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细流
    欢迎你来到我的博客!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暂未添加该信息。

最新图库
暂未添加该信息。

博客统计
  • 今日数:0
  • 文章数:8
  • 收藏数:0
  • 图片数:0
  • 评论数:0
  • 开设时间:2013-01-09
  • 更新时间:2013-01-29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马小娟主页 >> 文章 >> 立新述旧 >> 浏览信息《我的万向情缘之一》

    立新述旧 | 评论(0) | 阅读(1563)
    查看详细访友列表 访友脚印

    星期二   晴天 
    主题 我的万向情缘之一

    早上接到万向思维公司的征文通知,让写“我与万向思维”。心中竟然有种莫名的冲动与感动。是的,仅仅“我与万向思维”这几个字,就能让我有种万语千言道不尽,只字未动腹翻滚的心灵震动。
    十分钟后,召开公司全体员工大会,宣读万向思维公司的征文通知。我给大家讲道,咱们卓利源图书公司和万向思维公司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咱们公司自2002年创立时就开始和万向思维公司合作,当时在兰州市场还有五、六家代理商,但是咱们公司是唯一只做万向思维公司产品的图书公司,并且随着咱们公司的业务量逐渐增加,万向思维公司取消了别的四、五家代理商,在兰州只保留了卓利源和大地两家公司。咱们公司从最初的四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三十多人,一步一步,都离不开万向思维公司的陪伴、支持与帮助!在会上,鼓励并动员公司员工写写“我与万向思维”,甚至写写身边的事,写写公司发生的变化,因为咱们公司的变化就是万向思维变化的一个缩影(当然,卓利源的小变化还远远不能反映万向思维的变化,这点我们是有自知之明的)。只要大家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获奖不获奖没关系,因为这次征文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不要说全国那么多的代理商都是英才辈出,就在万向思维公司也更是藏龙卧虎。当然咱们的文章能获奖更好!能获奖代表我们公司员工的真情打动了各位评委老师。如果真能这样,真的有咱们的员工获奖,不论获得几等奖,咱们公司决定在万向思维公司颁发奖金的基础上,再追加颁发同等金额的奖金,以资鼓励!
    要写“我与万向思维”,思绪万千,话语太多,坐在电脑前足足半个小时,想不出该从何写起?
    记得那还是在1999年X月的某一个早晨,时任兰州军区八一印刷总厂厂长助理的我在办公室接到厂长的电话,让我马上去厂长办公室。到后一看,办公室还有一人,三十多岁样子,个头不高,国字脸,眉浓,不太大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厂长介绍:“这是从西安来的客户,准备在咱们厂里印刷教辅,你负责接待一下,他叫刘增利。”
    从此,便有了和增利君十几年的友好往来与亲密合作。
    刘增利,小名利子、狗剩子等,男,汉族,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人。早年毕业于西安外语学院,后回到老家神木县某学校当英语老师,因从小受做生意的父亲影响,脑海深处早早有了经商的意识。当初老师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不高。当年地处陕西北部的神木县也不像现在煤、气、石油资源被全面开发,遍地黄金。在最初任老师的岁月里,增利君一边教学一边思索如何改变自己贫穷的状况。后来发现有当地书店的人在往学校送教辅材料,在老师订书的时候能让出一定的折扣给老师,这样老师和书店的人都有钱可赚。天资聪明且有远大志向的增利君从此处看到了商机,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到书店买样书再联系学校转卖给老师,从中赚取差价。再后来,尝到甜头的增利君让弟妹在神木县城开起了自己的零售书店。自己还是一边教书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往来于各个学校联系老师推销教辅,有时为了联系较远的学校,增利君背着样书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去送样书。为的是赚取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已在老家神木县开书店几年的增利君,办理停薪留职来到省会西安市,在东六路的图书批发市场开办了万向思维公司的前身——博迪书社,开始图书的批发与零售业务。
