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李乙隆交流平台 (http://liyilong.com/bbs/index.asp) -- 『好人榜』 (http://liyilong.com/bbs/list.asp?boardid=29) ---- [转帖]世界上最富有的母亲——张凤英 (http://liyilo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29&id=4346) |
-- 作者:本坛编辑 -- 发布时间:2010-10-19 22:39:15 -- [转帖]世界上最富有的母亲——张凤英
长视网讯:道德模范张凤英,曾是一个百万富翁,原本想开家养老院赚钱,十二年里,却因为她的善良,养老院变成现在的“慈善农场”,她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张凤英用超越亲情的人间大爱,为这些被遗弃的边缘人群,筑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张凤英出生在农安县一个贫困的家庭,1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人抚养九个孩子,吃尽了苦头。那时,张凤英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孝敬老人。长大后,张凤英做煤炭生意,攒下了一百多万,1997年,她在长春开了一家养老院。张凤英说,开业的时候就十来个老人,那时候寻思开个老年公寓,跟这老头老太太在一起,完了还月月给我交钱,不也挺好的,挺开心,还挣点钱。以为是个赚钱的好买卖,谁知,没过多久,一些子女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后,就再也不露面了,不交钱的,少交钱的,时间一长,养老院由盈利转为亏本。张凤英说,在这待一回,感情也有关系,没法再给撵出去了,就得收留。
|
-- 作者:本坛编辑 -- 发布时间:2010-10-19 22:41:43 -- 感动吉林1号候选人:张凤英和她的“慈善农场” “你的爱加上我的爱,任何的困难,我们都能抗过去。” ——胡艳萍,这个好心人,第一次与张凤英通话时说。 “您是善良的妈妈。有困难您别怕,我们姐弟几个就是您强有力的后盾。” ——张凤英的儿子杨闯说,他已做好准备,将来接妈妈的班。 如果感动是一种财富,那2008年,您一定是个富有的人! 铅华洗尽,回眸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无数个震撼心灵的镜头似乎还在眼前。虽然谁也无法挽住时间的脚步,种种感动却早已深深地沉淀在我们的胸口。这一年,2700万吉林人默默奉献的脚步从未停止。 六年前,感动开始成为吉林人年终岁末一段温暖的话题,也是新春伊始一股蓬勃的力量。六年来,本报与《吉林年鉴》联袂推出的“感动吉林”十大人物栏目一直吸引广大读者热情瞩目,所评选出的50个感动人物,至今让我们铭记着触摸感动的温暖。 今日起,第六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评选正式拉开帷幕。 2008年,总有一些人、一些事,震撼了您的心灵,请速与我们联系,把你心目中能够感动吉林的人物推荐给我们。让我们一同去发现、去感受、去弘扬那些美与爱,善与情,一道体味感动、体味和谐,感受时代的进步。 感动热线:0431-96618。 本报记者 窦仲 1号候选人:张凤英 职务:吉林省智障康复慈善农场负责人 推荐理由:15岁时失去父亲,母亲一个人吃尽了苦头。张凤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孝敬老人。开养老院后,又花尽积蓄建成智障康复慈善农场。她从老人和智障者对自己的心意中,知道了什么是“大爱”。 人物独白:我给这片盐碱地起名叫“农场”。“农场”就是有种有收的地方,我现在有了收获,那就是那些老人和智障者对我的爱。 十年前 养老院开成了“收养院” “我也曾是一个百万富翁。”说这话时的张凤英,看不出“酸”,只有洒脱。 张凤英出生在农安县,15岁时失去父亲,母亲一个人要照顾9个孩子,吃尽了苦头。张凤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孝敬老人。 1997年,张凤英和丈夫来到长春,做起了煤炭生意,挣了不少钱,也收到了不少白条子。“她这人,心眼太实。”杨有金说。 大把的白条子要不上来钱,心灰意冷之下,她用积攒下来的钱,开了个养老院。“老人没有谎,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开养老院,也是对了张凤英的脾气。 1998年11月,养老院开业了。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只要老年人找上门来,她都会收留。 “开着开着,我就发现,我这不是养老院了,是收养院了。”张凤英还陆续收养了9个流浪智障者。 六年前 有了“慈善农场” “坐吃山空啊!”由于收养的老人和流浪智障者越来越多,为了给负担日重的养老院找条出路,2002年,张凤英和丈夫回到了农安老家,买下了30公顷的盐碱地,想干点什么,赚些钱。 “白花花的,一片荒凉。”