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李乙隆交流平台  (http://liyilong.com/bbs/index.asp)
--  『新闻旧闻』  (http://liyilong.com/bbs/list.asp?boardid=31)
----  [转帖]潮剧《东吴郡主》  (http://liyilo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31&id=1920)

--  作者:林家少爷
--  发布时间:2006-07-03 19:50:31
--  [转帖]潮剧《东吴郡主》

潮剧《东吴郡主》剧情简介

本剧取材于长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东汉未年,群雄割据,生民饱受战乱之苦。东吴郡主孙尚香,志存高远,立志嫁一个扶危平乱、振兴汉室的天下英雄。吴侯孙权为了夺取被刘备占据的荆州,以孙尚香为钓饵设下联姻骗局。孙尚香深明大义,坚定地追随刘备,助刘备逃离东吴。十几年后,当刘备以报弟仇为由大举出兵欲扫灭东吴时,孙尚香为了江南百姓,秉大义闯营谏夫阻战。然而,刘备霸心难阻,吴蜀大战以刘备的惨败告终。孙尚香的理想追求破灭,带着绵绵长恨,悲烈投江。

总 监 制:王 芸
策 划:姚英杰
监 制:朱宏林
艺术总监:郭 楠
出 品 人:马烈泳
编 剧:范莎侠
导 演:谢平安(特邀) 涂玲慧(特邀)
作 曲:李廷波 陈源河
配 器:王庆苏
舞美设计:赵曙明
灯光设计:潘家瑜(特邀)
服装造型:蓝 玲(特邀) 吴筱南

演员表:
孙尚香——张怡凰
刘 备——林初发
孙 权——林武燕
国 太——郑健英
吕 范——陈幸希
渔 翁——陈秦梦
剑 奴——蚁燕丹
四俳优——陈鸿飞、黄映伟、张树桐、黄少鹏。
众武士、众宫女、车夫等。

职员表
统 筹:陈建钦 林 克
舞台监督:李祥光 黄少鹏
剧务主任:杨应森
剧 务:张树桐
导演助理:李祥光
场 记:林燕云
灯光助理:谢纯生 章伟峰 郑泽桐
服装助理:陈瑞丰 曾育妮
道具设计:陈升广
道具管理:林金荣
化 妆:邱妙娜
音 响:林楚杰 陈向国 郑永忠
装 置:胡利通 黄立源 林卓武
字 幕:赖绍生
伴 奏:广东潮剧院乐队
舞美制作:广东潮剧院舞台美术厂
资料宣传:林 克 陈玉盛 杜美云 黄小勤

鸣 谢:汕头市歌舞团
汕头市杂技团
汕头市曲艺团
汕头市文化艺术学校


--  作者:林家少爷
--  发布时间:2006-07-03 19:51:13
--  

潮剧《东吴郡主》 在穗“申梅”演出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9:49 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蒲荔子实习生/邓仲谋)昨晚,张怡凰潮剧表演艺术专场演出在广州友谊剧院举行,张怡凰主演了刚刚获得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的《东吴郡主》。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广东省副省长兼汕头市委书记林木声,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许德立,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李统书、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汉青等省领导和老同志等观看了演出。

  《东吴郡主》是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三国戏,演出阵容豪华,演员共计达140余人

。张怡凰饰演的孙尚香从青年到中年,从花旦到青衣,跨越了不同的年龄、感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记者在现场看到,观众上座率有九成以上,既有老年市民,也有年轻情侣。

  据悉,张怡凰将以此角的演出角逐本届梅花奖,力求结束潮剧没有梅花奖得主的历史。明晚,她还将在友谊剧院进行折子戏《失子惊疯》、《十八相送》、《江姐上山》、《斩娥》的专场演出。
 


--  作者:林家少爷
--  发布时间:2006-07-03 19:51:44
--  

 潮剧《东吴郡主》榜上有名

    新华网广州6月21日电 (蒲荔子 邓仲谋)昨日,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在广州颁奖,省潮剧院范莎侠的新编历史剧《东吴郡主》等8部剧本获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小丹,中国剧协副主席董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健宏、省文联副主席陈中秋等领导出席了颁奖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据了解,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由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主办,广东省文联和广东省剧协承办。其前身为全国优秀剧本奖的曹禺剧本奖,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过16届;经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整顿后,曹禺剧本奖成为中国戏剧奖的子奖项之一,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出8个剧本。(完)


