说如离邪淫,亦有下数种利益: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世所称叹。四、安莫能侵。
  四、妄语戒,未见言见,见言不见,虚伪奈张,藉辞掩饰,皆为妄语。妄语不但欺人,而且自欺。佛说若离妄语,有下列诸种利益: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二、为诸世间之所调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服。
  五、饮酒戒:有人以为以净财沽酒而饮,无损于人,为何也列为戒条?殊不知酒能乱性,人间许多罪恶,莫不以酒为媒介。《四分律》载饮酒以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智者举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为害了。
  佛门五戒、与我国五常之义相近、五常者,仁义礼智信。而五戒中的不乱杀近于仁,不偷盗近于义,不邪淫近于礼、不妄语近于信、而不饮酒理智清醒,则近于智。儒家以五常为做人的标准,佛门以五戒为未来获得人生的条件。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极的戒恶。消极的戒恶不是佛法的究竟义,所以进一步鼓励人积极的为善。  
三、乘十善以升天道
  在六道众生之中,人道虽优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惟人生浊世,八苦交煎,比不上天道乐多苦少,所以释迦世尊说此乘十善以升天道的法门。
  天的梵语为提婆,含有光明,自然,清净,妙高之义。佛经中言天的名数有二十八层,分为欲界,色界,无色三界。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
  欲界诸天,有男女饮食之欲,宫殿苑囿之好,故称欲界。色界诸天为离男女饮食之欲的有情所居,惟尚有身相宫殿,故曰色界。无色界诸天无色无物,无身体宫殿国土,惟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
  天上光明清净,乐多苦少,是以世人多希望升天——其他外道也多主张升天,唯升天有升天之条件,就是行十善。
  十善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不杀不盗不淫是身业清净;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是口业清净,不贪、不嗔、不痴是意业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谓之十善业道。
  关于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四业,已于五戒中述及,不再赘述,不两舌即不挑拔离间,不恶口即不盛气辱骂,不绮语即不秽杂戏谑,这三者是由不妄语一戒开展而成的。
  至于贪、嗔、痴三者,佛法上称为三毒,这是一切恶业的根本。盖内心若无贪、嗔、痴之意念,语言上不至有恶口妄语,行为上亦不至有杀盗淫这恶行了!
  贪、嗔、痴,杀盗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是十恶,不行此十恶,是为十善。但进一步说,身业不杀不盗不淫,进一步更作放生、布施、净行。语言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进一步更作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意业不贪不嗔不痴,进一步更作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这十善才称圆满。
  五戒是行为上消极的制止为恶,是外在的;十善是心理上积极的自发为善,是内心的。守五戒,行十善,这只是世间法,虽不堕入三恶道,但并没有了生死,脱轮回,所以这是不究竟法。佛法的究竟意义,则要众生了生脱死,超出三界。所以世间法祗是权假,出世问法才是究竟。
  出世间法,是修四谛的声闻乘,修十二因缘的辟支佛乘,和修六度的菩萨乘。惟声闻乘和辟支佛乘,虽然了生死脱,超出三界,但其目的祗在自度,所谓“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乐”弃世间苦海中的众生地于不顾,所以佛尝斥之曰“蕉芽败种”,曰“自了汉”。因此,佛法的究竟意义,是在修六度万行,舍己为人的大乘菩萨道。  
四、发菩萨心与四弘誓愿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有偈云: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  
  佛法,是出世而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出世在于度已,入世在于度人。出世正所以为入世,入世也所以为出世。因此,佛法的究竟义,是在发菩提心,四弘誓愿,行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
  菩萨是梵语的略称,具足应称菩提萨陲。菩提是觉,萨陲是有情。觉是觉悟,自觉且又觉他。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识的众生。是既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识的众生。所以菩萨是上求大觉——成佛;下化有情——度众。
