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李乙隆交流平台  (http://liyilong.com/bbs/index.asp)
--  『新闻旧闻』  (http://liyilong.com/bbs/list.asp?boardid=31)
----  [转帖]民告官背后的“血腥 ”财富  (http://liyilo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31&id=2207)

--  作者:本坛编辑
--  发布时间:2006-09-07 11:41:14
--  [转帖]民告官背后的“血腥 ”财富

民告官背后的“血腥 ”财富

出处:《南风窗》杂志    作者:本刊记者 田磊 发自广东惠州  

港商将交通局推上法庭,也将货运市场背后的黑幕放到阳光下。

 

6月12日,广东省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判决书在惠东县城掀起了轩然大波。法院判定惠东县交通局在30日内赔偿香港商人赖锦春1374.28万元。

法院认定的事实是:港商赖锦玉投资3000万在惠东县吉隆镇建起粤东货运配载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粤东货运市场),可建成5年来,1300多万经营收入却悉数落入交通局的腰包。

1374万巨款哪里去了?政府拿什么来赔偿?面对这些问题,惠东县政府表态说,从没想过政府会败诉,更没想过赔偿。交通局长蔡金凯说:“大不了我不当这个局长,有理你就把我们交通局卖掉!”

而港商赖锦玉的态度也让人费解:“我不在乎这点钱,最终拿不拿得到都没所谓,我只是想弄清楚这些钱到底哪里去了,装进了谁的腰包。”

粤东货运市场所在的吉隆镇号称中国三大鞋都之一,全镇有2000多家鞋厂,年产鞋约4亿多双。每年这4亿多双鞋子要运往全国20多个省市,产生的运费都有近1亿元。

从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起,围绕粤东货运市场的纠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其间,为争夺货源、垄断市场,黑恶势力介入,暴力冲突不断,但在各方势力协调下,冲突被一次次平息,始终没有摆在台面上过,这一次,港商的起诉,将交通局推上法庭,也将货运市场背后的黑幕放到了阳光下。

 

争行霸市

 

吉隆镇这个惠州东南角的小镇交通异常发达,广汕公路、深汕高速穿镇而过,从吉隆往南走不足10公里就是茫茫南海。

鞋业发展和交通便利带来了货运市场的蓬勃兴盛,但争行霸市一直都困扰着当地鞋业的货运市场。1998年前后,争斗达到了顶峰,为了抢货源、垄断线路,黑社会火拼事件不断发生,当时,东北一些货运老板来拉一次货,往往要雇几个当地的警察带着枪给自己做保镖。

为了治理这种乱像,惠东县政府决定建立一个规范的货运市场,但政府一下子拿不出大笔资金,只能由商人来投资,赖锦玉便被拉了进来,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50多亩的粤东货运市场,下设19个货运服务部管各条运输线路,交通局还专门在市场设立一个货运管理站进行管理。

但粤东货运市场的建立并没有完全平息对货运线路的争夺。在巨大利润的吸引下,甚至政府部门也卷入了争夺,其中,尤以邮政和交通两部门最为激烈。

2003年,吉隆镇邮政所经上级邮政部门和工商部门批准,成立了第二营业部,开展包括鞋产品在内的“邮件直递”业务,直接抢走了粤东货运市场的不少生意。

随后的大半年里,每天都有数十到上百名不明身份的人在邮政物流中心门外进行监视,并对送货到这里的小四轮运货车进行跟踪、恐吓,进而对一些不听话的小车轮车主武力教训,多个车主被打伤、车辆被砸烂。

2004年6月份,一份“紧急通知”公开派送到吉隆镇2000多家鞋厂老板手中,通知以货运市场内的19家货运服务部名义称:“如发现吉隆鞋产品没进粤东货运配载中心市场发货,被我们查堵到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发货人承担。”

邮政部门并没有听从这份紧急通知,继续运货,结果很快招致“邮政车被砸烂,货物被哄抢”的后果,2004年2月11日凌晨,吉隆中邮物流员工宋志平驾驶一辆中邮物流货车到吉隆镇吉黄二路集昌鞋厂时被一伙人打砸,被抢走一辆货车及7箱皮鞋。