--  作者:林家少爷
--  发布时间:2006-07-03 19:52:47
--  

张怡凰边哭边演几近虚脱
--------------------------------------------------------------------------------
 
金羊网 2006-06-21 15:14:04
 
 
 


□本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周西篱 摄影 阙道华

演出潮剧《东吴郡主》感受强烈激情

“十载苦相思,相逢不相知,言尽梦已醒,别时又凄凄。”前天晚上,潮剧《东吴郡主》在友谊剧院公演,扮演“东吴郡主”孙尚香的著名潮剧演员张怡凰用自己的倾情演出感动了全场。两个小时的演出没有人提早离场,戏到高潮时不少观众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东吴郡主》是广东潮剧院自编自创的精品剧目,也是有史以来规模和投资最大的潮剧作品。早在去年底的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上,《东吴郡主》便一举拿下剧目、编剧、导演、音乐、人物造型和表演6个单项一等奖。而在刚刚结束的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广东省文联和广东省剧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评奖中,该剧也荣获“曹禺剧本奖”。


角色跨越多个行当

《东吴郡主》是由著名编剧范莎侠根据《三国演义》中孙权之妹孙尚香与刘备之间的爱情故事所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孙尚香是剧中的灵魂人物,她的命运直接折射出了三国时代西蜀与东吴之间的风云斗争。“演好这个人物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她的年龄和情感跨度很大。”张怡凰说,“在表演时,我必须从花旦演到闺门旦,最后再跨越到青衣。要使人物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处境中都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就必须在唱、念、做、舞的各种处理上都有所区别。”


张怡凰以往多演旦角,因此这回她觉得最难的就是如何表现孙尚香被孙权骗回东吴后虚度十年光阴的悲凉。“此时的孙尚香‘有国难投,有家难归’,人老心更老。因此我在身段动作上刻意变得简练、宽放,使人物显得更加大气、端庄;在唱腔上则以深沉、委婉腔调来演唱,给观众一种凄楚、悲怨的沧桑感”。

“激情”演出无法自拔

“很多时候,我都是边哭边演的。”张怡凰承认。坐在第一排的记者确实发现,演到高潮时张怡凰的眼中不时有泪光闪动。她说:“可能有人觉得要唱得好,就不能哭。但我认为,只有真情实感才能塑造好角色,从而感动观众。当然,这需要演员积蓄更多的表演功力。”事实上,这样的表演理念确实收到了效果,演出时台下不时传来观众的唏嘘声。

剧中有一幕,孙权劝妹妹向刘备求和,但孙尚香不肯。孙权于是问:“难道你不想见刘备吗?”此时,孙尚香声泪俱下地答道:“想,我想了十年了!”说这句台词时,张怡凰浑身颤抖,似乎要把孙尚香十年来积压在心底的屈辱与怨恨如火山爆发一样全部喷射出来。此时,全场鸦雀无声。谢幕后,坐在后台化妆室的张怡凰几近虚脱:“这个角色带给我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强烈激情。从去年到现在,我一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感觉已经有些心力交瘁了。”

一举“夺梅”很有信心

潮剧历史上,曾有男演员夺过“梅花奖”,但女演员“夺梅”的空白却还从来没有被打破。如今张怡凰凭《东吴郡主》“申梅”,她对本报记者表示自己“很有信心”:“作为一个演员,最幸运的就是遇上一出好剧,我认为《东吴郡主》一定能助我一臂之力。”

《东吴郡主》好在哪里?张怡凰答:“它把潮剧的传统精华都继承了,比如加入了潮丑的表演,保留了传统唱腔的韵味以及表演方式的细腻等。但同时,它也用了不少现代的处理手法,比如使用一个串场人物来让情节更紧凑。这样,既能让老观众觉得潮剧没变味,也能让不少不熟悉潮剧的年轻观众感受到潮剧的魅力。”更让张怡凰自豪的,是这出“豪华大戏”的“不豪华”。“我们在舞美上花的钱并不多,但却能让观众觉得‘看上去很美’。振兴戏剧,适当地控制成本很重要,我们这部戏还得过省里的‘节约奖’呢!”张怡凰笑着说。

 


--  作者:林家少爷
--  发布时间:2006-07-03 19:56:40
--  

成就源于热爱——专访张怡凰和范莎侠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用潮州方言演唱,是形成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的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粤东、闽南、香港、台湾及东南亚一带。

