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李乙隆交流平台  (http://liyilong.com/bbs/index.asp)
--  『新闻旧闻』  (http://liyilong.com/bbs/list.asp?boardid=31)
----  [推荐]副局长女儿何以成为受助贫困生?  (http://liyilo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31&id=3204)

--  作者:阿明
--  发布时间:2007-08-28 11:25:51
--  [推荐]副局长女儿何以成为受助贫困生?

副局长女儿何以成为受助贫困生?
董宏达
 
  湖北襄樊市近日有5名贫困大学生因“不感恩”,被资助者取消受助资格。记者调查发现,一名被取消受助资格的大学生父亲是当地某局的副局长。其是否属于贫困家庭、以及襄樊市总工会对贫困学生的审查程序引发质疑。(8月25日《成都商报》)
  
  笔者对日前5名贫困大学生因“不感恩”的报道,曾提出过质疑,因为那个报道通篇以资助者和主办方的有关情况,亮出他们的观点,而对受助的贫困学生并没有采访,让我不清楚受助贫困生究竟是什么想法。现在,记者的深入采访,果真遇到了特殊情况,出现了戏剧性变化——副局长的女儿杨某救助申请表上写着:母亲月收入200元,家庭月总收入600元,夫妻下岗无住房……生活较困难,上面还清清楚楚地盖着一个鲜红的印章:樊城区第三环卫所工会。副局长变成了下岗工,副局长的女儿自然被当成贫困生,出现这样的怪事,怎不让人吃惊!?
  
  问题是,如果不是记者深入调查揭开真相,恐怕连主办方襄樊市总工会依然蒙在鼓里,如果杨某向资助者道谢,恐怕副局长的女儿仍然会被当成贫困生受到资助。那么,为什么当初没有被组织方发现?在确认贫困生资格时,襄樊市总工会作为组织方是怎么把关的?再进一步说,在受助的贫困生中,杨某仅是个特例吗?
  
  据了解,襄樊市总工会组织的助学活动基本程序是,市总工会给区总工会分指标,委托区总工会审查贫困生资格,上报贫困大学生的资料。报上来的资料,要有下岗证、低保证、身份证,如果没有,就要让单位出个证明。杨某的申请,因为有单位的证明,所以就没让对方拿下岗证、低保证了。由此可见,杨某混进贫困生这件荒唐事,表面看,是区总工会审查不严,其实更关键的的问题在于市总工会“分指标”,贫困救助分指标,无异于把扶贫济困当成一种福利,当贫困救助成为一种福利时,善款也就成了众人想吃的唐僧肉,不排除个别人员拿善良人的善款去送人情,善款未必能用到最需要救助的贫困者。
  
  值得注意的是,而这样“分指标”在当下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办法,朋友的单位干部工资最低也在1000元以上,但每年都有一个“贫困家庭”资助指标,于是大家就轮流领这笔钱请客吃饭。正在读大学的儿子说,很多高校对贫困生的名额是分配的,所以很普遍的想法是不拿白不拿,而且有时候有些真正的贫困生因为某些原因,也从没提出过申请,而有个同学的家庭属于长三角某大城市的中产阶级,可是他也是贫困生,领着助学金。
  
  回过头来看,襄樊市助学出现的这场风波,既伤了捐助者的心,也损害了受助人的人格,更伤了广大善良的网民的情感。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如果其中有一环认真地核实都能发现问题的,所以,对相关责任者问责是应该的,但更关键的是“分指标”的救助机制在起作用。如果不改变“分指标”的救助机制,就不会起到治本的作用,此类现象也必然会重演。襄樊市助学这场风波,怎么收场,谁来收场,我们拟目以待。
 

 


--  作者:阿明
--  发布时间:2007-08-28 11:26:42
--  

副局长女儿成受助贫困生,谁该反思
 
薛亚波
 
  湖北襄樊市近日有5名贫困大学生因“不感恩”,被资助者取消受助资格。记者调查发现,一名被取消受助资格的大学生的父亲,是当地城管局副局长。

  之所以城管局副局长的孩子报虚假材料接受资助,问题的症结,可能在于到底是委托的中介机构主导资助,还是由资助者本人主导资助?如果是由资助者本人主导,那么,这一问题就可能会避免。

  2003年7月,笔者在西安做记者期间,曾参与了对一些高考贫困生的资助。当时,记者根据求助热线,对当地一些贫困生进行了报道,公布了他们的联系方式,由资助者自己决定资助。有一位在西安旅游的深圳商人孙先生,在看到一期报道后,就决定资助其中一名贫困生。

  但是,孙先生一定要亲自去资助者家中看看。当他到达这位资助者家里,发现她的确贫困时,便资助了她,并鼓励她好好学习,有困难还可以和他联系。事后孙先生告诉我说,他决定亲自上门,就是担心受助者家的情况不真实,而走了这么一趟,就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孙先生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把钱资助给真正需要这笔钱的人,他选择了实际考察,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是否需要受助者“感恩”,也只能取决于资助者本人的意愿,而不能强迫他们一定要这样做。受委托的中介机构可以为此而牵线搭桥,但却没有权力“包办”,这种“包办”的结果是,因为其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也会导致一些不真实的资助。

  不少受助者,在情感上容易自卑,这往往会导致他们的行为处于被动。这时,如果资助者仅凭书面材料就资助,而缺乏与受助者感情上的主动沟通,那么,一方对另一方的平等资助关系,就容易被扭曲。资助方既难做到把对贫困生的资助,化为感情上的温暖,从而发自肺腑,也会因对受助者心存怀疑,而可能会提一些有悖平等关系的要求。

  正因如此,我觉得,在受助者成了城管局副局长女儿这件事上,除了当事人,资助者和受委托资助的中介机构,也都有反思的必要。


 
 
  


--  作者:本坛编辑
--  发布时间:2007-08-29 15:28:54
--  
无奇不有。
--  作者:蓝天白云
--  发布时间:2007-08-29 22:01:40
--  
其实不说大家也知道,因为有些资助对象他们是很清楚是谁的.
--  作者:林家少爷
--  发布时间:2007-12-01 18:59:02
--  
可叹这事被大学生不懂感恩掩盖了.
--  作者:可可儿
--  发布时间:2008-03-07 00:37:25
--  
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