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教网
    多为转载。向作者们致谢致敬!
最新公告
本博客乃教育学习之用,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博文多为转载,尽量保留作者署名;若无作者署名,则注明稿源。向作者们致谢致敬! 

频道栏目

查询

标题 作者

最新评论
  • 李乙隆网站
    武教主编

  • 最新图库
    暂未添加该信息。

    博客统计
  • 今日数:0
  • 文章数:63
  • 收藏数:0
  • 图片数:0
  • 评论数:1
  • 开设时间:2010-04-14
  • 更新时间:2010-08-29

  • 最新链接
    暂未添加该信息。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组


    武教主编主页 >> 文章 >> 新闻 >> 浏览信息《关于未来武术文化的展望》

    新闻 | 评论(0) | 阅读(2060)
    查看详细访友列表 访友脚印

    星期日   晴天 
    主题 关于未来武术文化的展望

     

    作者:刘国奇
     
      
     
      中国最早“文化”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的意思。在2004年3月30日中宣部与教育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民族文化精神的决议》之后,武术中关于文化的论述大量出现在论文中,充分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可是在具体的开展当中,问题还是不少,比如武术自古以来就是自卫强身的,但如今武术不“武”,而走向“文”路,这是武术在现代的末路之路?还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发展?在“传统(武术)”不强,“竞技(武术)”称王的现代武林中,为何武术比赛的观众席上少人观?面对着外来的武技(跆拳道,空手道)甚至于瑜伽,作为“中国人生存方式”的武术为何在人们的面前失宠,说不起话?

      在作者看来,技击性是武术的内核,任何脱离于此来谈武术都不能自圆其说,但是仅仅以此为理由,再重新提倡技击,一味强调“打”,也并不能有效推动武术的发展,我们更应该关注武术技击背后的文化性。武术的文化性是武术在其动作基础上思想的延伸,如果把武术比喻成一棵树,那么技击是它的根,套路是它的枝叶和花朵,武术文化则是这棵树的生命。如果用武术的要素来说明的话,技击是武术的“精”,套路是武术的“气”,文化则是武术的“神”。

      在信息通达、经济当道的今天,学校也不再是一个纯净的天空,“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也在不断的完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泛经济的当代,武术也不免被拉来做本不属于她的“体力”活,出现所谓的武术经济种种。不可否认,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我们也不应该把任何事物都和金钱联系起来。就像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谈到我国的教育时所说“学校要少谈些功利性,尽可能地保持学校思想的纯净”,所以,武术不“武”,而走向“文”路是武术的沧桑正道。而所谓的不“武”并不是要脱离技击性来谈武术的,而恰恰相反,更应该重视武术的这一根本。但现在的人谈起武术“文”化,成了纯理论的代名词,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而不能解决。

      我们一说到武术文化,就会四个字来形容:博大精深。其实,这等于没有对它做任何的说明。依作者看来,武术文化千言万语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是对人的尊重与理解,是远离野蛮的脚步,是记录历史的字符,是“先天下”的忧国之心,是“已不欲”的由我及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武术教学向着文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必然的趋势。

      武术自从上世纪50年代政府组织一批专家统一编排一系列的简化套路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最近10年跆拳道、空手道等在我国迅速发展也和其简单易学有很大的关系,今后学校武术动作简化仍是一种趋势,至于如何操作,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今年9月将要推广的武术操也许会成为学校武术如何开展投出的问路之石。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的当下,人们的思想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真空,娱乐需求自然会提升,学校的空气也难免不受到激荡,“武术如果不是用来维持生计它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以武术文化中娱乐的价值在今后也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总之,作者认为武术以 “武”为底蕴,这是不能丢的,更需近一步地促进。但是从发展的高度上来说,还是要走武术文化的路子,实现武术文化的进一步创新。武术动作的简化和内容的娱乐性也会在一步步的改革中找到适合武术本身发展的形式。
     


    武教主编 发表于:2010-08-29 19: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