  潮剧传统剧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南戏传奇和杂剧,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珍珠记》、《蕉帕记》、《渔家乐》等。另一类取材当地民间传说故事或实事编撰的地方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柴房会》、《龙井渡头》等。

  潮剧精品剧目《东吴郡主》获得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今天,我的任务是专访潮剧名角张怡凰和剧本编剧范莎侠。张怡凰正在申报中国戏剧梅花奖。

  对张怡凰的采访进行了一个小时,对范莎侠的采访进行了四十分钟。张怡凰人长得特漂亮,声音很轻。范莎侠也很健谈,言语间中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慨。张怡凰从事戏剧表演十七年,自小爱潮剧,演过花旦到青衣的所有角色,现在是剧团的主力。范莎侠在县剧团工作过十五年,在县文化馆工作过五年,在潮剧院工作至今有十年,她们俩都献身于潮剧。她们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在与她们的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她们太爱潮剧了,太爱自己的舞台了,太爱自己的观众了。一句话,太爱自己的事业。在她们的眼里,潮剧就是她们的一个孩子一样,默默追求,深深挚爱。范莎侠的有些话,有些至今仍回荡在我的脑际,她的《东吴郡主》这个剧本七易其稿,她说,第一道稿都是自己的一道心血。

  客观地说,现在中国的戏剧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正处于一个低谷。当今社会那么多的娱乐方式,冲击着许许多多的戏曲。年青人不爱看戏,票房收入一直提不上去。演员的经济收入也不是很高。面对这些,张怡凰不离不弃潮剧,范莎侠不离不弃写剧本,这些,如果不是深深爱着这份事业,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并且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

  我们也是这样,当我们深深爱着这个事业的时候,我们迟早也会有所成就的。所以,坚持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本坛编辑于2006-8-11 20:39:55编辑过]

--  作者:林家少爷
--  发布时间:2006-07-03 19:57:49
--  

弦乐声的美——看潮剧《东吴郡主》
 
作者:河北雪梨  
 
 


  潮州菜吃过的人就多了,不懂美食的我对其印象是清淡、好吃、贵;潮州话呢,作为广东三大方言之一,知道的人也不少,我的感觉是:难听(听懂)、难学;潮剧?则闻所未闻。那天晚上,兴致突来,便抱着外国人看京剧的心态,第一次走近了潮剧《东吴郡主》。

  对不懂潮州话的我来说,本来以为那天自己的俩耳朵只能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不曾想,现代技术让古老的戏曲表演都配备了新式武器——舞台的两边设置了显示屏,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清楚地看到上面的字幕。

  《东吴郡主》讲述了吴侯孙权为了夺取荆州,以妹东吴郡主孙尚香为钓饵,设下联姻骗局,可孙尚香深明大义,帮助刘备逃离东吴。十几年后,刘备以报弟仇为由大举出兵东吴,孙尚香谏夫阻战,未果。吴蜀大战,刘备惨败,白帝城托孤,悒郁而死,孙尚香闻讯,亲至江边祭奠,终因梦破、情灭,带恨投江而亡。

  正如剧名一样,整部戏围绕着东吴郡主孙尚香展开——从和刘备洞房花烛夜,和母后吴国太生离泣别,到被骗回吴难返蜀。十年光阴顷刻间,夫妻重逢,却已是物是人非,情犹在,却难抵家仇国恨。英雄霸业东逝水,终落得两手空空徒留恨,有情人殉梦、殉情,命付滚滚长江水。

  和《三国演义》中“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英姿飒爽的东吴郡主不同,潮剧《东吴郡主》侧重以“情”刻画孙尚香“贤德、重情义、明事理”的人物特征。我不懂戏曲,更是第一次接触潮剧,对演员的唱腔、身段说不出一二三,却每每被戏中孙尚香或深情委婉,或悲伤痛苦,或义正词严,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唱词念白,表情动作带入戏中人的情绪心境。我想一个好的演员,能做到的不但是自己入戏,更难得的是把观众带到戏里。