    此后,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博迪书社就开始小学教辅的出版与发行。当时,全国出版学生教辅的公司并不多,但是社会需求量却很大,时常是供不应求。在这种背景下,受过高等教育且已积累零售批发经验的增利君,以常人几倍的嗅觉,嗅到图书市场暗藏的巨大商机。先后策划出版了“最新AB卷”“海淀单元卷”“课堂达标”及“字词句篇”等系列的小学教辅图书。
    当时的情况是好书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是如何使自己策划出版的教辅能在别人的教辅图书上市之前供应市场?增利君想到两个方法:一是让自己的亲戚或老乡在陕西全省各市、县开办零售书店,全力主推自己策划出版的教辅资料,以此促使销售数量大幅增长,利用亲戚及亲情关系快速回收书款,形成销量与回款的最佳良性循环;二是在策划好的教辅定稿后,在印刷装订的这个环节上,抓紧时间缩短印刷周期抢占市场。
    历史证明增利君的这两个决定,使陕西博迪书社由一匹名不见经传的业界灰马迅速发展成后来震惊全国教辅界的一匹“黑马”。增利君成功的第一个法宝是让自己的亲戚和老乡在陕西全省开办零售书店,使销售量大幅增长,书款得以迅速回收。这里面的细节就留给别的代理商去写吧!增利君成功的第二个法宝是策划好的教辅稿件,在印刷装订的环节上,极力压缩印刷成本,极端缩短印刷周期,抢占市场,使自己策划出版的新书抢在别人的图书前面上市,赢得了很多客户,抢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后来,在万向思维公司发展壮大的鼎盛时期,业界有众多“精英奇才”对万向思维的发展奇迹有很多分析:有的说,刘增利遇到了好的时机,当年教辅界出书的公司少,市场处于需大于供的局面,是个“人”只要出套书就能卖钱,就能发财;甚至还有的人说,哎,你们不知道,刘增利之所以能发展这么快,能发大财,主要是人家的名字起的好,增利,增利,你们想想,天天叫他增利,他能不增利吗?
    其实,万向思维公司能发展得那么快,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展成全国知名的集图书研发、出版、发行、软件开发、印刷装订为一体的集团公司,或许有刚才以上因素在里面;但我想,最主要的还是万向思维公司的领军人物刘增利具备了很多成功人士所具备的优良品质!如:待人谦逊、聪明好学、思路明锐、勤奋敬业、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且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较强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等等。
    在此,我只说说增利君是如何使用第二个法宝和怎样勤奋敬业的。我和增利君在厂长办公室见过面后,他的所有业务都交给我管理、负责。我当时很纳闷,心中有很多疑虑,他为什么不在陕西西安印刷教辅而舍近求远呢?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呀!后来,和增利君接触多了,沟通多了,了解多了,才知道些许其中原委。一是他事业刚刚起步,出版印刷教辅如在当地进行,目标太大,容易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甚至是同行竞争对手的陷害,对他事业发展不利。二是选择距陕西很近的甘肃省的印刷厂,尤其我们厂当时还在兰州军区的管辖中,军队企业的税是先征后返,这样可以压低印刷费用,我们当时给他印刷完毕后都是我们自己的军车送往西安,没有过路过桥费,成本也较低。所以在最初签合同谈价格时,我们遇到了从未遇到过的谈判高手,致使我们的印刷工价达到我们建厂以来的最低。
    当然,刘增利也给了我们从未有过的待遇:印前打一半预付款,印后货到付全款。
    刚开始合作时,都是刘增利在西安制好版,再派人把印刷软片送到兰州交给我们印刷。后来为了节约人力和财力,他们把制好的片子,直接带到晚上的火车上交给列车员,第二天早晨我到火车站找列车员去取。这样一来,本来要花二、三百块钱还要派专人办的事情,当时只需二十块钱就搞定了。
