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李乙隆交流平台 (http://liyilong.com/bbs/index.asp) -- 『生活见解』 (http://liyilong.com/bbs/list.asp?boardid=30) ---- 答问:李乙隆一到上海,就变成“上海人”了? (http://liyilo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30&id=4243) |
-- 作者:晓风残月 -- 发布时间:2010-04-05 09:31:34 -- 答问:李乙隆一到上海,就变成“上海人”了? 问: 今天,闲来无事,拿“李乙隆”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5,600篇,用时0.072秒 。 信手翻了几页,发现有一篇《我看潮剧》,在作者署名“李乙隆”前面打了个括号,括号中有“上海”两字,觉得好奇,点开来看:写的是李老师家乡一个业余潮剧团的事,充满潮味乡土味,颇觉有趣。李乙隆老师在上海呆过吗?
在《李乙隆履历(一)》中,有这样一段: [2000年2月起任上海新高潮集团《新高潮周报》总编,把原来相当于会议讲话汇编的八开油印小报改为四开四版彩印报。该报第一版为新闻版《企业之窗》,第二、三、四版及中缝分别辟为《打工朋友》、《休闲时空》、《生活百科》、《社会纵横》、《经济之窗》、《企业论坛》、《网络文摘》、《市场营销》、《家园》、《信息短波》、《诗走廊》、《真情寄语》等。同时以企业报总编身份自觉肩负起这一拥有一万多名员工的企业的文化宣传工作:完善企业CI策划,进行企业文化重塑;提出“内树正气、外树形像”的企业文化宗旨及“抓文化促生产,抓宣传促销售”的工作方针;通过以企业报为主导的,包括广播电视站、网站、宣传栏、黑板报、员工手册、企业歌、企业三字经、企业干部“心”字歌、企业标语、企业语录、晚会等各种载体、媒体、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企业理念的灌输、企业精神的培育;努力使员工在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之下,同舟共济,自强不息。] 在上海的工作时间只有一年,当时,榕树下有位编辑(笔名“何从”)与我有来往。当时榕树下出了几本书,收有我的文章。记得其中有一两本,就在作者署名“李乙隆”前面,加上“上海”二字。 搞笑的是,我投几篇稿给家乡汕头的一家报纸一位熟悉的编辑,发表时,都在作者署名前面加上“上海”,害得我让家乡朋友们笑话,说我一到上海,就变成“上海人”了。该报社没有寄样报及稿费给我,都是文友们看到后,告诉我的。也许该报是想以此来说明其影响力已到了上海吧。 当时我在上海那家集团企业时,是该企业走向最顶峰的时期,员工达16000人;在我走后,这家企业以惊人的速度衰落。在拙著《世界最长的信:我的甲申年及瞻前顾后》中,对我在上海的经历,有详细描述。朋友们如感兴趣,可以看一看。
《世界最长的信:我的甲申年及瞻前顾后》http://www.liyilong.com/search.asp?cateid=1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5 9:50:23编辑过]
|
-- 作者:我思我在 -- 发布时间:2010-04-05 13:14:13 -- 从李老师的《沪行诗草》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才情及其上海际遇。 沪行诗草 李乙隆 2000年春 俱道沪郊春景浓 浦东走马类转篷 才俊如蜂李将艳 客商似蝶桃正红 低潮高潮皆自得 下海上海且从容 宝鉴蒙尘多磨砺 镆铘出鞘气如虹 (诗中“桃”、“李”、“高潮”、“上海”皆双关。“桃”指高潮集团陶老板) 2000年夏 瑰璧待琢是顽石 黄沙未尽不见金 大俗大雅高境界 亦正亦邪真性情 应喜茕茕腹有墨 堪哂碌碌眼无睛 古来圣贤皆寂寞 何必降格沽虚名 2000年冬 人不知我应超然 知而妒之亦平常 天道酬勤若非谬 自有慧眼识英贤 2001年元旦 (一) 风推只因秀于林 无改玉壶一片心 蔚起文风铸魂魄 续弹流水觅知音 (二) 秀才本色实善良 万卷经书腹中藏 燕雀鸿鹄难相类 漫道书生傲且狂 (三) 休道文人不相容 真正好汉敬英雄 萧何月下追韩信 单福鞍上荐卧龙 (以上几首题目为写作时间) 赠某君 慈眉善眼笑嘻嘻 口蜜腹剑费心机 钻营取巧有一套 实干真才无半厘 嫉贤妒能手段恶 党同伐异诡计施 招摇撞骗来头大 几个识破沙与泥 (2001年1月) |