  当然,红花还须绿叶配。凸显演员优美唱腔,烘托人物形象,渲染舞台氛围都离不开伴奏、服装、灯光、舞美等幕后班底的支持。几个大的场景,以强烈的舞台、服装色彩形象传神地表现出故事的情节主题:洞房花烛夜,喜庆的大红映衬了新婚的浓情蜜意,基于政治目的的联姻也难挡“烛影摇红郎半醉,合欢床上梦荆州”;关羽被杀,刘备大举出兵欲灭东吴,血气腾腾的红色舞台背景,手持刀剑盾牌,白衣白裤的蜀兵,强烈的色彩对比,传递出战争和死亡血淋淋的气息;孙尚香闯营谏夫阻战,刘备在关羽灵堂列兵接见,整个舞台和演员服装以白色为主,衬托灵堂的肃穆,影射孙刘夫妻二人“情断难再续,缘尽难再聚”的悲剧收场。

  这出讲述孙尚香被当作诱饵投入一场婚姻骗局,从而导致她“身在吴,心向蜀”,“生是东吴的人,死是刘家的鬼”,生活在家国两者夹缝里的悲情戏,不但为我打开了认识潮剧的一扇窗,还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传统戏曲的美。

  而且抱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恐怕不止我一个。看戏那天,就有几个时尚的年轻妹妹坐在我前面。所以,当朋友知道不懂潮州话的我去看了潮剧,表情奇怪地反问:你去看潮州“戏”?我反问:你不知道现在有句口号:“越传统,越时尚”?
 