    有时候需要改的稿子多了,在西安来不及处理,为了节约时间,刘增利会把稿子带到兰州来改。白天在车间坐在电脑前跟着工人改稿子,晚上在宾馆又是加班到深夜。因为当时我还未成家,他又是一个人来兰,所以经常把我叫到宾馆陪他,名曰“叫我也享受享受”。在宾馆,和我聊印厂的一切,问我印厂的人员结构情况、利润情况、成本情况,印刷价格是如何构成的,印刷工价是如何算出来的等等!常常把我问得筋疲力尽哈欠连天眼皮都抬不起来时,他才说你先睡吧。等我一觉二觉醒来时,常常看到的是增利君还趴在桌前看稿子改稿子。
    那时候和现在一样,在印刷教辅的高峰期,也同样是印刷课本的高峰期。我们厂多年的宗旨是,课本任务的周期是第一位的,是保证我们厂近千人吃饭的饭碗,绝对不能滞后。为了压缩印刷周期,缩短印刷时间,能让书稿在最短的时间变为成书。只要增利君在我们印厂,他总是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检查、督促,决不让他的产品在我们印制阶段因人为因素延误。有时候他人不在兰州,但是每天七、八个电话,了解印制情况,催问产品进度。记不得有多少次?我都是在被窝里被他电话叫起,而跑到车间给他落实当天的印制情况。
    那时候为了赶进度、抢时间,我们全厂都得加班加点为增利君服务,1999年底的时候,在全国还没有多大名气的增利君已在我们厂里妇孺皆知了。因为只要他的稿子一到我们厂,全厂上下齐动员,紧绷一根弦,就是干!大干!快干!那时,只要是谁家的老公或老婆回家迟了,他们的家人就知道那是在干刘增利的活,如果是让谁晚上加班连班,他们不问都知道刘增利的活到了。那时候,真是鸡犬不宁呀!因为在这以前我们厂还没有遇到过这么诚信、付款这么好的客户,所以我们也愿意为他干活。
    一般情况下,成品书一出来,马上安排专车送往西安,无论白天黑夜,绝不拖延。记得第一次给他送书是我亲自押车前往。那时候兰州到西安的公路不像现在高速贯通、坦途直达。那时候的车也不像现在“宽大长”,动力十足。当时,虽然我们的车挂着军牌,不受地方警察干扰,但还是要翻山越岭,一路崎岖,差不多要近二十个小时才能赶到西安。
    一到目的地,刘增利已率领刘家班在库房边等候(说是库房其实就是一座旧的楼房里一楼的单元房)。刘增利更是亲率刘利军、赵银龙、刘爱生等人卸车背书。有人问,为什么是背书?我们知道现在装车卸车咱们都是一包一包或最多二包二包地提,但他们不是,他们是人站在车前,转过身让车上的人望后背码放,这样一放就是六、七包甚至七、八包。每个人都是争先恐后,连追带赶,很快就卸完一车书。那种场面,此后多年不见。
    那时候,因为书好卖,时常供不应求,很多客户都是在门市先排队交钱开单子,然后再到门口等我们的送货车,有时我们的送货车刚到还未停稳,已经有客户自己爬上卡车自己开始给自己抢货了,挡都挡不住。那时,卖书大多数是现款,所以博迪书社在西安东六路图书批发市场上几乎天天是最后一家关门的,天冷时,黑得早,路上已鲜有人影,但在博迪书社里则灯火通明,在干嘛?数钱呗!因当时现金量大,抽屉装不下,他们家经常是拿编织袋装钱。那种场面,此后也多年不见。
    那时候,我常去西安收印刷费,有时一个月就得去五、六趟。常常是今晚坐火车第二天早上到西安,白天和增利君见面谈事汇报在厂里印书的情况,然后一般下午就开始办理汇款,晚上再坐火车于第三天早上回到兰州。记得有次早上到西安后,等刘增利他们上班,一会他来了,问我吃了没有,我说没有。他马上到店里打电话,叫马上把车开过来,说要陪小秦去吃饭。不一会,随着“突突突”的轰鸣声,当时他家唯一的一辆车:一辆半旧不新的两轮摩托车开了过来。增利君载着我去吃了西安有名的“老孙家”羊肉泡。
    通常吃过早点,我会去门市看他们卖书或者和会计对账、转款,增利君则会到办公室看稿子,中午一般不打扰他,晚上吃饭的时候我才会去找他,增利君抬起头,问我:几点了?我说都下班了,天早黑了。他才伸伸懒腰说,肚子有点饿了。一问,才得知,从早上吃过饭一直到晚上还没挪过屁股呢!那种场景,此后经常出现。
    就这样,经过一两年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博迪书社已在陕西全省乃至全国教辅界名声斐然,气壮山河。
    2000年刘增利自己开始筹备开办印刷厂,并且顺利投产印书。
    2001年我和刘增利结束了两年多的亲密合作伙伴关系。
    但,我们的友谊在继续……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兰州卓利源  秦立新

    马小娟 发表于:2013-01-29 1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