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李乙隆交流平台  (http://liyilong.com/bbs/index.asp)
--  『评论杂谈』  (http://liyilong.com/bbs/list.asp?boardid=32)
----  [转帖]经济学家必然要为“老百姓”说话  (http://liyilo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32&id=1925)

--  作者:晓风残月
--  发布时间:2006-07-05 11:01:54
--  [转帖]经济学家必然要为“老百姓”说话

经济学家必然要为“老百姓”说话  
 
 
 作者:苏振华  来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都市报 
 
  最近几年来,一些经济学家的发言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比如前不久一位很著名的学者发表了如下观点,“官员是改革中最大的利益受损者”、“让穷人的孩子上得起学的办法是提高学费”,这些观点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网络上的一些言论对经济学家们持不信任态度。

  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引发争议非常正常。一般说来,当我们将某些发言认定是“经济学家”的发言时,其实是隐含了一个认识上的前提,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是在以他们的专业素养发表言论,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根据生活常识而发表的看法。对经济学家的观点产生歧义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经济学家所援引的经济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争议;其二是经济学家们的发言太过背离民众的生活常识。解决之道当然只能是进行进一步的更深入的讨论,以期达成某种共识。然而,今天中国的某些经济学家们在面对公众的质疑时,正流行着一个貌似公允的解释,认为经济学家不应该屈从于“老百姓”的喜好而应该本着学者理性发言。

  以理性和良知发言,是践行先贤们确立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道德标杆的基本要求,本是无须多说的。可是,最近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发表了系列高论,包括房价下跌几乎对全民不利、银行卡跨行查询的收费具有合理性云云,这些观点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面对争议,这位学者抛出了一个“经济学家一定要为老百姓说话吗”的答辩,似乎祭起了“独立人格”的大旗,颇显示了不媚众、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风骨”。这是一个极好的自我辩护,也是很多招致争议的经济学家们惯用的和最有力的辩护理由。

  就我个人而言,有十多年的学习经济学的经历,对于这些具体观点,有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暂不赘述。但在我看来,就经济学家是否应该为“老百姓”说话而言,全然是一个混乱的假问题。这种看法事实上是将科学理性与民众的常识全然对立起来,而把自己当成了终极真理的代言人。哈耶克斥之为一种理性的狂妄,是知识分子直觉的自我精英意识的流露。如果说经济学有一个价值目标,就是增进每个人的福祉,以此通过经济学逻辑的展示寻求一种最佳的现实经济政策,如此而言,经济学全然是为“老百姓”服务的,经济学家是必须为老百姓说话的,这是经济学家的基本立场。当然,由于知识分工的限制,公众的政策诉求或许与经济学的逻辑相冲突,但这并不能成为经济学家拒绝为“老百姓”说话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应该是用通俗的表达来说服公众怎样的政策才能真正实现他们的利益诉求,而不是把自己摆在精英的位置上表达对公众知识的轻蔑。

  因此,当经济学家们的言论引来争议时,其实根本无须申辩,只需更清楚地阐述问题所蕴涵的经济学逻辑即可,如果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性,真正站得住脚的观点自然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每个人都具备必要的理性吗?对经济学家来说,这是一个无须讨论的问题。经济学最基本的认识或者说假设就是每个人都是“理性人”,因此经济学崇尚每个人自由选择、自由分工,认为个体的理性抉择最后能够达到每个人福祉的提高。如果否认公众具备基本的理性,公众应该过怎样的生活就有劳经济学家们的指挥和命令了,如此,计划经济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可是,如今的经济学家谁不是自由市场主义者呢?

  吴敬琏先生,被评价为,“他的嘴对着领袖的耳朵、他的脚站在民众之中”,是吴先生伟大的人格的写照,值得经济学家们深思。

 
 


--  作者:xiaocong
--  发布时间:2006-07-08 09:06:58
--  
 吴敬琏先生,被评价为,“他的嘴对着领袖的耳朵、他的脚站在民众之中”,是吴先生伟大的人格的写照,值得经济学家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