  要行菩萨道,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第一要无我,第二要慈悲。那就是说,行慈悲而不执有我,知无我而不断慈悲,这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佛家讲慈悲不说博爱,慈是予人以乐,悲是拔人之苦。而爱是感情作用,因为既称爱,就有能爱所爱,既有能所,则有人我,以我为能爱,彼为所爱,有了人我相,此爱就有差别。且爱是相对的,有爱就有憎,因此,佛法上不但不倡导爱,且认为爱是众生起惑造业的根本之一。而菩萨道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是普度众生的根本,但慈悲并不是以我为中心而出发的,乃建立在众生平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无我的基础上。我是众生的一分,众生是全体的大我,度人所以为自度,利人也所以为利我,这是慈悲的真义。
  娑婆众生,迷妄执着,背觉合尘,因而起惑造业,因业受报。众生的迷妄执着,非大慈大悲无以救度,所以世亲菩萨说:“菩萨见诸众生,无明造业,长夜受苦,舍离正法,迷于出路,为是等故,发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救头然,一切众生有苦恼者,我当拔济,令无有余。”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对于发菩提心解释的更为明白,经曰:“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水饶悲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顺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发下了上弘下化的菩提心,同时要发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古德有解释为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的。一者缘苦谛,见众生八苦煎迫,而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弘愿。二者缘集谛,见众生烦恼重重,而发“烦恼无尽誓愿断”的弘愿。三者缘道谛,缘无上正道而发“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弘愿。四者缘灭谛,因清净寂灭而发“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弘愿。
  发菩提心,发四弘誓愿,还只算是发心,尚未实行。必须实际履践,才能达到上求下化的目的。所以发愿的次一步就是要行六度与四摄。
五、六度与四摄
  戒定慧三学,是佛门修持者必经的途径,而大乘复于戒定慧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密。
  波罗密是梵语。义为到彼岸。过渡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以抵彼岸,学佛的人,在生死轮回的此岸,渡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盘寂静的彼岸。六波罗密就是舟筏,行六波罗密,就可渡过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解说的彼岸。六波罗密的内容如下表:  
   ┍—檀波罗密 ┐ ┍—布施—┐ ┍—悭贪─┑  
   ┝—尸罗波罗密 │ ┝—持戒—┥ ┝—毁犯─│  
 六度┝—羼提波罗密 │ -译为-- ┝—忍辱—┥ -可度- ┝—嗔恨─│
   ┝—毗梨波罗密 │ ┝—精进—┥ ┝—懈怠─│  
   ┝—禅那波罗密 │ ┝—禅定—┥ ┝—散乱─│  
   ┕—般若波罗密 ┙ ┕—智慧—┙ ┕—愚痴─┙  
  六度名称如上表所示,兹再分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舍,施舍是多方面的,并不专指钱钞财物而言。释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时,曾经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就是高度布施的一种。以头目髓脑,肢节手足作布施的,称为内施,而以国城妻子,田园财物作布施的,称曰外施。
  布施共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以己资财随力施与的,叫做财施(包括上述内财外财);以佛法化导众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护众生苦难,予以精神慰藉,使其远离恐怖者,叫做无畏施。
  布施不难,难于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三轮体空者,无布施的我,无受施的人,也无所布施的物。正是《金刚经》上所称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也就是本文前节所述:“行慈悲而不执有我,知无我而不断慈悲。”只求慈悲发扬光大,不特没有望报之心,也绝无能施之念,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语尸罗,有止恶修善的意义。因行大乘菩萨道,不但是消极的戒恶,更应积极的为善,以净化身、口、意诸业,因持戒而使真如佛性逐渐显露,不为妄想执着所缠缚。