-- 作者:晓风残月 -- 发布时间:2010-04-05 17:20:53 -- 谈及“上海李乙隆”,不由想起“潮州李乙隆”。一家社会团体,在介绍其主要成员时,称“李乙隆,1966年10月出生于潮州市红场镇林招村……”。把《李乙隆履历(一)》中的“潮阳市”改为“潮州市”。一字之差,差之毫厘,却未致失之千里。潮阳县,同潮汕地区各县一样,昔时均隶属潮州府。近现代,才有潮汕地区、汕头地区之谓。唐宪宗迎佛骨,名义上是求岁丰人泰,实际上是求个人长寿,韩愈上《谏佛骨表》。宪宗大怒,要加以极刑,后经大臣亲贵劝止,贬愈为潮州刺史。韩愈当时任刑部侍郎,贬往潮州,是很重的处罚。愈出长安,行至蓝关(在今陕西蓝田境内),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诗中用“潮阳”代“潮州”。可见,称李乙隆为潮州人,也非大谬。只是,要在现在的潮州市中找出一个“红场镇林招村”,实非易事。现在,潮汕地区分设四个地级市,即汕头、揭阳、潮州、汕尾。李某家乡潮阳,曾为县级市,隶属汕头,后来拆分为汕头两个区,即潮阳、潮南。李某家乡在潮南区。 |
-- 作者:晓风残月 -- 发布时间:2010-04-05 17:49:12 -- 李乙隆一到上海,就变成“上海人”了? 问:今天,闲来无事,拿“李乙隆”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5600篇。信手翻翻,发现有一篇《我看潮剧》,在作者署名“李乙隆”前面打了个括号,括号中是“上海”两字,觉得好奇,点开来看:写的是 答:在《李乙隆履历(一)》中,有如下一段: 2000年2月起任上海新高潮集团《新高潮周报》总编,把原来相当于会议讲话汇编的八开油印小报改为四开四版彩印报。该报第一版为新闻版《企业之窗》,第二、三、四版及中缝分别辟为《打工朋友》、《休闲时空》、《生活百科》、《社会纵横》、《经济之窗》、《企业论坛》、《网络文摘》、《市场营销》、《家园》、《信息短波》、《诗走廊》、《真情寄语》等。同时以企业报总编身份自觉肩负起这一拥有一万多名员工的企业的文化宣传工作:完善企业CI策划,进行企业文化重塑;提出“内树正气、外树形像”的企业文化宗旨及“抓文化促生产,抓宣传促销售”的工作方针;通过以企业报为主导的,包括广播电视站、网站、宣传栏、黑板报、员工手册、企业歌、企业三字经、企业干部“心”字歌、企业标语、企业语录、晚会等各种载体、媒体、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企业理念的灌输、企业精神的培育;努力使员工在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之下,同舟共济,自强不息。 在上海工作时,上海榕树下网站出了几本书,收有李某文章。记得其中有一两本,在作者署名“李乙隆”前面,加上“上海”二字。 搞笑的是,当时,李某投几篇稿给家乡汕头一家报社一位熟悉的编辑,发表时,在作者署名前面,都被加上“上海” 二字,害得李某被家乡朋友们笑话,说李某一到上海,就变成“上海人”了。也许该报是想以此来说明其影响力已到达上海吧。 李某在上海那家集团企业工作时,是该企业到达巅峰之时,员工达16000人;在李某离开后,这家企业以惊人的速度衰落。在拙著《世界最长的信:我的甲申年及瞻前顾后》中,对李某在上海的经历,有详细描述。李某当时还作有旧体诗多首,总题为《沪行诗草》,对上海经历,有诸多感慨。朋友们如感兴趣,可以看一看。 谈及“上海李乙隆”,不由想起“潮州李乙隆”。深圳一家社会团体,在介绍其主要成员时,称“李乙隆,1966年10月出生于潮州市红场镇林招村”,把《李乙隆履历(一)》中的“潮阳市”改为“潮州市”。一字之差,差之毫厘,却未致失之千里。古时,潮阳县乃至潮汕各县,可能多属潮州府辖下。近现代,才有潮汕地区、汕头地区之谓。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谏佛骨表》。宪宗大怒,要加以极刑,后经大臣亲贵劝止,贬愈为潮州刺史。韩愈当时任刑部侍郎,贬往潮州,是很重的处罚。愈出长安,行至蓝关(在今陕西蓝田境内),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诗中用“潮阳”代“潮州”。可见,称李乙隆为潮州人,也非大谬。只是,要在现在的潮州市中找出一个“红场镇林招村”,实非易事。现在,潮汕地区分设四个地级市,即汕头、揭阳、潮州、汕尾。李某家乡潮阳,曾为县级市,隶属汕头,后来拆分为汕头两个区,即潮阳、潮南。李某家乡在潮南区。现在已没有潮阳市,故有人会以为“潮阳市”是“潮州市”之误。 (2010年4月) [此贴子已经被本坛编辑于2010-4-12 13:16:5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