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晓风残月
-- 发布时间:2006-06-11 20:25:03
-- [转帖]“坦然走过乞丐”的本事
“坦然走过乞丐”的本事 南方周末 2006-06-08 16:28:15
□何三畏 很难想像,人世间竟然会有这样的“精神纽带”:按“不喜欢乞丐”的共识去寻找知己,而且上下求索,找到了异代知己;但看了一篇叫《坦然走过乞丐》的文章,你就会知道了。这篇文章,我是在网络上看见的,网络注明是出自《中华读书报》,可见是读书人写的,而作者署名叫“毕淑敏”,竟与一位名作家的名字相同。 文章开头一句就是:“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 一个好端端的,日子想必也还过得去的人,对乞丐怎么会有这么深的情结?心里怎么会如此沉重地装着乞丐这样卑贱的人?这是怎样一种精神? 其实,对乞丐,是可以“不喜欢”的。“不喜欢乞丐”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不像不喜欢某些人,得冒风险。“不喜欢乞丐”,乞丐不会找你算账,“非乞丐”也不会说什么。乞丐到底没有什么可怕,虽然有“恶丐”一说,到底他们“压榨”的,也只是你的感官而已。总而言之,对乞丐,假如你“心情好”,顺便施舍一点,假如你“心情不好”,不施舍,都是你个人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人会盯着你。这就好比尼采说的,从你的内心出发所做出的决定,都是正确的。 可是,毕淑敏却很不幸。她“不喜欢乞丐”,却又是总是放不下,她觉得不体面。她就这样“盯着”自己,几十年来没有把握住“乞丐观”。她只好去“盯别人”,她要找到她的参照系。所幸,盯到了张爱玲。照说,找到了同道,证明了“吾道不孤”,也就可以安心了吧。可是,才不呢。这竟然成了张爱玲更受喜欢的理由。设想中国的乞丐们有知,想到因为他们的存在,促成了当代两位以汉语文学为生的前贤与后肖的精神联合,能不受宠若惊乎? 这样的精神传承可谓了得,应该堪称人类精神现象的一朵奇葩了。可是,都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种与乞丐不两立的无名火,又所来何自呢? 按照文章的叙述,毕淑敏女士最后获得“坦然走过乞丐”的勇气,是因为受到一位“海外宗教界朋友”的点染。那天她们结伴走过地铁。看到一位肮脏的老丐,那位朋友很看不惯,不仅不曾放下一分硬币,还径直找公安,请求把乞丐赶开。原来,她的这位朋友“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还“助长了不良之风”。原来,她的这位朋友把乞讨与施舍的关系定性为:“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当然,她的这位朋友,也不是认为乞丐就该死,而是要由“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的。 阿弥陀佛!真不知道毕女士的那位朋友是修哪一门功夫的。但是,想必他(她)无论如何,不会受施于民间,而是靠“正式的慈善机构”维持生计的吧。进而,他(她)能认定施舍是“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这样的“单极判断”,也该是“入世太深”了吧。 总之,这世界一切都是功利的,包括在马路边对乞丐施舍的一块钱,都必是为了那样壮怀的收获。一个人能把世态人心“吃得这样准”,还能有滋有味地活着,需要原谅俗众多少的糊涂啊,也算是不容易吧。 最后,毕淑敏总算抛弃了反反复复游游移移的矛盾,“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了。看到了吧,此前,为了一个乞丐,她受了多少煎熬啊。又是盯人,又是责己,又是“仰慕”又“侧目”,弄得不胜其烦。这是怎样一种境界!至于何不顺便丢一枚硬币出去,得个心安了事?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我真是好生奇怪,一个人活到能够像毕淑敏那样熟练地运用文字的岁数,还“拿不稳”如何对待乞丐。现在终于拿稳了,可以“坦然”地拒绝施舍了。可是,这需要鄙薄施舍者。只见毕女士金针度人,一口咬定施舍就是为了施舍者自己“收获喜悦”和“廉价的欲望满足”。而以这样的乖戾之气为文,竟被很多年轻人惊为美文,其可怜复可悲的“情调”,或者被视为轻飘飘的东西不被认同,或者被轻飘飘地认同了?无论如何,这是多么让人错愕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