  持戒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出家沙弥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萨受持十重四十八轻戒,不分在家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异。但在家菩萨亦有受持六重二十八轻戒的。
  三、忍辱度,忍辱所以度嗔恨。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凡情最难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则其他诸忍亦较容易做到。
  忍辱,不但是忍别人给予的辱,同时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于穷困病苦之逆境中,忍令颓丧鄙卑之念不生;于富贵顺遂之顺境中,忍令骄矜沉迷之念不生;于不顺不逆,万法生灭之常境中,忍令迁随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戕害顺逆诸境,且要忍生理上的饥渴寒热创痛诸苦。忍辱是与内心的烦恼贼作战,烦恼时时在我人心头伺机蠹动,我人若一念不忍,烦恼即在我人心上占据一方位置了。
  四、精进度:精进所以度懈怠。纯一无杂曰精,鼓勇直前曰进。精进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长;未生之恶念令不生,已生之恶念令速断。修菩萨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当以纯一直进之心,断妄念,去执着,显出真如妙心,自度度人,无有退堕。
  五、禅定度:梵语禅那,义为静虑,在于度散乱。禅定可分为事理两种,事定者,依心摄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略言之,禅定是在于心力集中,而后产生智慧的一种定力,修禅定,须自守护六根下工夫,儒家有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之语,老子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亦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痴,是由禅定所证得的,即所谓“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这种智慧,并不是世人博学多闻的有漏智,而是圆融无碍的正智。这种智慧能照破一切客尘烦恼,显露真如本性。因此,修六度即在于断烦恼,得智慧。智慧是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证得智慧,就见到我们本来面目了。
  修六度,必须相资而行,不可缺一。因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双修,而不持戒,便碍于积习:三学俱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摄化众生,布施而不修三学,只种下人天福报,持戒而不能忍辱,难调嗔恚之习;有精进而无诸度,则徒劳无功,有诸度而无精进,则始勤终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圆满大乘菩萨的二利之行。
  修菩萨行者,除勤修六度之外,尚须行四摄法,才能深入人群,普度众生。四摄法者,即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一、布施摄:要普度众生,必须要深入人群,与被度的人接近才能达到度人的愿望。布施摄,就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二、爱语摄:随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其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便于我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三、利行摄: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摄:修菩萨行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之情况下,而度化之。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诸摄,只是行为上的摄化,行四摄时尚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这四无量心是:
  慈无量心:慈是与人以乐之心,普缘无量众生。  
  悲无量心:悲是拔人之苦之心,普缘无量众生。  
  喜无量心:见人戒恶行善,生欢喜心,见人离苦得乐,生欢喜心,此心普缘
       无量众生。
  舍无量心: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乃至以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着,此心普
       缘无量众生。
