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李乙隆交流平台  (http://liyilong.com/bbs/index.asp)
--  『生活见解』  (http://liyilong.com/bbs/list.asp?boardid=30)
----  [转帖]生命的目的就是生命本身  (http://liyilo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30&id=4371)

--  作者:我思我在
--  发布时间:2010-11-11 15:23:11
--  [转帖]生命的目的就是生命本身


《性别战争》:生命的目的就是生命本身

  《性别战争》,(美)奥利维雅·贾德森著,杜然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版,26.80元。 延伸阅读《性趣探秘———人类性的进化》,(美)贾里德·戴蒙德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5月版,18.00元。

  维舟

  □专栏作家,上海

  考考你知道下列哪几件事实:虽然大部分动物都只有两种性别,但一种生长在树干上的蘑菇———裂褶菌有2000多种性别;生活在地中海海底的绿匙虫,雌性比雄性大20万倍;有多达80多种雌性动物会在交配过程中吃掉自己的雄性伴侣;雄蜂交配完会把刺留在雌蜂体内,以阻止她与其他雄蜂交配;鹪鹩一次射出的精液中至少包含80亿个精子(而人类一滴精液仅约1.8亿个精子);狮子的交配次数中,能最终导致怀孕的不到1%;动物中真正的一夫一妻制十分罕见,甚至属于最不正常的行为之一;在鸟类中,强奸犯往往是那些衣冠楚楚的已婚雄鸟。

  如果上述这些你有很多都不知道,嗯,那不妨读一读这本《性别战争》。它至少有一个好处:让人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去了解世上另外数十万种生物之间的两性关系(有时不止“两性”)。一如作者所言,看到这么多种类庞杂、甚至多少有些匪夷所思的性别冲突之后,不但能使人“对别种生物的嗜好更为宽容”,也能让人学会“把越来越多的事情视为正常”。

  确实,动物界在性别关系上的这种多样性,会让我们很多人一开始感到不习惯、不舒服、甚至难以接受,因为它们呈现出的那种多样性与人类的两性关系往往差异太过悬殊,与我们的道德观更有显著不同。但无可否认的一点是:性是物种进化的核心,而物种关心的是自身的繁衍,为此,任何能有效适应环境的方式都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得到采纳,生物进化的自然法则与道德无关。

  在这类动物行为学的讨论中,最常见是两种谬见:其一是还原论,即认为最终可以将人类的行为还原到生物学中去理解;其二是遗传决定论,即相信人类的基因决定了人类的本性。毕竟这些书的读者都是人类,当看到诸如“在绝大多数的种群中,两性之间的冲突都是因为雌性们的水性杨花而引发的”、“在许多物种中,都是由雌性动物来决定跟谁交配”这样的推论时,人们常常忍不住会去设想人类中的某些行为是否也有生物学根源。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是他生活在一个人造的社会世界中,文化的影响力对人类行为的塑造常常更为强大。

  不过,有必要承认,对人类两性关系的解释,有些确实可以从动物界获得启发。《第三种猩猩》一书中曾说,如果有外星人第一次来到地球,他很可能判断人类这种两足无毛的生物有一种“轻度一夫多妻制”倾向,理由是人类男性体重一般是女性的1.2倍。在地球的生物界,许多动物都有雌雄个体差别的现象(即所谓“二态”),如果雄性体形较大且更具攻击性,就往往出现一夫多妻制,反之亦然。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物种则雌雄体形大致相当。绝大多数物种都是雌性对配偶有选择权,而雄性长得较为鲜艳,以便在求偶季节获取雌性青睐,这种现象在原始社会的人类中也是如此:男人常常满身彩绘,必须费劲心力才能得到妻子,而女人却不怕无夫。只有在深受文化影响的发展阶段,才出现女性刻意打扮自己以取悦男性的反常现象。

  性创造出了动物界难以置信的多样性,这本身也是对极其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的适应进化,因为大部分物种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大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特定地理范围之内———除了人类之外,历史上分布最广的陆地哺乳动物就是狮子了。生命为了繁衍自己的物种不灭,演进出了万花筒一般令人惊叹的多样性,而繁衍本身则取决于一个稳定有效的性别之间的合作机制。

  看过动画片《黑猫警长》的人多半都记得其中一个故事:螳螂姑娘结婚后,新婚之夜新郎却死了,而凶手居然就是新娘。这个故事曾给许多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在本书中则更深入解释了这种动物行为背后的原因。一些动物种群的乱交、沙鲨幼仔在母亲子宫内就开始的互相残杀、绝大多数物种中雌性个体的极端利己主义……诸如此类看起来“道德低劣”的行为,其背后都有进化机制在起作用。进化并不遵循道德法则。

  事实上,优胜劣汰甚至鄙视那些彬彬有礼、风度翩翩的失败者,没有资本又不愿借助暴力者将无法延续自己的基因。同样,自然界一夫一妻制之所以罕见,是因为这种忠诚在自然条件下很少能同时符合两性的利益。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的话说,“成功的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是其无情的自私性”。这意味着自然界的生命,其行为方式都是为了有利于其物种的永恒性而进化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才有对同一物种其他成员的利他主义。

  当然,更多情况下,正如本书所言,“面对性别这个主题,自然妈妈很是幽默,千万别想当然!记住,你不会找到任何规定!”自然界并不总是两种性别,进化出更多种性别也不是什么难事,之所以大部分同配生殖的生物都是两性,那仅仅因为两种性别足以产生最大的潜在遗传重组。但还是有很多生物无性繁殖,其后代甚至比两性繁殖的更多———像蛭形轮虫已依靠这种策略成功繁殖了8.5亿年。两性进化模式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产生一种竞争性的机制,雌雄双方都会设法利用对方,迫使对方为繁衍后代多投资一些,以便在一生中最大限度地增加其全部繁殖成果。

  本书极为风趣的写法也值得国内的科普作家学习,那确实是挥洒自如、举重若轻,旁征博引却丝毫不显晦涩难读。当然,为了保持这种流畅的写法,也不免要牺牲掉一些较为学术性的话题,例如书中就没有谈到动物中“性的二熟现象”———松鸡等物种的雄性会长到足够大而成熟、处于优势地位时才开始求偶,而雌性则较为早熟。也没有援引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Lorenz Konrad对两性关系的一些观察:整个动物界,在自然情况下,雄性从不严打雌性(真是“兽犹如此,人何以堪”);在配偶产子季节中,雌莺比雄的优越,但在其他时候雄的比雌的优越。

  《自私的基因》中有言:“行星上具有理解力的生命从其领悟自身存在的道理时起,这一生命才算成熟。”而这种领悟,大概就是:生命的目的就是生命本身。每一个生命,都是为了自身而存在,为了自己物种的延续(达尔文主义认为生物不过是基因暂时的载体),正是一种自由自发的演化,造就了一个无限美丽多样的大自然,而只有清楚地理解生命的繁衍机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种多样性的根源。

  


--  作者:本坛编辑
--  发布时间:2010-11-22 13:25:19
--  
李乙隆有文:活着的理由是活着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