--  作者:林家少爷
--  发布时间:2006-07-03 19:59:50
--  

创新结硕果 古韵翻新声——观新编历史潮剧《东吴郡主》之我见
□ 郑维铭
  在广东省第九届艺术节上,广东潮剧院一团献演了新编历史题材的潮剧《东吴郡主》,让羊城潮剧戏迷耳目一新,也让不解潮韵的粤语观众大开眼界。该剧曾赴东瀛演出载誉而归,最近拟作为申报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剧目。这是一出精心编、导、演的优秀剧目,也是一出突破框框、立意创新、大胆探索的杰作,是潮剧的创新结下的硕果。
一、大胆的创新,可贵的探索
  大投入、大制作,宏大的阵容,恢宏的气势,该剧一开场就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刘备与东吴郡主成婚,大红的服饰,衬以高悬的大红双喜背景,把喜庆气氛渲染得酣畅饱足。色彩绚丽,以汉代生活真实为基础的服装设计,改变了传统潮剧程式化的服装设计,注入了历史真实的理念。身着一色服装的东吴宫中舞女、乐伎的群舞群奏,场面壮阔,目不暇接,余韵缭绕。在刘备失荆州、折关羽、一心复仇时,蜀军一色素服,长枪大戟,声声“报仇、报仇”的呐喊,震人心魄、声遏行云。精心的舞台舞美设计,在灯光、布景上调动一切现代技术手段,使人如临其境,戏里戏外,气氛融合,声情相通。全剧详略处理十分简洁得体,该着力刻划处,眼神、步法、身段、衣衫舞动,一丝不苟;而简明部分,则一笔带过,绝不拖沓,如蜀军遭火烧连营之败,只是以一阵大火、一阵呐喊“大火来了呀”带过。外聘导演的加入也带来了新理念,打破潮剧导演的习惯思维和导演手法,也是使人耳目一新的一个原因。
  革新传统,融入现代,又精心地保留潮剧的神韵,《东吴郡主》作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这是该剧的又一特色。
  古老的潮剧,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潮汕风韵。鼓板响起,唱腔一开,溶溶的乡情便被牵起,浓浓的潮韵便四下弥漫。传统潮剧留下灿若繁星的传唱不衰的优秀剧目和老少妇孺皆习的唱段,如《春香传》及其唱段《爱河》等,《苏六娘》及其唱段《春风践约到园林》等,《辞郎洲》及其唱段《劝郎》、《壮别》等是都历久弥新、味正韵足、传唱不绝的名剧名段,唱起它,流韵远播,扣人心弦。然而,潮剧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也渐显老相,创作因循、表演俗套、导演也有拘泥于习惯思维之弊,确也有些步履蹒跚了。虽然也有《张春郎削发》等几朵浪花,但毕竟几个老剧目难以满足年青一代急变的审美要求,难适应现代的生活气息。对此,潮剧也一直在进行着创新的探索。继《苏六娘》、《荔镜记》等搬上银幕,借助电影这一现代艺术平台得以远播国内外,改革开放中又有新作《烟花女与状元郎》搬上银幕,将古老剧种和现代电影形式相结合,反映新一代潮剧表演家的艺术成就。新编现代潮剧《滨海风潮》、《南海长城》等新编现代潮剧及移植于革命现代京剧的潮剧剧目也留下潮剧创新探索的足迹。
  《东吴郡主》的创作献演,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表现形式上,既借鉴、移用电影、歌剧、话剧等其他艺术形式,丰富了表现手段,又保存了潮音潮韵的艺术性质,确切无误地使人感受到是潮剧的创新而不是潮剧的变种。以汉代服装宽袍大袖的生活真实为基础的服装设计,一改传统潮剧定型的古代戏服的样式,场次间以历史见证人出现的渔翁独白,使人看到话剧的痕迹;渔翁的唱腔设计突破了潮曲的韵味,已有几分歌剧的味道;场次间的过渡,不落幕休息过场,而是穿插人物独白、独唱、独舞、借灯光明暗变化更换景物道具,全剧一气呵成下来,好像是一部完整的电影,等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注入使该剧的表现手法得以丰富。然而,《东》剧又是十足的潮剧,剧中主要人物的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是潮剧生、旦、净、丑行当的程式表演的综合运用。蜀王、郡主、国太、吴侯的表演,均能把潮剧的神韵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第六场,孙尚香为国为民到蜀营谏夫劝和,和蜀王刘备一大段且歌且舞、又爱又恋又有几分怨恨的激情表演,必定是全剧的“曲胆”,将会流韵久远。
  在唱词的创作上,既保留传统潮剧唱词典雅、对仗、押韵的结构,又引入平白新鲜的生活语言,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富有表现力。《东》剧大量运用传统潮剧七字句式、四六骈文句式、三七句式,创作了许多典雅、精警、意蕴深刻又平白易懂、富有韵味的佳句。如第五场的幕后伴唱:“身在东吴心在汉,十年悲怨与谁传?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四句七字式唱词,整齐押韵。第六场孙刘对唱,幕后伴唱:“十年悲与怨,顿作泪千行。”孙唱:“尚香被骗回江左,望断蜀山苦恨长。岁岁思君君无讯,莫不是,夫君已忘了孙尚香?”刘唱:“爱卿情谊常思忆,刘备怎能忘妻房?奈何是,卿向东吴我入蜀,国事阻隔两茫茫。”孙接唱:“两茫茫,历沧桑。聚首硝烟里,刘郎啊,你鬓已苍!”刘紧接唱:“鬓已苍,喜卿还!从此长相伴,忘却旧时光。”这一段,唱词优雅,结构紧凑,情深意连,余韵不尽。而许多来自生活、呈现现代用语的唱词的引入,又给《东》剧陡增生活气息和现代印痕。如第五场,孙尚香被骗坐困江东忆夫念家时唱道:“那里有我的至爱,那里有我的小巢,盼夫君……”恍如现代流行歌词,当吴侯在大军压境之下,求妹前往劝和时,孙尚香唱道:“……你脸上发烧不发烧”,分明是百姓口头语。第六场,孙尚香独闯蜀营,面向关羽灵位,哭拜道:“江流为你咽,悲风为你旋”,既讲对仗,又是日常语。文白相间,雅俗互用,丰富了《东》剧的语言表现力。这些都使《东吴郡主》成为潮剧创新的成功范例,成为新编潮剧的精品。
