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为僧肇之不真空义。夫玄学者,乃本体之学,为本末有无之辨。有无之辨,群义互殊。学如崇有,则沈沦于耳目声色之万象,而所明者常在有物之流动。学如贵无,则流连于玄冥超绝之境,而所见者偏于本真之静一。于是一多殊途,动静分说,于真各有所见,而未尝见于全真。故僧肇论学,以为宜契神于有无之间,游心于动静之极,不谈真而逆俗,不顺俗而违真,知体用之一如,动静之不二,则能穷神知化,而见全牛矣。K K 肇公继承魏晋玄谈极盛之后,契神于有无之间,对于本无论之著无,而示以万法非无。对于向、郭、支遁之著有,而诏之以万法非有。深识诸法非有非无,乃顺第一真谛,而游于中道矣。”(29)
如果说汤先生所划的魏晋学术第三、第四期只是佛学的发展的话,那么,此时的佛学,或说已中国化的佛学,已肯定作为于现世的社会和人生,也是佛教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显然,这与佛学在第一、二期与玄学的互通、交流中,深受玄学化后的儒家思想及其入世情怀的影响有关。这种影响随着隋唐佛学的充分完善化和佛教在中国社会的日益深入人心,佛教愈加在理论上、在实践上强调佛性在于“明心见性”;强调“众生悉有佛性”的平等理论;强调修行方法的简便易行;注重对佛理的意会顿悟;注重现实,淡薄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并把出世之佛教变成世俗化的宗教。(30)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思想由于其自身所包含的宗教性,导致受它影响和作用的中国宗教,并没有因其对入世的重视而放弃其本有的对超越性、神圣性的信仰,只是通过融会、比照经玄学化后重建的儒家思想理论,中国宗教自身发展出一套有关出世之信仰与入世之实践相圆融的理论。也就是说,受儒家思想影响和作用的中国宗教,一方面坚持从超越性、神圣性的维度体现宗教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坚持只有通过具体的道德践行,其意义才不会被搁置成无关痛痒的神圣符号。(31)
结语:开发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作用的世界意义
事实上,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的作用,或说儒家思想开启中国宗教一种特别的入世情怀,并不是在所有的中国宗教形态中都普遍有效,或准确地说,都如对佛教影响和作用那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以儒家思想为文化主干的中国土地上生存和发展的每一种宗教形态,都多少受到儒家思想关于道德理想与道德践行关系问题思考的影响,而导致对宗教与世俗关系的严肃思考,导致其将眼光投向现实社会和人生而真诚地关注现世的苦难、快乐、幸福,并努力为消除苦难和带来快乐、幸福而有所作为。
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反思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的作用,对于又将迈向另一个千禧年的人类发展,会有什么意义呢?
已充分现代化的当今世界,宗教由于与政治、经济等实际左右人类生活情形的手段日渐分离,其对人类生活的意义何在及如何体现,又不断地成为思想家们企图找到答案的严峻问题。
反观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的作用,我们看到:
1、从儒家思想与中国宗教的关联上看,我们肯定:任何宗教都不应放弃或回避参与实现人的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的历史使命。因为宗教对人生意义提出的超越性、神圣性维度,本就不是在完全地与现实人生、与任何具体的人生追求相分离的意义上说的;
2、从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发生作用的可能上看,我们肯定:任何宗教要体现其对超越性、神圣性的信仰在现实人生和社会中的作用,首先必须重视塑造这些实在人生和具体社会形态的伦理、道德资源。只有重视和认清这种资源,宗教才可以真正辨明自己面对的人和社会,真正辨明自己对这个社会及这些人作为的可能;
3、从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我们肯定:尽管宗教象伦理思想一般,要自觉承担和体现从实际上塑造人生和社会的重任,但宗教毕竟不是伦理思想。所以,任何宗教都需要既从学理上、又从实践上,建立一套关于宗教信仰与践行关系的理论和方案。
最后一点的反思,作者认为,对于当今宗教的发展尤其重要。当今不同形态的宗教并不缺乏实际的道德践行。但是这种宗教的道德践行实际蕴藏的宗教意义何在,及这种道德践行本身是否成为宗教生活的全部等等,都有待进一步深究和思考。
魏晋时期的佛学中国化过程,佛教僧人实际在这方面作出了非常有意味的尝试。他们在学理上的自我澄清,使我们看到,宗教并不仅仅体现为道德使命和道德践行。“心无义”和“不真空义”的阐发,廓清了偏执于宗教超越性、神圣性信仰的虚无,也廓清了偏执于道德践行、现实人生的狭隘。(32)
当代西方学者中,如卢曼(Niklas Luhmann)就强调过:宗教信仰“回到个体的切身处所,不再是道德的工具,而是转化个体的偶在性和脆弱的意义力量。”(33)也即说,宗教信仰对人生基本问题的解决,能够提供这样一种独到的途径:个体的人能依赖其对超越、神圣的信仰,获得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力量(这不是纯粹道德意味上的。按宗教信仰所追求的目标看,道德仍具有有限性、具体性的局限,宗教信仰不纯粹是教人、要求人做一般的“好”人。佛教说要人成觉悟者,基督教说要人得救,伊斯兰教、儒家要人成圣人……)。(34)
另一位西方学者,也是新政治神学的主要倡导人之一,默茨( Johann Baptist Metz )更称宗教对社会、人生责任的执着和反思,为进行“一种具有神秘性和政治性双重机制的信仰实践:抵制一切力图对宗教进行彻底的社会限制或者对之进行抽象的理论描述的尝试。”(35)
当今的宗教研究,如果要继续探究宗教在未来对社会、人生的责任这个话题,能适当地注意中国宗教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应该是有启发性的。
注释:
1、〖美〗L·J·宾克莱著,马元德、陈白澄、王太庆、吴永泉等译,《理想的冲突— — 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3版),页287。
2、列奥纳德·斯威特勒,何光沪译,〖走向全球伦理的宣言〗,《东方》2期(1995年),页35~40。
3、 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1版),页53。
4、参见何怀宏在1997年北京召开的“中国传统伦理与世界伦理”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忠恕之道与世界伦理〗(刊于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编:《基督教文化学刊》1999第1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1版)。
5、 弗兰克·梯利(Frank Thilly)著,何意译、苗力田校,《伦理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1版),页8。
6、〖法〗雷蒙·阿隆著,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1版),页560。
7、 同上书,页572~页573。
