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一月瑶珠
-- 发布时间:2009-01-18 23:21:10
-- [转帖]只有政策真正到位 汽车业才能率先复苏
只有政策真正到位 汽车业才能率先复苏 作为中国经济复苏和振兴计划的重要举措,十大支柱产业的振兴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的制订,而与消费关联度极大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率先出台,更是为汽车业在2009年突围,实现率先复苏提供了政策的张力。 从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要点来看,最突出的无疑将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作为出发点,以结构调整作为主线,通过税费的减免和消费信贷政策扩大需求,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培育自主品牌,为中国汽车业的振兴提出了“组合拳”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既是应对危机的临时之策,也是中国汽车业未来发展的长效举措。 车辆购置税自1985年征收以来,一直为业界所诟病,高达10%的税率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抑制汽车消费的政策工具。在汽车本身逐渐回归基本消费品,汽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仅次于房地产的情况下,通过税费的减免,刺激销售,从而带动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就成了一个中国不得不面对的必然选择,中国汽车业协会也一直呼吁减免甚至取消车辆购置税。
规划的税费减免方案,规定从2009年1月20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购置的排气量在1.6升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从10%减按5%的征收。考虑到国内汽车消费中,1.6L及以下排量车型大概占整个市场的60%左右,特别是自主品牌汽车生产的车型,他们主要还是集中在1.6升以下的。政策扶持自主品牌的意图非常明显。如果按照年销售650万辆计算,保守估计,国家财政减免的税收至少在300亿以上,就一个产业而言,这样的减税力度至少目前来看是最大的。虽然没有按照排量形成一定的政策梯度,也没有将减免购置税作为一项长久的举措。但就短期的刺激力度而言,显然会有成效。考虑到宏观经济的走势仍然不明,公共政策以温和的姿态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留有余地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减税力度,对于一些汽车消费的大省,都会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
但是,就整个汽车消费政策而言,政策的力度仍然稍显温和。汽车业作为具有极大带动力和关联度的产业,汽车工业每增加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这几年对GDP增长的和刺激国内需求的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取消一切抑制汽车业发展的歧视政策是一个合理的要求和选择。汽车产业和房地产等比,市场竞争度更强,更主要的是不存在价格的障碍,政策传导机制畅通,而且考虑到买车的群体的经济状况,政策本身对于消费的刺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只要政策到位,汽车行业的复苏,就政策的技术难度而言,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都是最简单最有成效的。
就刺激消费的政策空间而言,规划没有提及汽车消费税的减免,也没有对小排量和自主品牌的政府采购进行政策的安排,对汽车消费信贷也只是一笔带过。而从汽车购置的成本而论,中国汽车购置的成本远高于国外,要真正培育汽车市场,应该进一步从降低购置成本入手,完善刺激消费财政、金融、税收等各项政策,特别是信贷消费政策。根据人行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金融机构共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这和汽车产业本身的产值比比例不到10%,这和欧美市场信贷消费占90%以上的比例有很大的差距,考虑到汽车消费的群体都属于经济状况尚可,因此,推动消费信贷,金融风险很小,应该进一步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当然,中国汽车业长远的振兴在于自主品牌的培育,在于通过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就目前保增长的当务之急而论,刺激消费无疑很关键,这就使得政策能否到位显得极为关键。尽管告别了近几年年均增速20%的高增长,但和欧美、日本的汽车市场比,中国汽车业本身的发展周期仍然处于快速上升通道,因此政策本身就成为决定中国汽车业能否率先复苏的“胜负手”。希望以汽车业振兴规划的减免车辆购置税为出发点,通过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刺激潜在的需求,则汽车业有望顺利度过严冬,并成为率先复苏的行业。 南都社论 发表于 2009-01-18 1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