当时,村里有人说:“买这么大的地方,你要干啥,开农场啊?”“那就叫农场好了。”张凤英笑了。 在靠近屯子的水泥道附近,她和丈夫盖了几间房子,把几个智障者接了过来。开始,他们有些不习惯,闹着要养老院,毕竟,这里一片荒凉。 “我就是让你们过上好生活的。” 虽然,张凤英说的好生活和眼前的一切不搭边,但她的话,他们是信的,他们知道她是一个好人。 当年,张凤英的农场有了自己的名字:吉林省智障康复慈善农场。 一年前 好心人帮她渡难关 农场建起后,遇到了困难。房子破漏了,风天,四处漏风;雨天,大盆小盆地接水。 “有时候,我失去了一切勇气。”张凤英说,她看不到未来,很害怕一直是这个样子。“兜里的钱也花光了。那个时候,我们都没有米下锅了。” “我还好说,可这些老人和傻儿子们怎么办?没了我,他们又得去流浪。”她给自己打气:为了他们,也要撑下去。 2007年,张凤英的事被媒体报道后,引来了社会的关注和无数人的关心。 农安县政府非常支持张凤英的慈善事业,在张凤英原先租用的30公顷土地基础上,又免费提供10公顷集体土地。 给她事业极大帮助的,是同样有一颗“爱心”的胡艳萍。 “我是从报纸上知道张大姐的事的,看了直掉眼泪。”胡艳萍通过朋友找到了张凤英的电话,迫不及待打了过去。 此后,她先后为“慈善农场”投入20多万元建新房子。胡艳萍还把身边的朋友带那去走一走,转一转。 她是有“私心”的,“我就是想发动他们加入进来,帮助这些人。” 一个月前 要建个“拥军大院” 10月23日,记者来到“慈善农场”,大堆的玉米在场院里晾晒着,没打的水稻也垛了好几垛,“我们的日子好了。”张凤英说,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加上农场的一些收获,日子已经不像开始那样艰难了,“我也敢把梦做得再大一些了。” 在屋子里,记者见到两个戴着军功章的老人。他们是老军人,一位叫华井春,83岁,1949年参军;另一位叫张凤林,83岁,也是1949年参军。他们都是附近农村的。 张凤英在农村长大,知道在家乡周围有很多老军人。拜访一位老军人时,老人无心地说了一句:“我就想会会战友,唠唠过去的事。” 就这一句,让张凤英上了心。她四处打听,问哪里有老军人,只要不忙的时候,就登门去拜访,了解到老人们在家里待得很闷,岁数大了,很想见见战友,一起唱唱过去的军歌。 “我想建个‘拥军大院’,把老军人聚在一块儿,他们晚年就能过得更快乐一些。”今年9月份,张凤英提出这个想法。虽然,一切都在筹备中,但华井春和张凤林老人等不及了,提前来报到,穿上绿军装,戴上军功章,聊着过去的事,很是开心。 53岁的张凤英,出生在农安县开安镇刘家屯。她记得,在屯子的周围,有大片的盐碱地。 2002年,离家五年的她,又回到这片土地。为了给负担日重的老年公寓找条出路,她和丈夫买下了屯南头30公顷盐碱地。 此后的六年,张凤英和爱人杨有金栽种杨树,养猪养牛……多年积累下来的140多万元花光后,他们的农场粗具规模:旱田、水田、林地、草场、鱼塘错落有致,满院鸡、鸭、鹅、狗,一派欣欣向荣。 这个农场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吉林省智障康复慈善农场。 -坚强后盾 家人的支持 是无上的动力 张凤英有4个女儿、1个儿子,他们对母亲的慈善事业都十分支持。 老年公寓开张之初,亏损严重,无力支付房租。 无奈之下,张凤英就和大女儿商量,想把她刚买的新房隔成几个小屋,把老人送过去住。 女儿怕母亲着急,同意了这个想法,很快把老人接了过去,结婚的新房,变成了母亲的老年公寓。 张凤英的儿子杨闯以前对母亲不理解,成为一名边防武警战士后,在一封写给张凤英的信中说:“妈,现在我才理解您的心意。” 这些年,张凤英和老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智障康复慈善农场”当中,只靠老年公寓的微薄收入维持日常生活,艰难地支撑着。 为支持老妈的事业,每月5个儿女都寄钱回来,大女婿和二女婿各寄500元,三女儿和老儿子各寄1000元,连没正式结婚的四女婿也寄500元钱。 -记者手记 眼睛和眼睛 的故事 张凤英给记者讲了一件事: 最初,家里人对我这种往家里带老人和傻孩子的事,很不理解。 他们总是问我:这样做值不值啊?我笑笑,也不说啥。只要老人和孩子们高兴,我就值了。 你这是图啥啊?前两年,我的女婿来农场看我,又跟我说了这样的话。这回,我拍着胸脯说:“很值,不信,就试试。”试试就试试,女婿也不信。 我告诉他,假装我眼睛要瞎了,让他随便找农场中的一个孩子,问他给不给我换眼睛。 女婿问了每一个,都说换。当时他想,是不是他们哄人啊。他就拉着一个,说是去医院。走了很远,那孩子也没动摇,还说赶紧去医院,给妈妈换眼睛。 这回,我女婿信了。回来跟我说:“妈,你这事做得值。” 是的,她值了。 看到无家可归的孤寡老人,都能安享晚年,看到老军人们能与战友相会,唱军歌,忆往事,张凤英的心里,无比幸福,充满着甜蜜。 本报记者 王小野 开篇语 感动你,温暖我 |
-- 作者:本坛编辑 -- 发布时间:2010-10-19 22:43:35 -- 胡总系列故事 爱在传递 结识胡总是在张凤英院长的拥军大院。胡总到农安张凤英的基地去考察,在那里建立爱心活动基地,并给张凤英爱心基地以大力支持,使他们共同收养的老红军、智障儿、服刑释放的劳教人员等有了很好经济支持和很好的活动场所。 |
-- 作者:雪冰冰 -- 发布时间:2010-10-19 22:46:16 -- 可敬! |