当年多家媒体对吉隆镇鞋产品外销物流渠道被人控制及“邮政车被砸烂”等现象进行过连续报道,引起了惠州市有关领导的重视,成立调查组进行处理。不过,警方查明的结论是,邮政车被抢事件原是车主宋志平报的假案,当时是吉隆镇府和县交通局及公安局在联合行动,专门整治货运市场和无牌无证机动车运输情况。警方还发现,宋志平驾驶的货车属报废车,并在该货车内搜出水管7条,尖刀一把。

一直到现在,还有人对那次处理结果愤愤不平。有知情者告诉记者,这不过是政府最后的权宜之计,邮政部门斗不过交通部门,而且,也不占理,所以,邮政的车被砸了也是白砸,人被打了也是白打,没被打死已经算是幸运。

在吉隆镇大多数鞋厂老板眼里,粤东货运市场就像是官办市场,经过一轮又一轮打击,在这里出货是最安全的。可以这样认为,是当地政府依靠强权保证了货运市场的垄断地位,强权更多的是以“巡街队”等非正规组织的形式对粤东货运市场的垄断地位给予保护,因为国家对货运市场的收费标准有严格规定,没有合法的收费理由,自然也不能动用正规的强权组织。

根据国家《公路运输管理费征收和使用规定》,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只能向道路运输经营者收取最高不超过营业收入0.8%的运输管理费,其他费用一概不能收。如果根据这个标准,交通局每年能收到的费用不超过10万元,但是,惠东县交通局仅2005年一年向各货主收取的线路经营费就高达274万元,线路保证金总额更是高达800多万元。

对于货运市场内交了巨额“保护费”的商家来说,显然有足够的理由获得这种保护。而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他们也不得不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彻底垄断线路,一方面不断抬高运输费用。

 

1374万哪里去了?

 

因为是粤东货运市场的投资者,赖锦玉被不少人看作是吉隆货运行业争行霸市的最大受益者,稳居幕后,坐收渔翁之利。但是,赖锦玉却一直辩解说自己是在吃哑巴亏。

“所有的钱都被交通局收走了,我作为投资者,不仅出钱建了货运市场,而且日常的所有管理工作也由我来做,但却只能收取30多个商铺的租金和停车费,这些钱连每年的利息都不够。”赖锦玉说,他每年要负担水费、电费、维护费、38个员工的工资,再加上3000多万投资的利息,每年亏损近300万,而对外还要承担垄断市场的骂名,这让他觉得自己像个冤大头。

“以前还好,交通局把货运市场的税承担了,可是从蔡金凯当上局长开始,税也要我来缴。这样下来,不用说收回当年投资的3000多万元,连货运市场每年的运转费用都收不回来。”这也是让赖锦玉下定决心不惜撕破脸面,起诉交通局的原因。

法院的一审判决对此说法给予了肯定。作为投资方,赖锦玉并不知道5年来交通局一共从他的货运市场里收走了多少钱,1374万的数字还只是法院在调查此案时,交通局自己提供的,而另外那些没有入账的钱也就无从查起。

在粤东货运市场筹建过程中,赖锦玉与交通局并没有就市场的利润分配问题签订任何协议。“当时,蔡金凯是吉隆镇党委书记,交通局长姓邓,我们关系都非常好,也没有想到签订什么协议,什么事情大家都好商量。”赖锦玉说。

而这也是如今矛盾的焦点,法院一审最终认定1374万属于经营收益,应该归投资者所有,而不是归主管部门。根据法院的一审判决,交通局的角色也变得鲜明起来:把商人拉进来投资3000多万建成货运市场,然后依靠强权提供垄断保护,一方面向从事货运的业主收取以各种规费为名的“保护费”,一方面抽取货运市场投资者的合法利润,很快聚敛起1374万资金。

5年多来,围绕货运市场的纠纷从来都没有停息过,作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交通局遭受的指摘最多。但是人们更乐于用潜规则来解决问题,货运业主依靠暴力垄断,来维持自己的利润,给交通局缴费,而货运市场投资者则凭借跟交通部门的良好关系,获得其他回报。

如今,当自己的利润被交通局剥夺得所剩无几时,赖锦玉终于忍无可忍,诉诸法律,法院的调查结果让他也感到吃惊,自己被剥夺的利润居然已经有1374万了!