  修菩萨行六度四摄,应三轮体空,不住于相。如《金刚经》云:“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又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前者的意思是,众生皆具佛性,得灭度者,实系其本具之佛性显露,我何能存彼系我所度化之心!后者的意思是,众生既非我所度化,则更不应执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与被度众生的智愚高下了。
六、菩萨与佛
  上求大觉,下化有情,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称为菩萨。然而,自初发心行菩萨道,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至补佛位之等觉菩萨,其间果位,共有五十一阶之多。这五十一阶,各有名称,此处为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尽述,略言之,五十一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最后是为等觉菩萨。  
  十住者,乃安住某处之义,谓以六度万行为所住之处也。其中由发心住,至灌顶住,共有十位。十信者,乃发心住位中修此十种心也!其中由信心至回向心亦有十位。十行者,谓依六度而作利他之行也;其中由欢喜行至真实行共有十位。十回向者,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之谓也。其中由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至法界无量回向共十果位。十地者,地为万物所依,又能生长万物,义谓有为无为与一切功德与所修行,依此令得生长也!其中由极喜地至法云地共十果位。最后果位是等觉菩萨。  
  妙觉者,其义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者,换言之,亦即佛果之无上正觉。等觉菩萨,即补处之佛。佛即是妙觉极果也。
  学佛修行的人,守五戒,行十善,只不过是世间法,获人天小果,不出三界,仍在六道轮回之内。修四谛,十二因缘,断见思惑,破我执,断烦恼障,可证阿罗汉和辟支佛果,但二乘小果,只知自觉自利,不知救人救世,且也非最高极果。若由此更进一步,内怀修道成佛之愿,外行布施利他之行,修六度,行四摄,最后破我法二执,断见思尘沙二惑,及烦恼所知二障,即达到自觉觉他的菩萨地位,当菩萨位满,再破尽根本无明,此时大觉已圆,即证佛位。
  释迦世尊一生说法,对于根基浅钝者及二乘行人,多说苦、空、无常、无我。关于这些,在本文第七章已予介绍。但佛法是使人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法门,既然使人离苦得乐,可知学佛的终点,一定有个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境界存在,这个境界,就是大般涅盘所具的常乐我净四德。
  大般涅盘,为梵语摩诃般涅盘那,译为入大灭息,或大灭度,大圆寂等。《大乘义章》云:“涅盘,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亦名为灭。那者名息,究竟解脱永苏息故,息何等事,息烦恼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诸行事故。”   
  证果圣者,入于涅盘,即具常乐我净四德。常者涅盘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为常。乐者,涅盘之体,涅灭永安,名之为乐,又运用自在,所为适心,名之为乐。我者,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性不变易是名为我,净者,涅盘之体,解脱一切尘垢,名之为净,又随处化缘而不污,名之为净,这就是佛门修行者,自苦,空,无常,无我的凡夫境界,所证得的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圣者境界——佛的境界。  
  佛者,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佛有十号,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天人师。佛,世尊,合为十号。
  这样看来,由凡夫以至证佛果。阶位如是之多,佛果似乎是高高在上,渺不可期,但反过来说,心佛不二,佛与众生,原为一体,因为迷悟染净之分,才有众生与佛之别。古德云,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悟的诸佛。而迷与悟,惑与觉,只在吾人方寸之间,语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从,只在吾人自己的抉择了。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发表文章!本站求质不求量。希望所发文章能达到一定质量,要求遵守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本站尊重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文责自负!谢谢各位!感谢大家对文存的访问和指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03-02 20:02:06
晓风残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站长(替身)
等级:论坛大侠
文章:1372