二、臻于完善,直逼佳境
  担纲《东吴郡主》主角孙尚香演出的是中青年演员张怡凰———一颗熠熠生辉的潮剧新星。张怡凰天生丽质,刻苦学习,多才多艺,这使她在潮剧表演艺术上精益求精,集诸多艺术素质于一剧,令其表演深化了所塑造的各式人物的内涵。据张怡凰的前辈和同行的评语:“这位年轻演员肯学习,有悟性,肯流汗,有前途。”为了在电影《烟花女与状元郎》中演好李阿仙这个角色,每天吃鸡增肥,以突出唐代美女尚肥的特色,一个镜头往往反复琢磨,精益求精。这位当年仅24岁的青年演员对演出事业虔敬的职业态度和执着艺德精神令人钦佩。她的脱颖而出,渐显出类拔萃是以其敬业勤业、刻苦磨练、精益求精的精神为基础的。
  细观张怡凰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演出,同所有人才成长的规律一样,也经历过从一招一式严遵师教到模仿———到在继承中求突破———再到自主独创的过程。模仿和继承是自主独创的必经过程,然而“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十分惟妙惟肖地仿效师辈前贤之作,也只能起奠定基础、积累经验的作用。1999年在《姚璇秋从艺五十年专题晚会》上,张怡凰在《陈三五娘》折子戏中演五娘,尽管也有许多出彩的表现,但可见一招一式都师承于姚璇秋的原作,尽管惟妙惟肖,但细细考究其细节也不难看到难以模仿尽致之处,如姚璇秋饰演的五娘在下决心要与陈三商议时的眼珠滴溜一转、倏然回头去以示决心坚定的活现了内心活动的简洁而不露痕迹的动作,在仿作中便不见了。这不是演员的水平不及,而更是模仿受到原作框框的局限所致。然而到了2002年夺取金奖的《失子惊疯》,人们便可以看到一位潮剧青衣行当的优秀演员,在运用面部喜、愁、惊、恐、悲、幻的表情,身体的步、行、跃、跳、跨、蹲的动作,水袖的缠、绕、甩、抛、旋、转、收、放的一气呵成的表演,淋漓尽致地刻划一位失子少妇的复杂的情绪变化和内心活动,充分地展现了演员深厚扎实的表演功夫,表现了演员自主、成熟的艺术境界和独创精神。
  由这样一位出色的新秀担纲《东吴郡主》的主演,当然不负众望。在孙尚香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有浓墨重彩、一泻豪情的黄钟大吕,也有轻弹曼舞、委婉柔媚的低吟浅唱,波澜迭起,把握有度,收放自如,形象饱满,把东吴郡主孙尚香的大喜大悲大情大义层层揭示,刻画入木。作为《东》剧的第一角色,张怡凰的戏贯穿全剧,演员紧紧地把握好全剧的几个关节点,从不同方面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境界。洞房花烛夜的喜与忧,拜别母后的悲与愁,受骗坐困东吴的烦与恼,关羽身亡、蜀军征吴时的情与智,刘备兵败后祭江时的义与愤,都把握准确,分寸得体。全剧以成婚一场为开篇,既是洞房花烛喜庆热烈,又暗现刀丛密布的恐怖阴森,婚庆的喜乐和形势的险恶交织在一起。演员在热烈喜庆舞台气氛烘托下,表演中突出了剧中人对新婚的喜悦和新郎君的爱慕,对唱中当了解到郎君的处境,又转喜为忧和愤,这里情绪的转换自然、细致、平缓。而到了拜别国太一场,则是起伏跌宕,时而深情万款,时而恸哭惊呼,既有对邦国母后的感恩和依恋的深情,又有对孙刘联手抗曹保一方百姓家园的形势洞悉的睿智,更有向往新生活,辅助夫君大业的大义,百感交集,时隐时发,大起大落。深情大义,集于短短一个片断中,演员调动唱、做、念等艺术表现手段,把一个孙尚香演得有血有肉、活龙活现。孙夫人在坐困江东十年,思夫念国无可奈何之中,得知刘备因荆州遭陷、关羽被杀而统兵七十万、杀奔东吴之时,乡邦家国,爱恨情仇,集于一身,权衡再三,决定只身独闯蜀营,劝刘备忍小谋大,罢兵息战,保护乡邦百姓免于战祸,也避免孙刘两家两败俱伤,让虎视眈眈的曹操坐收渔利。这一场夫妻见面,孙刘对唱,是全剧激情的高潮,精彩纷呈,情感起伏,波澜跌宕,撼人心魄。作为东吴使者,演员在处理孙夫人入营时的表情动作,是威仪沉静、大义凛然,步履稳健、从容不迫地从剑拔弩张的列队军士中缓步通过,表现了东吴郡主临乱不惧、正气在胸的气度。而孙刘见面则是夫妻十年阔别,离情别绪和相见时的悲喜交集、爱恨交加突然迸发,演员加大了表情动作的起伏幅度,大爱、大悲,身颤抖抖、步蹒跚跚,一句:“你、你、你、你老了”的对白,一把捧起花白的鬚髯,顿足捶胸,把观众的情感也引向高潮。对着关羽灵位哭拜,是一次情感的大喷发,呼天抢地,义薄云天,感人至深。而当劝和无效,毅然返回临难的乡邦时,演员一步三回首,急转身含悲道别三辞三送时,把人之常情,国之大义交织在一起,大情难舍、大义难割的复杂的内心世界,作了酣畅淋漓的展示,把全剧推向高潮。演员在这场戏中,既运用潮剧的身段、手势、步法,又突破传统步法动作的俗套,大幅度,大转身,更接近生活真实和人物的真情实感。演员在用情演出,在用心塑造,把演员和剧情人物紧紧地融为一体。