8、〖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梁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版),页363,页381。
9、 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1版),页178。
10、汤因比著,晏可佳、张龙华译,刘建荣校,《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1版),页81~82。
11、韦伯,《儒教与道教》页35~36。
12、汤因比、池田大作著,《展望二十一世纪》,页287。
13、 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1版),页197。
14、 参看余英时、杜维明、刘述先、汤一介、黄俊杰、李明辉、郑家栋等人的专门讨论。
15、其中近期,杜维明先生的讨论可参看他的《十年机缘待儒学--东亚价值再评价》(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ina) Ltd.,1999年1版)及《论儒学的宗教性》(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1版);刘述先先生的讨论可参看他近期的两篇论文:〖论宗教的超越和内在〗(《二十一世纪》1998年12月号,)、〖关于终极关怀与儒家宗教性问题的回应〗(《二十一世纪》2000年6月号)及陈建洪先生与刘先生讨论的文章〖终极关怀与儒家宗教性:与刘述先商榷〗(《二十一世纪》2000年4月号);黄俊杰先生的讨论可参看他的近期论文:〖试论儒学的宗教性内涵〗(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第六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版)。除此之外,他们还一直分别撰写专著及专文,从不同角度讨论对儒家思想的宗教性问题的理解。其他对问题讨论积极参与的学者,包括有:汤一介、郑家栋、郭齐勇和李明辉等。
16、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重版),页89,页87。
1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版),页3230。
18、〖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论语释疑·阳货〗,《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版),页633。
19、 王弼著,〖周易略例·明象〗,《王弼集校释》,页609。
20、 王弼著,〖老子指略〗,《王弼集校释》,页198。
21、道教早期历史材料可参看(日)福井康顺、山崎宏、木村英一、酒井忠夫监修,朱越利、徐远和、冯佐哲等译《道教(一、二、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版、1992年1版、1992年1版);李养正著《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1版);卿希泰著《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一、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版)等。
22、 汤用彤著,《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页39、页40。
23、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页7。
24、参看吕著,《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卷)》(中华书局,1983年);任继愈著,《中国佛教史(第二、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988年)等书中的有关介绍。
25、吕大吉主编,《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页580。
26、汤用彤著,《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页223。
27、同上书,页226。
28、关于玄学与儒家思想的关系,陈寅恪先生、唐长孺先生、汤用彤先生、余英时先生等都有专文讨论过。大陆学者高晨阳著有《儒道会通与正始玄学》(山东:齐鲁书社,2000年我版),台湾学者蔡忠道著有《魏晋儒道互补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公司,2000年1版),台湾学者林登顺著有《魏晋南北朝儒学流变之省察》(文津出版社公司,1996年初版)等,对魏晋玄学与儒家思想的关系问题的讨论,别有创见。作者也曾写作论文〖归本崇无--析王弼对汉儒政治思想的继承和批判〗(刊于陈少明主编的《经典与解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探讨二者的关系。
29、 汤用彤著,〖魏晋玄学流别略论〗,《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
30、 参看赖永海著,《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版),页305~页314。
31、关于儒家思想与佛学(佛教)的关系问题,近来又成中国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北京的《中国哲学史》杂志,2000年第2期,辟有专栏“儒佛关系研究”。其中,方立天先生撰文〖儒、佛以心性论为中心的互动互补〗,张立文先生撰文〖儒佛之辩与宋明理学〗,向世陵先生撰文〖见理见性与穷理尽性--传统儒学、佛学(华严禅)与理学〗等。另外,赖永海先生也在南京《江苏社会科学》杂志2000年第3期,撰文〖近现代‘人生佛教’与儒家的‘人本’哲学〗,对问题进一步讨论。
32、方立天先生在他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版)一书中,进一步认为,宗教的入世实践、宗教的修行,与儒家的不一样。魏晋南北朝中佛学二期、四期竺道生“顿悟说”的倡导及僧肇“不真空义”的提出,都是其时佛教对自己与儒家思想作用区别的自觉。
33、 转引自刘小枫著,《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版),页241。
34、关于宗教信仰的意义问题,可参看卢曼著、刘小枫选编、刘锋和李秋零译的《宗教教义与社会演化》(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8年),卢克曼(Thomas Luckmann)著、覃方明译的《无形的宗教》(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年),及西美尔(G.Simmel)著、曹卫东等译的《现代人与宗教》(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
35、〖德〗J·B·默茨著,朱雁冰译:《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页11。
(本文是作者提交2000年11月在台湾花莲召开的第一届“中华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新意义”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现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