积分:367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04-10
18
 用支付宝给晓风残月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风残月

发贴心情
第九章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
一、学佛的目的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他的目的,就是在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使众生同成佛道。而我辈众生,研究经教,诵经念佛,守五戒十善,实践六度万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的究竟,希求同成佛道。
  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话是两 面,而仍是一事,转迷成悟在于求真理,是属于解;离苦得乐在于修圣道,是属于行。但如果因求解而悟道,自然也可以离苦;如果因修道而离苦,自然也可以开悟。所以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仍是一体两面,一个目的。
  什么叫做迷呢?昧于宇宙人生真理的,叫做迷。宇宙人生的真像,是“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而我们习惯于主观上的妄想执着,误认幻生幻灭的万法为常住,五蕴和合的身心为真我。这一切,都叫做迷。
  迷有迷于理及迷于事的分别,迷于理的,则执身、边、邪、戒取、见取等诸见;迷于事的,则起贪、嗔、痴、慢、疑诸惑、这二者,前者谓之见惑,后者谓之思惑,见思二惑,合称利钝十使。
  身见,是执着五蕴为自身,执身外事物为我所有。边见,谓我死后,或执断灭,或执常恒不变,皆为偏见,而非中道。邪见是谤无因果,戒取见是执取非理之戒禁,执为生天受乐之法,作无益勤苦。见取见,是取余四见一种或多种,执为究竟之理。
  贪、嗔、痴三者,前文中已有述及,不再赘述。慢者,持己凌他,谓人皆劣于己,己独胜于人之意。疑者,谓于实理实事,犹豫不决之谓。
  以上身、边、邪、戒取、见取诸见、和贪、嗔、痴、慢、疑都是迷惑。学佛者欲转迷成悟,先要断惑。断惑才能证真,才能去掉我们心识上的妄想执着,才能显露出我们的真知本性。
  我们的心识上有了迷惑。就要因惑造业。有了业,就要因业受苦。所以迷境也就是苦境。关于苦,有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识盛,以及内苦,外苦等,难以尽述。总之,“受即是苦”。所有的一切感受,都可以说是苦。
  苦是与生俱来,无以避免。要想离苦,先要消业——使身口意三业戒恶向善——要想消业,先要断惑。断惑是转迷成悟,开悟后就可以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归根结底说起来,也只是在求得“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达成佛的目标。
  但要学佛,有学佛的方法和途径,依此方法途径来修习的,才能达到学佛的愿望,现在,先自学佛的途径说起。
二、学佛的历程
  学佛要经过四个阶段,是“信、解、行、证。”信是信受,我们对于一切事物,若先存下怀疑不信的念头,根本就不会去研究它。即是研究,但因心识上有着先入为主的怀疑之见,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难免断章取义,批评指摘。佛法博大精微,若不先具信心,深入研究,绝难融会其义,获得利益。所以学佛历程,起信第一。
  其次是解。起信之后,就要了解它的内容——佛法何以能使众生转迷成悟,又何以能使众生了生脱死。只有正确的了解了佛法的内容后,我们所起的信心才会坚定不移。佛经中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我们所信奉的,只是法——真理为,不是人,神,或偶像。我们是绝对理智的抉择,不是盲目的感情冲动。只有在这种态度下去求真理,开发智慧,在学佛的过程中才不致退心,发生障碍。  在起信求解之后,再进一步就是“行”。行是实践,社会上,有些人,他们也承认佛法的博大高深,但承认只是承认,他并不信受。也有些人日常也看经研教,但他们只是当作学术来研究鉴赏,可以说是解而不行。这些人,只算是说食数宝,说了数了之后,与自己仍毫无相干。
  学佛,是在明白了佛的教法之后,必须躬行实践,依法修持,端正行为,澄清妄念,这样才能明心见性,转迷成悟,获得学佛的利益。
  学佛最后的一个阶段是“证”,在世间法上,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具备信心,充分了解,且脚踏实地去实践,最后必可获得成效。而学佛亦是如此,学佛的人,如果信心坚定,教法透澈,且依法修持,力行不懈,最后在心境上必有所得,这就是“证”,至于所证的境相究竟如何,那是“譬如饮水,冰暖自知。”只有亲自证得者始可领会。
  本文由开始到现在,已写完了八章,这八章中的第一二两章,缘起及释疑,是在劝人释去疑团,以启信心。由第三章到第八章是使对佛法已起信的人,进一步对佛法的内容有个概略的了解,所以把佛教的源起,在华弘传的概要,以及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大小乘佛法的意义,都作了个概略的介绍。现在再要介绍的,是学佛的第三个阶段,“行”的问题。
  行是实行,也是修持。我们在家人学佛如何修持呢?这应先自入道皈依说起。      
三、学佛的途径