  张怡凰的出色表演为《东吴郡主》的成功增光添彩,使之更加璀璨夺目;而《东吴郡主》也为张怡凰臻于完善的表演艺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作天地,使之有了一个探索创新、展现其富有特色的表演艺术的深厚功夫和创作思维的良机,催其走向更加辉煌的境界。
三、思考与商榷
  潮剧是百花齐放的艺苑奇葩,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在历经数百年风霜雨露之后,迎来新中国成立后的百花齐放的春天和文革的劫难,又遭遇到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和西方文化袭来的新的困惑。潮剧的振兴,是中华传统文化振兴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东吴郡主》的创、编、导、演是潮剧创新、让潮剧与时代接轨的可贵努力的成果。《东吴郡主》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也给人们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和商榷的问题。
  首先,如何处理提高与普及、扶持与自生的关系,可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东吴郡主》的创作和演出,得到了政府的巨大支持,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无疑是必要的。借助政府行为的支持,调动可调动的艺术力量,精雕细刻,打造几个有代表性的精品,为古老的戏曲剧种的创新树立学习的榜样,带动整个剧种的创新,扩大其影响范围。但所有的改革和创新都要大投入、大制作,一个剧目动辄百数十人的演职员队伍,既不可能,也不利于潮剧的普及,最终还是无助于潮剧的振兴。像《东吴郡主》这样优秀剧目的演出,可以既有像这一次演出那样的精品版,还应有其普及版,使其可以利用县乡镇演出场所,利用传统戏服就能演出,才能使优秀剧目普及到乡村县镇,深入民众。而能否深入民众,是衡量潮剧创新成败的标尺。
  其次,如何对待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也是潮剧走向现代,改革创新必须回答的问题。《东吴郡主》的导演和舞台设计,引入其它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气势大,手法新,易为不了解戏曲艺术、特别是不谙潮剧韵味的各个层次的人士接受。传统戏曲的最大特点是程式化,行步指手,一招一式都有严格的规矩。熟悉各种行当的程式,用活这些程式,是演员艺术水平的标志,是勤苦练功的结晶。《东吴郡主》吸收电影、话剧等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聘用具有现代表演理念的导演,固然令人耳目一新,但也使人从《东》剧的演出看到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十面埋伏》及话剧《桔颂》的影子,让看惯了传统潮剧的人觉得似曾相识,又有些陌生的感觉。潮剧表演的程式化也反映在传统戏服的设计上。过去潮剧习惯上分为古装戏和时装戏是有道理的。凡古装戏,不去分辨朝代,一律格式为几种行当的戏服,一律的水袖、鬚髯、脸谱,这是生活的抽象,也是艺术的程式,不像话剧、电影那样考究时代真实,这种表演艺术的程式化,既有利于演员表演技法的发挥,也节约了演出制作的成本,有利于深入民众、深入乡村。全新的服装设计,使《东》剧更具生活真实,也改变了传统的戏服设计,既增加了演出成本,又缩小了传统潮剧水袖、髯口程式化表演的表现力。大场面、大制作,压缩了演员的表演空间,演员的表演成了庞大而陌生背景下的一个小景点。汉代服装的宽袍大袖,让演员舞不起来,更不见了张怡凰在《嫦娥奔月》、《失子惊疯》中精彩而富有活力的水袖、长绸舞动的功夫,也不见了林初发、许佳娜在《忆十八相送》小生行当的扇子功和张长城在《告亲夫》中的老生行当的髯口功,不见了净行当的花脸,不见了丑行当的白鼻,这是不是创新之有所得同时之有所失?
  《东》剧一气呵成打破传统潮剧分场次落幕的成例,正面意义是使全剧成为一气贯通的完整系统。但传统潮剧必然是大锣大鼓,气氛热烈,每隔一场有一个缓一口气的时间,也是消化议论的机会;而现在让观众在六场两个多钟头的演出中一口气看下去,不休息、没有窃窃私议的机会,虽有一气呵成的效果,但也可能会导致审美疲劳,年纪大的人更是受不了。是否可以考虑虽不逐场落幕,但可把全剧分为两段,中间有个间歇,让观众舒一口气,稍作议论,重入观众角色,精神饱满进入全剧高潮。
  追求生活真实、历史真实的正面作用是为更多不熟悉潮剧的人接受改革了的潮剧,扩大了潮剧的影响;但某种程度的忽视程式化表演也可能导致不懂潮剧艺术规律的导演可以导演潮剧,不苦练潮剧行当表演程式而只懂得音乐唱腔的人也可以加入潮剧演出。有利也有弊。在生活真实和程式化艺术表现之间,如何取舍,如何衔接,是《东》剧留给我们值得思考的课题。

