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李乙隆交流平台 (http://liyilong.com/bbs/index.asp) -- 『新闻旧闻』 (http://liyilong.com/bbs/list.asp?boardid=31) ---- [转帖]城管打城管究竟为哪般 (http://liyilo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31&id=2015) |
-- 作者:本坛编辑 -- 发布时间:2006-08-02 14:32:03 -- [转帖]城管打城管究竟为哪般 城管打城管究竟为哪般
仅仅用“大水冲了龙王庙”来解释恐怕太过简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城管打城管的闹剧呢?我想不外乎几种可能。 其一,私人恩怨。如果是这个原因,毫无讨论价值。不过,从街道出动30多人集体围殴对方6人的阵势看,这更像是一场有组织的围殴。 第二种可能就是街道城管认为对方是假冒的,所以要打。事实上,街道城管队也正是这样解释的。但这样的解释同样难以服人。当市城管执法人员被街道城管执法人员截住时,他们当即出示了执法证,可对方依然称之为假冒。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了,所谓的“假冒”指责,到底是出自内心的还只是打人的借口?无论怎么说,一个由保安协管员组成的街道城管队,面对市一级的同行,竟然不作核实就动手围殴,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再进一步,即便对方确为假冒,如此处置显然也超出了街道城管队的“执法”范畴,凭什么出手就打呢?面对有着“城管”招牌的人都可以如此蛮横“执法”,我们还能如何奢望他们对普通群众文明“执法”呢?近年来,城管与公众的冲突越来越多,作为城市管理的执法机构,是不是也应该对执法方式乃至整个城管执法模式进行反思了? 第三种可能,在我看来也是最接近事实的一种,就是街道城管队的种种理由都是借口,是明知故“打”。从执法权限上来说,市级城管执法到任何一个街道管辖区域都是合法的,而且还分担了街道城管的执法负担,应该是好事。显然,这种情况下的围殴已经不只是素质的问题了。主要原因是什么?就是“我的地盘我作主”,是执法以外的利益争夺引发的矛盾冲突,市级执法部门动了街道执法部门的“奶酪”,引“打”上身。 城管打城管,尤其是两个城管阵营的群体围殴也许本可以暴露出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可惜随着一句“与警方无关”而成了城管系统内部的“误会”,城管执法的问题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解决就成了人们心中一个大大的问号! |
-- 作者:本坛编辑 -- 发布时间:2006-08-02 14:33:06 -- 城管打城管:暴力情结和地盘意识的总爆发 2006-08-02 07:59: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7月31日下午,深圳市城管联动执法大队在龙华执法时,遭遇到意外情况:龙华街道办城管执法队数辆车卡死市城管执法车,质疑他们的合法身份。据目击者反映,当时30多人下车开始殴打市城管执法队6名队员,并当街将他们的裤子扒下,还将他们扭送到当地派出所。事后,龙华街道办领导称:这是一场误会。(8月1日《南方都市报》) 任何时候,“误会”都可以成为掩饰内情的遮羞布。所以,对于龙华街道办领导所谓的误会说,我并不接受也没有兴趣质疑。作为一个关注自己生存环境的普通公众,我更为关心的是城管打城管背后的真问题,也就是:城管对暴力执法的青睐,以及城管对执法权的“看重”。在我看来,无论城管所打的对象是谁,这两个问题都是必须重视的根本问题。 首先,看“城管打城管”中,城管对暴力执法的青睐。其实,无论被执法者的对象是何身份,城管队员都没有随意殴打他们的权力。因为,作为法律上的平等者,城管与被执法者的私权是完全平等的,这是法制社会的常识。但是,在城管打城管的新闻中,我们却窥见了城管集体打人并尽情羞辱的事实。这种对暴力的青睐和对人权的漠视恐怕不是“误会”所能解释的,惟一能够使之成立的理由,就是城管执法中的暴力情结。而这种暴力情结不会是一时兴起。 其次,看“城管打城管”中,城管对执法权的“看重”。本来,看重是一个褒义词,可以看成是对某样东西的珍惜。但是,在这则新闻中,对权力的看重却变成了对执法经济的看重,故而其含义也就变成了贬义的“争利”。很显然,龙华街道办城管执法队员之所以动怒,其原因首先在于他们的执法地盘被别人“侵占”,而这就意味着他们行使权力机会的减少和脸面的受损,进而将影响到他们的提成和收入。不客气地说,城管打城管争的就是执法权。 因此,即使“城管打城管”的反常性可能因“误会说”而淡化,但是其背后隐藏的这两个问题却是客观存在的。或许,换了情境和对象,他们的暴力情结和地盘意识并不会如此极端地爆发,但只要这样的问题存在,总会在日常的执法中,通过其他的客体表现出来。而无论它们释放到谁的身上,其结果都是一种权利的侵害;反过来,这种释放也是对城管形象的伤害。最终,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造成城管与执法对象的紧张。 在城管打人表现为零星现象时,我们可以把城管打城管归咎于某些城管人员的低素质;但是,在城管打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我们必须把城管打城管看成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而进行深层的追问。也许,找出城管打人背后的体制原因,才能解释为何低素质的人可以进入城管队伍,才能为城管队员为何打人、打城管,找到一个比“误会说”更不会引起误会的原因。 作者:乾羽 |