1374万从来没有上缴过县财政,对于钱的去向,惠东县副县长杨流堪在就此事召开的协调会上还曾询问过交通局,局长蔡金凯称,钱分给了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但这些说法,根本无法查实,这么多年来,镇上维护货运秩序的那些“巡街队”等人员自然需要人出钱,镇里派出所、工商等部门分些钱的说法也合理,但是,赖锦玉坚持认为:“这么大的金额绝对不可能全部分给别人。”1374万巨额财富到底以怎样的比例分配?哪些人参与了分配?这些问题,记者始终无法查实。

至于其中有没有个人贪污的成分,一名知情者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只是说:“在当地,有的官员家庭在吉隆镇上最繁华的地带拥有多家商铺、住宅等房产,有的官员的家属垄断着某种专营行业,上千万的家产在这个镇也不算是很显赫的数字,经济实力相当不一般。直接贪污的成本效益账,他们会算的。”

但是,如今法院判决一个政府部门赔偿赖锦玉如此巨大的数额,自然是要政府来承担,蔡金凯也说:“大不了我不当局长,你去把交通局卖了好了。”就是因为这句话,有人甚至怀疑这场官司是局长和港商在合作演双簧,骗取国家财产。

 

商人与权力翻脸

 

在惠东县,涉足货运行业的人都知道,港商赖锦玉和交通局长蔡金凯几十年来交情都不错,在很多人眼里,这场官司更多的是一个香港商人与交通局长的个人恩怨,交通局以及这1374万元赔偿更像是个道具。

赖锦玉虽然已经在香港定居10多年,但是,他在去香港做生意之前,做过公务员,至今他还担任着惠东县政协常委的职务。他在吉隆镇政府任办公室主任时,蔡金凯才刚刚从师范毕业,分配到镇里工作。“这么多年,他从师范毕业,到当吉隆镇党委书记,再到当县交通局局长,人生每一步关键时刻,都少不了我帮他一把,我对蔡金凯比对我亲弟弟都好。”赖锦玉一直这样认为。如今,两个人却闹起了官司。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赖锦玉反复表示,1300多万他根本没有太在意,也没想过真去要回这些钱,因为他不想得罪当地政府,县里不少领导待他都不薄,他也还想继续在惠东做生意,但是,这次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讨回公道,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把这1300多万的来龙去脉调查清楚。

在吉隆镇,赖锦玉经营着一家酒店、一个鞋城、一个货运市场,算是数一数二的大老板,在香港、深圳等地也都拥有产业,因此,他可以把1300多万不放在心上,但是,面对官员时,总让他感到低人一等,即使为了争个面子,他说也要把这场官司打到底,如果官司最终打输了,就去检察院、纪委上访。

官司闹到如此沸沸扬扬的地步,让很多人无法理解,因为,在外人眼里,这么多年,赖锦玉的生意能越做越火,一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关照。1999年,他的粤东货运市场开始动工时还是一片荒坟,有近千座坟头需要清理,跟村民们的谈判进行得相当困难,当时的县委书记看到施工比较慢,大发雷霆,要求村民们限期把坟清理完毕。

在政府的协助下,赖锦玉的粤东货运市场才顺利地建了起来。后来,他又投资鞋城,在政府关照下,把全镇300多家鞋厂都搬了进去,征地审批各项手续都进行地非常顺利。

如今,赖锦玉把战场摆在法庭上,而不再像以前,依靠小镇里的潜规则解决问题。这让货运市场背后的更多问题有了露出真相的可能,也把地方职能部门在财富面前扮演的角色展现在人们眼前。

“其实,多用钱就可以摆平这些事情。”赖锦玉说,本来他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法律虽然比较繁琐,但是他觉得这样做更有挑战性,这种挑战性让他感到了一种新鲜感,生活充满了乐趣,而且,他相信,这对社会也是件好事。

记者在惠东采访时,蔡金凯局长始终不愿意同记者见面,只是通过交通局表示,会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惠东县政府也称,现在还不方便表态,如果终审判决下来,再考虑如何赔偿,也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广东省高院的判决将会为这起官司作最后的定论,但商人和官员的斗争和妥协不会在财富和暴力交织的小镇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