  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别。出家者,是出离家庭的生活,专修沙门行者。在家者,是有父母妻子工作,及世事营谋劳役,而能兼修佛道者。
  家,实在是烦恼的因缘。有了家,就有亲属以累其想,就有名列以动其意,就有世事以纷其心,就有祸患以忧其志。《法苑珠林中》说:“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船虽是同,由处有异,故迟速不同,修犯难易。是知生死易染;善法难成;早求自度,励慕出俗。”所以要修道,贵乎出家。
  然而舍亲割爱,专修梵行,实在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事。唐太宗曾曰:“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将相所易为。”由此可见出家是一件大事,不能轻易的贸然从事。尤其是在今日社会上,各人都有本身的工作和职责,果然能摆脱一切,离染出俗,固是超格丈夫;但如因环境不许,不脱本身工作岗位而兼修佛道者,也未尝不是宿世福德因缘成熟之所感召。故《法苑珠林》中亦说:“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荣亲,亦有君子,高慕正教,遵奉修行,贞仁退让,廉谨信顺,皆是宿种,禀性自然,与道何殊。”就是指在家修道而说的。
  在家修道,先要经过入道的手续,才能称为佛门弟子。所谓入道者,就是皈依三宝,受持五戒。
  三皈五戒,是释迦世尊亲口所订的。《演道俗业经》云:“给孤独氏问言,初学道,始以何志?佛言先习五戒,自归于三,何谓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杀,二曰清廉节用,不盗。三曰贞良鲜洁,不染。四曰笃信性和,不欺。五曰要达目明,不乱。何谓三自归?一曰归佛,无上正觉。二曰归法,以御自心。三曰归众,聚众之中,所受广大,犹如大海,靡所不包。”
  如上所说,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信仰修学的佛教,是为佛的教法,立此教法的,就是佛——在我们娑婆世界来说,立此教法的,是释迦牟尼佛。佛所说的教,称为法——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法的范围。护持佛的教法者,称为僧——僧者“和合众”之义,众比丘同居一处,和合无间,同修圣道者,谓之曰僧。此佛、法、僧三者,合称为三宝。
  皈依者,皈是皈投,依是依托,如子之皈父,如民之依王。把我们的身形首命,交付给佛,交付给法,交付给僧。就是皈依三宝。
  在家修道的人,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呢?佛在涅盘经中说:“皈依于佛者,是真优婆塞,终不更皈依其余诸天神;皈依于法者,则离于杀害,终不更皈依外道诸典籍;皈依于僧者,不求诸外道。”  
  其实佛法僧三者,也就是佛教的全部内容,这三者有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修行佛道的基础。至于五戒,本文中屡有提及,不再赘述。
  三皈五戒,都有一定的仪式,那就是在皈依师或授戒师——受过具足戒之比丘的指导下,在佛前顶礼宣誓。受过三皈五戒后,才成为正式的佛门弟子——优婆塞或优婆夷。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发表文章!本站求质不求量。希望所发文章能达到一定质量,要求遵守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本站尊重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文责自负!谢谢各位!感谢大家对文存的访问和指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03-02 20:02:24
晓风残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站长(替身)
等级:论坛大侠
文章:1372
积分:367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04-10
19
 用支付宝给晓风残月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风残月

发贴心情
四、修持的基础
  戒定慧三学,是学佛的基础,修此三学,可以断除烦惑,超凡入圣。
  何以说此三学是学佛的基础呢?因为释迦世尊的根本教法,本是苦集灭道四圣谛——所谓“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者是。修道,修的是八正道,而八正道,则摄于戒定慧三学之内,如下表所示:
    ┍—正语…… ┑ 
    ┝—正业…… │─戒学  
    ┝—正命…… │ 八正道 ├—正精进……┙
    │
    ┝—正念…… ┑  
    │      │─定学  
    ┝—正定…… ┙ 
    │
    ┝—正见…… ┑    
    │      │─慧学   
    ┕—正思惟……┙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戒是止恶修善,依戒资定;定是息缘静虑,依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故此三学实为学佛修道的基础。将此三学再分述如下:
  一、戒学:戒一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轨范。我人起心动念,日常活动,不外身口意三业,此三业,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所以佛制戒律,使修道者依此而行,止恶修善。
  释迦世尊曾说十六字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是止恶,众善奉行是修善,自净其意是断惑,行此三者,即是修道。
  我人的根本烦恼,是贪嗔痴三毒,此三毒以意为主,发之于身者为杀生、偷盗、邪淫,发之于口者为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故佛门基本大戒,首戒杀盗淫妄酒。然而五戒,是消极的外在的戒恶,进一步更要积极的内发的为善。为善,就是把贪、嗔、痴、杀、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十恶,化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放生、布施、净行、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十善。   
  五戒是消极的戒恶,十善是积极的行善,以上二者,都是我们在家学佛人所应遵守的。至于出家众的戒律,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条文细密,成为专门学问。以在家人不阅出家律。我们初学佛者可不必研究。
  二、定学、定又名禅定,在于治心,修之可免去情虑上的散放,除去精神上的纷乱。
  我人身心感受的苦果,是业和烦惑聚集而来的。因此要解脱苦果,先要断除苦因,苦因的由来,无非是由我们这一颗妄心上发生,试看我人心上的妄念,前念甫灭,后念已生,刹那不停,相续无已。妄念是惑,发之于身口意的意念行为是业。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这就是生死流传的根本,所以修道在于治心——戒是戒身口的恶业,定是治内心的妄念,要依戒而资定,由定而生慧。
  禅定的种类颇多,于修持的方法中再行介绍。  
  三、慧学:慧又名智慧,但这种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辩聪,而是由定力所证得的大智慧,无漏智慧。智慧梵语般若,译为智慧者,相近之辞也。智慧并不能包括般若之含义。
  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妄念遮蔽,如金在矿中,如明镜蒙尘。矿中之金,本质未损,蒙尘之镜,光明仍俱,若汰去沙土,拭去尘垢,纯金的本质和镜体的光明,仍然可可以显露出来。正如我们被妄念遮蔽的真心,若用持久的定力,扫除妄惑,归于一个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脱落,真心显露,这就证得“般若”了。
  戒定慧三学,是修道的基础,不但八正道摄于此三学,如大乘六度亦摄于此三学中,故修道者修此三学,亦即广行六度也。
  ┍—布施...... ┐  
  ┝—持戒...... │ 戒学
  ┝—忍辱...... │ 六度 ┝—精进...... ┙ 
  ┝—禅定......... 定学  
  ┕—智慧......... 慧学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发表文章!本站求质不求量。希望所发文章能达到一定质量,要求遵守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本站尊重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文责自负!谢谢各位!感谢大家对文存的访问和指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03-02 20:02:38
晓风残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站长(替身)
等级:论坛大侠
文章:1372
积分:367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04-10
20
 用支付宝给晓风残月付款或购买其商品,支付宝交易免手续费、安全、快捷!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风残月

发贴心情

五、修持的方法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我佛有八万四千法门,皆是以众生根器习性的不同,而方便立说。事实上,“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门门皆归自性,法法都是般若,我们初学佛者对名种法门,本法法平等的观点,不生门户胜劣的执见,这样才会事理圆融,会入不二。
  学佛修道,不在法门之多,而在专一深入,在众多法门中,我们可选一种与自己根性兴趣相近的法门,作为日常的行持,等到日久功深,自会有所证得。兹简单介绍几种修持的方法如下:
  一、参禅:释迦世尊住世之时,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默契于心,世尊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是禅宗建立之始。梁武帝时,达摩祖师来华,传衣钵于二祖慧可。至六祖慧能,禅风鼎盛。那时所传的是直指本心,当下开悟。例如二祖慧可问达摩祖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慧可半响云:“觅心了不可得。”祖师曰:“我与汝安心竟”。慧可当下大悟。  