-- 作者:本坛编辑 -- 发布时间:2006-08-02 14:35:18 -- 深圳市城管队员遭街道办城管当街扒裤
昨日下午,有读者报料称,在龙华街道龙华广场一加油站附近,看到二三十名身穿城管制服的人员,在当街殴打五六名男子。此前,被打一方开着城管执法车,并曾下车向对方出示执法证,称其是市城管执法人员。但对方查看证件后,称他们假冒城管人员,随后开始动粗。不久,动手一方将市城管执法人员的裤子当街扒下,用腰带捆住他们手脚,扭送往龙城派出所。 昨日记者来到处理此事的龙城派出所。此时,被滞留的几名男子刚刚从滞留室被释放出来,正忙着穿裤子。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解释,此事是龙华街道办城管执法队和市城管执法队之间的误会,与警方无关。 市城管联动执法大队相关领导随后也赶到现场表示:被滞留的队员是他们的队员。6名队员中,有2人有执法证,另外4人为保安协管员,执法过程符合程序。 据介绍,这6人开一辆执法车从坂田执法完毕后,又直接到龙华街道办清查路边乱摆卖。下午3时30分许,走到龙华广场一加油站门口附近时,突然被三辆龙华街道的执法车卡死。两名市城管执法队人员当场亮出执法证,对方称他们假冒执法人员。可是,对方身穿的城管制服,却没有编号。随后,又有两三辆车开到现场,言语不和之间,二三十人开始对他们拳打脚踢。不久,6人被扒掉裤子送到派出所,有的人手机被砸,一时无法与市城管部门领导联系。 事发后,龙华街道办相关领导赶到派出所协调处理。该领导解释说,龙华街道办城管执法队归街道办主管,业务上由市城管办指导。 对于此事,该领导无奈地说:“这完全是一场误会。我们会回去检讨。”并会教育处理街道办的相关人员。 梁永建 庄礼幸 |
-- 作者:本坛编辑 -- 发布时间:2006-08-03 16:19:41 -- 城管打城管令人警醒 执法形象提升当是其时 2006年08月03日09:46 南方报业网 7月31日下午,深圳市城管联动执法大队,在龙华执法时遭遇街道办城管执法队堵截殴打,6名市城管队员被当街扒下裤子,扭送至当地派出所。这条新闻被简称为“城管打城管”,立刻成为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言论多不理会“误会”一说,舆论核心直指执法人员的“暴力情节”和“利益纠葛”,批评甚为尖锐。 换句话说,借由这一突发极端案例,人们想要批评的,是城管人员解决问题的暴力习惯。这虽然只是“印象派”的判断,当中却也有它的道理。面对这条新闻,一个自然生发的感想便是,对待同为执法人员的城管,他们尚且如此粗暴,若是对待路边乞丐街头走鬼,他们有恃无恐,想来只会更蛮横霸道,如何就能恪守“执法”的规范?这想法虽属臆测,却接近常识,易为接受传播。 城管的公众形象,确实不该用一两条新闻定型。只是由于“执法人员”的工作性质,他们留给人的日常印象,也很难是温和有礼。所谓执法人员,就是国家机器的具体化身。而国家机器,就是人类现代社会所允许的唯一合法的暴力机器。虽然合法,但是其关键词,仍然落在“暴力”二字之上。面对执法对象,温文尔雅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暴力又必须有法律在上严格约束,不然就是最危险的不公正来源。 执法人员行为失范,不论是在多大范围内、多大尺度上发生,都必须认真严厉地对待整治。且不高论执法人员代表法律尊严国家正义,其行为态度必须配得起这荣誉。单说这工作的易腐性:一来时时使用暴力,二来没有其他暴力可以与之抗衡,所以滥用暴力成性成习惯,是容易发生的事。虽然当街扒裤,反映出城管素质有待提高,但是防止暴力滥用,不可能依靠个人素质的提高。作为唯一合法存在的暴力,它明显需要制度上完善严谨的约束和平衡。 更为可怕的是,这暴力一旦超越边界,脱离法律约束,几乎在所难免与利益纠结,扭曲社会博弈的公平规则。孙立平教授曾经在一系列文章中指出,中国当前的社会生活,存在“西西里化”的倾向。所谓“西西里化”,就是指暴力和不公正联合集结存在,既而形成隐性秩序,将国家和政府构筑的显性秩序架空。这显然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趋势。可以想见,国家机器作为暴力的唯一、至少是最强大的来源,它一旦超越约束,就可能成为“西西里化”的起因。不论是今年的“城管打城管”,还是去年的“警察打警察”,其暴力使用都明显超越了执法的范畴,并且中间若隐若现包含着利益冲突或地盘意识——学者眼中的“西西里化”,并非全是耸人听闻。 好在今天确凿发生的事实,不过是三十几个街道城管打了另外6个市里城管,秩序坍塌的“西西里”还可以看成一个可怕的传说。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好在今天发生了城管打城管这样的丑闻,让执法执政者来得及反省,有时间整治。深圳市长许宗衡说,这是一个警醒,也是一件好事。言下之意,正是要以此为契机,严肃执法纪律,健全执法体制,改善平衡机制。如果从此执法清明,那也不妄政府公众此番焦灼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