  (注:本文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原籍潮阳棉城。)


--  作者:林家少爷
--  发布时间:2006-07-03 20:03:04
--  
东吴郡主 
文章来源:说新网   作者:老黄鹂  
 
广东省举办第九届艺术节,广东潮剧院在军区礼堂公演新编古装潮剧《东吴郡主》。《东吴郡主》聘请不懂潮州话的中国戏剧名家为导演,对传统潮剧实行大改革,以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大气派、快节奏、载歌载舞来吸引广大年轻观众。
  《东吴郡主》取材于名著《三国演义》,孙权为夺回荆州,采用周瑜之计,以妹妹孙尚香郡主招赘刘备为夫。刘备虽身为皇叔,但年过半百,连丧二妻,还有一子阿斗;孙尚香正青春妙龄,美若天仙,又能文能武。刘备用诸葛亮三个锦囊,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后孙权乘刘备入川,以母病为由骗回妹妹。吕蒙白衣渡江,擒杀关羽。刘备为弟报仇,起70万大军伐吴,被陆逊火烧联营,一败涂地,托孤白帝城。孙尚香闻刘备兵败,误听刘备已死,投江殉情。
   潮剧《东吴郡主》编剧范莎侠是个才女,曾编写潮剧《葫芦庙》让潮剧名小生陈学希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此次也希望让东吴郡主的扮演者潮剧名花旦张怡凰摘取戏剧梅花奖。
  “戏”字繁体虚字旁,虚假也。范莎侠虚撰刘备开始征吴时,孙权恳求妹妹作为特使,去蜀营求和,劝夫罢兵,永结盟好。刘备与爱妻分别十年,爱恨交加,终于耐不住兄弟情和霸主心,断情不准和。潮剧名小生林初发,首次扮演老生,扮唱俱佳,把刘备此时的夫妻情、兄弟情、帝王心交织一身的心情,演得淋漓尽致。不过老黄鹂认为,此时刘备已当了皇帝,虽年届62岁,早已娶吴懿之妹(才18岁)为皇后,三宫六院,也不在乎孙尚香这个三十而立的半老徐娘。
  《三国演义》第83回:“马良奏曰:‘吴大夫程秉到此,欲还荆州,送还夫人,永结盟好,共图灭魏,伏俟圣旨。’”可知东吴特使是程秉。
  第84回:“时孙夫人在吴,闻猇亭兵败,讹传先主死于军中,遂驱车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后人立庙江滨,号曰枭姬祠。尚论者作诗叹之曰:
    先主兵归白帝城,夫人闻难独捐生。
    至今江畔遗碑在,犹著千秋烈女名。
  时章武二年夏6月,先主尚在白帝城。先主驾崩,63岁,章武三年夏4月24日。”
  老黄鹂观戏有感,写诗一首:
    东吴郡主似飞凰,尚武明经慨而慷。
    钓饵钓来金龟婿,和亲和出负心郎。
    江边祭帝兼赴死,海角摘花又闻芳。
    大胆杂交歌舞伎,潮剧改革向何方?
  老黄鹂奉劝嫁入豪门的明星靓女,以东吴郡主为鉴! 
--  作者:林家少爷
--  发布时间:2006-07-03 20:05:56
--  剧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本坛编辑于2006-8-11 20:40:52编辑过]

--  作者:林家少爷
--  发布时间:2006-07-03 20:07:35
--  
不错!
[此贴子已经被西园丹桂于2020-05-01 02:59:2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