  再如四祖道信,向三祖僧璨求道曰:“愿师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曰:“谁缚汝!”道信曰:“无人缚”三祖曰:“无人缚何求解脱?”道信乃言下大悟。   
  后世众生,根机日钝,心识上妄想纷纭,不能直下见到,后世祖师才教人以参话头的方法。  
  所谓参话头,是把一向妄想纷纭的心念,回转来反照参看一句足以使人发生疑情的话头,极力参究,力求透脱,忽然至一切妄念照破,洞见心性,而立地悟证。正如雍正御选语录序云:“学者将个无意昧语,放在八识田中,奋起根本无明,发大疑情,猛利无间,纵丧身失命,亦不放舍,久而久之,人法空,心境寂,能所亡,情识尽,并此无意昧语,一并亡却,当下百杂纷碎,觌体真纯。”
  参禅,须有明师指导,个人盲目修练,不特恐难有成就,且恐招致魔境,故此处所介绍者,不过略述其意而已。
  二、修密:修密,是口持真言,手结印契,意作妙观的三密相应法门。此持咒法门,身口意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则,每持一咒,用手指结印是为身密;口诵咒文,句句分明,毫无错误,是为口密;每一咒,都有佛菩萨为对象,心中观彼佛菩萨的种子字(以佛菩萨名字的一个字母,代表佛菩萨的本体,曰种子字。)是为意密。如此三密相应,修持者心识上的妄念自可不起。惟密宗修持,例须经阿舍梨(轨范师)亲口传授,方有效力,否则一切徒托空谈,难获行证。
  三、观心:观心与参禅,都是定学,我人心识之间,妄念相续,刹那不停,俗语说“心猿意马”,即此之谓。所以我们若用自性来照自心,直下观察自己的心念,便是伐木断根的根本办法,观心的方法,略言之,就是放下心识上的一切妄想杂念,善恶是非都不去思量,直下静观自己的心念,对于幻生幻灭的心念,不去执着,不去遣除,亦不随彼流转,只静心观察,妄念被自心所照,当下便能湛寂不动,以至自然化于无形,《大乘心地观经》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观心法门,亦须随明师修习。各宗之止观法门各有不同,故修习此法者,亦须在明师指导下行之。
  四、念佛:念佛是净土宗的法门,此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利,是易行门中的易行法。这是晋代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社开立此宗,中经道绰,善导,永明延寿、株宏、智旭诸大祖师的倡导,以其口持六字洪名,方法简单,容易普及,因而学佛者多修此法门。  
  此念佛法门将于下章中专门介绍,故其修持方法此处从略。
六、学佛的过程
  学佛,是由起信而求解,由求解而实践,因实践而获证,其实所谓实践,所谓修持,也就是降伏烦惑,断除习气。我们的烦惑习气,有多生多劫与生俱来者,有此生生后环境熏习者,这些烦惑习气,大要言之,不外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见取见;及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由上述的烦惑习气,而导致这颗妄心,贪染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造诸恶业。因此,学佛者的修持,也就是断除烦惑,降伏妄心。但要断除这多生多劫俱来的习气,谈何容易?声闻四果,修到阿罗汉的地位,才能断尽见思二惑,而尚有尘沙惑和根本无明存在,所以“断惑”实不是一蹴而成的事。
  不过,“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经过长久的修习磨练,终能使真心渐显,习气渐消。但修习磨练,在我们在家学佛立场来说,并不全需要遁入深山古寺,与社会隔绝,才可使五欲六尘之念泯灭的。因为烦惑习气往往是随人事接触而发,因此,藉一切顺逆的人事境遇而砥砺磨练,也是降伏烦惑的方法之一。
  并且,大乘佛法的真精神,也并不以解脱一己之苦而满足,所以发菩萨心,修六度万行,不但度己,也所以度人。
  在修持磨练的过程中。约有下述情形:  
  我们在末学佛之前,终日间烦恼妄想,以妄为真,实因贪嗔痴三毒遮蔽真心,以致堕入主观而不自觉。一旦宿世善根成熟,遇善知识开导,皈依佛门,但在初学的时间,往往是信疑参半,精懈不定,同时,我们的烦惑习气,不对治还罢,对治之下,愈觉得妄念起伏,难以抑制。譬如初修持者,于念佛、止观、或禅定、持密之际,愈想使一心不乱,愈觉得妄想杂念接踵而来。这并不是我们在修持时妄想杂念特别多,而是在平时,妄心对境攀缘起伏,不为我们觉察罢了。但在这种过程之时,我们只要精进不懈,时时觉知一切事相的顺逆,好恶、是非、爱憎,皆是妄心的虚幻分别,日久之后,定力渐强,慧力日增,烦惑习气也就日渐消落,不如往昔的坚固执着了。


第十章 专介净土


欢迎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发表文章!本站求质不求量。希望所发文章能达到一定质量,要求遵守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健康向上!本站尊重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文责自负!谢谢各位!感谢大家对文存的访问和指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03-02 20:02:56

 30   10   2/3页   首页   1   2   3   尾页 



Copyright ©www.liyilong.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